雕镂藻绘见奇情
浸淫秾郁出变态,雕镂藻绘见奇情。
《聊斋志异》里有大量的爱情故事,构成这部小说集的一大主题。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志怪传奇类的小说集。它里面的爱情故事,大都是人与狐女、鬼女、花妖相爱的故事,即使人间的爱情的故事,也总是揉合进程度不同的虚幻情节,呈现出绚丽而诡谲的奇光异彩。狐鬼花妖的女性,被赋予超人的禀赋,来去自如,离合随心.摆脱了封建社会现实中的女子承受的礼教闺训的束缚,她们同时又美丽、聪明,形神婉妙,情意绵绵,时现小女子之娇态、狡黠,富有现实中女性之天性。正是由于她们亦人亦妖,真幻结合,这些爱情故事方才得以表现出现实生活中被抑制、扭曲的人的爱情生活的意蕴,映照出约制着人的爱情生活的封建礼教、法规的不合理。其中的那些纯粹人间的爱情故事,女主人要受着礼教、法规的制约,虚幻的情节便成了她们追求自由爱情、自主婚姻斩荆披棘的铺路机,与封建礼教,门第观念、家长干预相抗争的意义,就更为直接而明显。
《聊斋志异》里的爱情故事,千姿百态,含有多种多样的意蕴、情趣,不是可以笼统地概括为歌颂自由爱情、自主婚姻这样一个主题思想的。这众多的爱情故事凝聚了作者蒲松龄大半生对当时的爱情——婚姻问题的体察、思索和憧憬,要比他之前的许多小说作者丰富而深切。尽管其中也混有已经为历史的发展所淘汰的思想意识,但占据着主导地的还是那些体现着人类文明进程、至今尚未丧失其亮色的美好思想。
限于本书的体例和这个题目所应占的篇幅,这里只能介绍几个不同类型的故事。
所有评论《聊斋志异》里的爱情主题的文章,都特别称赏《连城》篇。因为,它叙写男女主人公因知己而钟情,经历生生死死的磨难方才终成眷属,颇近似汤显祖的名剧《牡丹亭》。与作者同时的大诗人王士禛就曾评论说:“雅是情种,不意《牡丹亭》后,复有此人。”
故事是从男主人公的人品说起。乔生,少负才名,却科举不得志,生活困苦。他正直豪爽,乐于助人。友人顾生死后,他经常抚恤其妻子儿女。还有一件事:他同一位县官以文章相交,彼此契合、敬重,那位县官不幸死在任上,家属没有足够的川资返乡,他笃于友情,卖掉了仅有的财产,将灵柩一同送回去,往返二千馀里。这自然受到当地读书人的敬重,然而他自己也更加贫困了。乔生是这样一位志诚敦厚、风格高尚的读书人,我们读者自然会敬爱他,关心他的命运。
女主人公连城是史举人的女儿,也算是一位大家闺秀。好不仅“工剌秀”,而且读过一些书,很受父亲的钟爱。她这种特点,非常重要,后面故事就是由此而生发出来。
连城心灵手巧,绣了一幅《绻绣图》,让父亲去征求当地青年读书人题咏。不言而喻,其中就隐含着借此选择夫婿的意思。古代的才女,至少是流行的才子佳人小说中,就多有这样的事情。乔生是有点文名的,自然也就题了两首诗:
幽闺绻绣,自然是寓少女怀春,情思昏昏之意。乔生的第一首诗,特别是“刺到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蛾”二句,把绣图人难奈寂寞的伤感,含蓄蕴籍地表达了出来,其中流露出了深切地体谅和同情。第二首诗是赞赏图画绣得形象逼真,生动活脱,必然会像历史上的才女苏蕙织回文锦一样,动人而传世,含有敬佩之意。连城见到乔生的题诗,非常喜悦,心灵的琴弦颤动了。她在父亲面前称赞乔生的才华,但史举人却嫌乔生家境贫寒,不谈婚姻之事。连城碍于家教闺范不便于公开违命自我作媒,却还是“逢人辄称道”,还假托她父亲的名义,差遣女仆赠金给乔生,资助他读书。乔生自然也领会其心意,感叹连城是一位很难得的重才知己的女子,心里燃起了爱情之火,“倾怀结想,如饥思啖”。
在那个时代里,联婚是讲究门第和家境的,儿女的婚事要决定于“父母之命”不得自己选择。史举人也出于这样世俗的观念,为攀附富家,不顾自己钟爱的女儿的意愿,将连城许酏给了盐商之子王化成。这对已经由相互理解、相互视为知己而产生了真挚爱情的乔生和连城,是个多么大的打击!乔生绝望了,但感情是割不断的,“梦魂中犹佩戴之”,念念不忘连城的知己之爱。连城更抑郁成疾,积久难治,“沉痼不起”。史举人料想不到他的固执竟将自己钟爱的女儿推向了濒临死亡的境地。
现实的矛盾是难以解决的,这在执着于写实的小说家只能写成一部人生爱情的悲剧。那样当然也是有意义的。因为悲剧能使人清醒地看到现实的缺陷和人生的不幸。但是,深谙想象和幻想在文学中的巨大法力的志怪传奇小说作者,却能够将人的爱情的伟力,更充分地显示出来。这篇故事也就在它的男女主人公绝望之际,给他们设置了检验其爱情真诚程度的剧烈考验。
一位西域来的和尚,自然是一位异人,自称能够医治连城的病,但用药很特别,“须男子膺肉一钱,捣合药屑”,服之则可。要男子的一块胸脯肉,分明是给史举人选定的未婚女婿出难题。史举人派人去找王家,王化成笑曰:“痴老翁,欲我剜心头肉也!”家长主诗的婚事,王化成本来就对连城没有感情,他竟然说出这等轻薄无礼的话,更见得是个卑劣小人。史举人气得发昏,便公开扬言:“有能割肉者妻之。”性情敦厚的乔生,不忘知己之爱,就毅然挺身而出,“自出白刃,割肉授僧,血濡袍裤,僧敷药始止”。连城服了用乔生的胸脯肉合成的丸药,自然也就“疾若失”——病像似完全好了。乔生果然是“为人有肝胆”,经受住了这第一次的考验。
连城病愈,史举人理所当然地要实现他的誓言。可是,连城病时无动于衷的王家,这时却不肯解除原来的婚约,声称要诉之于官府。只举人又迫于王家的要挟,退却了:
史乃设筵招生,以千金列几 上,曰:“重负大德,请以相报。”因具白背盟之由。生怫然曰:“仆所以不爱膺肉者,聊以报知己耳,岂货肉哉!”拂袖而归。
这也算是一种考验吧!在史举人,这固然是势不得已,但却看轻了乔生。乔生肯割肉医治连城之病,原是为报知己之爱,虽家境贫寒,财贿岂能动其心,难怪他拂然“拂袖而归”了。
乔生的割肉、却金,更深深打动了连城的心。她出于无可奈何,自分必将重病不起,托仆妇去劝慰乔生,说是以他才华,不会长久落泊,“天下何患无佳人?”自己做了不祥的梦,恐怕不久于人世“不必与人争此泉下物也”。她的话意曲而情深,凄楚动人。乔生回答得很慷慨:“:士为知己者死,不以色也。诚恐连城未必真知我,但得真知我,不谐何害?”意思是说,真正的爱情重在互为知己,心灵契合,不在容貌、情欲,如果是真正的知己,即使不得结褵,也没有关系。这很近似所谓柏拉图式的理想之爱。所以,他希望能够得到连城的表示:“果尔,相逢时当为一笑,死无憾。”连城会意,数日后,她自叔父家归来的途中,与乔生相遇,“秋波转顾,启齿嫣然”。乔生得到了连城明白的爱之表示,非常高兴,说:“连城真知我者!”“两颗心紧紧地结合起来了。
两颗心紧紧地结合起来,两个生命也就联系在了一起。但是,要挣脱现实的枷锁,还得经过“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搏斗。
王家来人商订婚期,连城又旧病复发,不数月便死了。乔生不顾非议,前往吊唁,“一痛而绝”。史家只好抬着送回乔家。
乔生死后,魂灵开始了追寻。在阴世的一所官署里,遇到早已亡故的挚友顾生。顾生已是那里的文牍官员,惊问:“君何得来?”便要送他回到人间。他自然不肯,说:“心事殊未了。”顾生带着他辗转多处,终于找到了连城。
(连城)见生至,骤起似惊, 略问所来。生曰:“卿死,仆何敢生!”连城泣曰:“如此负义之人,尚不吐弃之,身殉何为?然已不能许君今生,愿矢来世耳。”生告顾曰:“有事君自去。仆乐死不愿生矣。但烦稽连城托生何里,行与俱去耳。”
为了爱情上的知己,为了难得的知己之爱,“乐死不愿生”,但求同死同生,可算是如伟大的戏曲家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里所说:“情之至也。”足可以感天地,泣鬼神了。自然也就感动了顾生,为之奔走说合,同阴司的官员议定,让他同连城一起还魂,重返人间。
然而,重返人间又将遇到尚未摆脱的障碍,未必能够如愿:
途中,连城行蹇缓,里余辄 一息,凡十余息,始见里门。连城曰:“重生后,惧有反复。清索妾骸骨来,妾以君家生当无悔也。”生然之,偕归生家。女惕惕若不胜步,生伫待之。女曰:“妾至此,四肢摇摇,似无所主。志恐不遂,尚宜审谋;不然,生后何能自由?”相将入侧厢中。默定少许,连城笑曰:“君憎妾耶?”“生惊问其故。赧然曰:“恐事不谐,重负君矣。请先以鬼报也。”生喜,极尽欢恋。在徘徊不敢遽生,寄厢中者三日。
可以看得出来,与乔生的敦厚、爽直不同,连城由于识文和女性的内向性,心细沉着。她绣图征诗,寓择婿之意于其中,含而不露;假父名资助乔生灯火之赀,免去了私相授受之讥;为报乔生割胸肉之深情,应命而对之一笑,当面传知己之情,也不失之轻率,但是,其中也表现出越来越无所顾及的勇敢。现在,她意识到还魂后还必有反复,如不“审谋”,“生后何能自由?”便主动地“请先以鬼报”,在背离世俗的礼教闺范的轨道上走得就更远,直是义无反顾了。
果然是这样。乔生回生后,向史举人要连城的死体,说是可以使之复活。史家自然同意了。连城回生后对父亲说:“儿已委身乔郎矣,更无归理。如有变动,但仍一死。”可是,王家闻讯,仍坚持要人,告到了官府,官员受贿,判连城归王家。史家无奈,送连城到王家,连城“忿不饮食,惟乞速死”,准备乘室内无人的时候,悬梁自尽。过了一天,连城身心更加颓惫,看样子活不了几天,王家害怕,又送回史家,史家抬到乔家,她又好了,王家虽然知道了,也无可奈何矣。经历了生的考验和死的抗争,乔生和连城终于结合起来了。
在这个故事中,还添加了一个人物;连城在阴世的同伴宾娘。她也赖顾生的开释,回到人间,不久从千里外奔来,与连城共事乔生。这就落入了一男双美的俗套。在情节上成了续貂之狗尾。
这篇爱情故事,与众多的才子佳人故事不同,也与《聊斋志异》里的多数爱情故事不同,乔生和连城的爱情不是发生于郎才女貌的一见钟情,而是发生于才品——心灵的相知相赏,连城的《倦绣图》和乔生的题诗,是他们心灵沟通,相知相赏的契机。女主人公的容貌没有起任何作用,她也没有关心男主人公的仪表、风度。这显然不是作者的疏忽,忘记介绍主人公的仪容了。他是有意写成一个知己之爱的故事,他不关心、也不让故事的主人公彼此关心仪容。因为这样,故事中才有检验双方是否“果为真心”的情节。不是以貌取人,而是注重心相知,心灵和理智的契合,这便由自然本能的情欲上升为具有人类文明内涵的爱情,两性的结合也不再是为了单纯地满足情欲,尽人类繁延的义务,或者屈从其他方面的个人的和非个人的利益。这在那个时候,不能不说是一种新的爱情——婚姻观念。这种新的爱情——婚姻观念,至今也还没有失去其价值和意义,或许在人类很长很长的历史阶段里,不会失去其价值和意义。
造成乔生和连城的爱情的艰难历程的是社会,连他们的爱情的滋生方式——绣图和题诗都是由那种社会所规定的。在青年男女可以自由交往的社会里,这故事里的一切都不会发生,这种故事就根本不会产生。
请重温一下恩格期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一段著名的论述:
在整个古代,婚姻的缔结都 是由父母包办,当事人由安心顺从。……现代的性爱,同单纯的性欲,同古代的爱,是根本不同的。第一,它是以所爱者的互爱为前提的;在这方面,妇女处于同男子平等的地位,而在古代爱的时代,决不是一向都征求妇女同意的。第二,性爱常常达到这样强烈和持久的程度,如果不能结合和彼此分离,对双方来说即使不是一个最大的不幸,也是一个大不幸;仅仅为了能彼此结合,双方甘冒最大的危险,直至拿生命作孤注,而这种事情在古代充其量只是在通奸的场合才会发生。
这个爱情故事正是反映着这种情况:它显示出父母包办婚姻制度,缔结婚姻不征求当事人的意愿,是多么残酷不合理,王家对病危的连城连一点同情怜悯的感情都没有,哪里还谈得上爱情?如果连城和本来没有任何感情和王化成结合,只能是王家传种接代的工具而已!乔生和连城坚持的是相知相赏的爱情,不是单纯的情欲,不是古代的那种夫妇间仅有一点尽夫妇义务的爱,就具备了现代的爱情意识。这种爱情意识,与传统的婚姻制度便发生了强烈的冲突,达到了不能结合便是最大的不幸,不惜割胸肉,不惜就死而避生的强烈程度。只是这不是现实,而是故事;不是表现于“通奸的场合”,而是表现在超越生死的虚幻情节中。
这篇故事的情节基本上是虚幻的,甚而可以说是荒诞的。正由于此,它才类似《牡丹亭》,表现出“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爱情之伟力,只是《牡丹亭》重在表现女主人公之追求,而这里重在表现男主人公之赤诚和不顾生死。
在《聊斋志异》里的众多的爱情故事中,《王桂庵》是另具一格,别有其趣的。
《王桂庵》叙写的爱情故事,男女双方都是人世间的普通人,中间也没有添加诸如入冥、离魂、化物(如《阿宝》)中阿宝化为鹦鹉)之类的幻想情节,来显示主人公的爱情之执着,赋予爱情以超越生死之伟力,自然也就没以那些狐鬼花妖的爱情故事,带有超自然的幻想情节的奇情异趣。
不错,它里面也有一个含有预兆意蕴的梦,做梦者——主人公王桂庵——醒后在现实中经历了他在梦中经历的事情,见到了梦中见到的使他积累伐梦的人——可爱的芸娘。这个梦非常优美:
一夜,梦至江村,过数门, 见一家紫扉南向,门内疏竹为篱,意似亭园,迳入之。有夜合一株,红丝满树。隐念诗中有“门前一树马缨花”,此其是矣。过数武,苇笆光洁,又入之,见北舍三楹,双扉合焉。南有小舍,红蕉蔽窗。探身一窥,则椸架当门,罥画裙其上,知为女子闺闼,愕然却退,而内亦觉之。有奔出看客者,粉黛微呈,则舟中人也。喜出望外,曰:“亦有相逢之期乎?”
后来,他在镇江“误入小村”,情况宛如梦境。
这固然有点奇。但是,梦并不奇异,原是人在睡眠中的潜意识的心理活动,梦中出现做梦者所渴望的事情,也是合乎常情的,弗罗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释梦》篇里称之为“欲望的满足”。古人喜欢讲梦兆,至今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没有绝迹,显然是一种主观附会,是将模湖不清的梦中景象与现实中发生的事情之间某一点偶然的契合,说成是必然的联系。但是,也正由于它可以对现实中一些意外发生的事件,加予一种似是而非的解释。使枯燥的、冷酷的现实具有了某种意蕴和令人喜闻乐道的意趣。所以,享有虚拟世界的权利的文学家,也就喜欢在他虚拟的故事、甚至写实的故事中加进梦的情节,以增强某种意蕴、意趣,即使是写实主义的小说、戏曲中,也多有此类梦兆的情节。《聊斋志异》的作者自然更不会放弃这种权利。在这一篇里写讲这样美丽的梦,既不作这神仙的启示,也不作为狐鬼善意地使弄招数,,他显然是为了突出男主人公之痴情,梦寐思服,使这篇不含怪异成分的爱情故事带有点诗情画意。
《王桂庵》是一篇诗化的人生爱情故事。
或许是由于这一篇的女主人公没有狐鬼花妖精灵们的超自然的禀赋,不能不受着人世间的礼俗的约束,不可以独来独往,主动地爱其所爱,好则合之,恶则离之,勿须考虑后果,她和王桂庵的爱情便经历了一段并不异常但却颇为曲折的历程。
王桂庵是大名县的一位官宦人家的公子,刚刚丧妻不久。一次南游途中,泊舟江岸,看到旁近的船上有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子,在绣着鞋子,萌发了爱悦之情。他先是故意高声吟诵唐代诗人王维的“洛阳女儿对门居”的诗句,引起了她的注意,“略举首一斜瞬之”;继而撂过去一锭金子,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拾起丢向了岸边;后来,他又将一只金镯抛到了她脚下,她没有理睬,却也没有拾起来丢掉。不久,那船家回到了船上,王桂庵正担心他发现了那金镯,惹出事来,却见那女子从容地用双脚遮盖住了。可是,那船家立即解缆驾船走了。他顿然神情若失,“痴坐凝思”,后悔没有立即过船求婚,及至再乘船追去,那只船已经“杳不知其所往”。两人的初会就这样短暂而恍惚。
王桂庵是个痴情人。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先是“沿江细访,并无音耗”,后来更“买舟江际”,往了下来,“日日细数行舟,往来者帆楫皆熟,也没有发现那只船。盘缠用光了,失望归家,他还是“行思坐想”,忘不掉那位美丽的船家女。就这样,他做了那个美好的梦。在寻求的焦渴中,不期而相逢,即使是梦,也是精神的慰藉,值得珍惜,不断寻味。所以,他深深地埋藏在心里面,“恐与人言,破此佳梦”。
又过一年多,王桂庵再次南游,到了镇江。这里有位世交——曾做过太仆寺卿的徐某,邀他去饮宴。他在前往徐家的途中,误入一小村,觉得和他梦中的景象完全一样,一家门内也有一株马缨花,走到南面的那间小屋,见到那位船家女果在其中。似梦而实非梦,经受了两年多的寻访、相思之苦的王桂庵,终于找到了他执着追求的人,还有那爱情中不可或缺的一颗心。
王曰:“卿不忆掷钏者耶?备 述相思之苦,且言梦征。女隔窗审其家世,王具道之。女曰:“既属宦族,中馈必有佳人,焉用妾?”王曰:“非以卿故,婚娶固已久矣。”女曰:“果如所云,足知君心。妾此情难告父母,然亦方命(违命)而绝数家。金钏犹在,料钟情者必有耗问耳。父母适外戚,行且至,君姑退,倩冰委禽,计无不遂。若望以非礼成耦,则用心左矣。”王仓卒欲出,女遥呼:“王郎!妾芸娘,姓孟氏,父字江篱。
我们读者从这里知道了女主人公的姓名,看出了她的性情:多情而端庄,聪慧而稳重。她原来是在犹疑的心情中默默地领受了王桂庵传情的金镯,料定真正钟情的人必有消息,长期地等待着,数次违背父母之命,拒绝了他家的求婚,但也只是将心事深藏在心底。王桂庵的到来,她先“审其家事”,了解到他家中并无妻室,然后才自剖心迹,许之以情,还是要他去托媒纳聘,及至见他“仓卒欲出”,人极老实,这才无顾及地高声告知自己的姓氏、名字,喜悦、期待之情不能自抑了。
然而,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当王桂庵在徐家草草宴毕归来,迫不及待地带着重金来孟家求婚时,却遭到了拒绝,孟翁说:“小女已刚刚许婚于人家了。这真是“来时一团高兴,不啻冷水浇背。”(但明伦评语)好在转机出现得较快。在他万分苦恼,大为疑惑,无可奈何之际,王桂庵第二天去求徐太仆,徐太仆差儿子去孟家探问,事情并非如此。
孟曰:“仆虽空匮,非卖婚 者。曩公子以金自媒,谅仆必为利动,故不敢附为婚姻。既承先生命,必无错谬。
他进入内室,征得了女儿的同意,便慨然允婚了。这样,王桂庵便“假馆太仆之家,迎亲成礼”,有情人终成了眷属。
故事至此,对男女主人公来说,都是愿已遂矣,似乎可以结束了,但却并没有结束。当王桂庵带着新婚的妻子“辞岳北归”,又经过两人初逢的地方的时候,发生了更严重的事情。在那个地方“夜宿舟中”,他们回忆起往事:
(王)问芸娘曰:“向于此 处遇卿,固疑不类舟人子。当时泛舟何之?”
答云:“妾叔家江北,偶 借扁舟一省视耳。妾家仅可自给,然傥来物颇不贵视之。笑君双瞳如豆,屡以金赀动人。初闻吟声,知为风雅士,又疑为儇溥子作荡妇挑之也。使父见金钏,君死无地矣。妾怜才心切否?”
芸娘这几句话,吐露了她当时闻吟声而抬头斜瞬,见金锭而拾起丢掉,见父亲归来机智地用双脚遮盖住金镯的矛盾心理。这是甜蜜的回忆,“妾怜才心切否?”一句诘问,更流露着由今日的幸福感而滋生出来的对自己的识人和掩盖金镯的心计十分得意的情绪。然而,她得的回答却是一大闷棍:
王笑曰:“卿国黠甚,然亦 堕吾术矣!”女曰:“何事?”王止而不言。又固诘之,乃曰:“家门日近,此亦终不能秘。实告卿:家中固有妻在,吴尚书女也。”
我们读者明白,这里王桂庵开玩笑。然而,尚未进过婆家门的芸娘,看着王桂庵故意做出的吞吞吐吐的样子,他说的“家门日近,此亦终不能秘”的话又是很合乎情理,便不由得信以为真。她多年的审慎、期待,多次的违命拒婚,结果还是落入了骗局,刚刚还洋溢于心中的幸福感和自信力,一下子被击得粉碎:
芸娘色变,默移时,遽起, 奔出,王履追之,则已投江中矣。王大呼,诸船惊闹,夜色昏蒙,惟有满江星点而已。
芸娘的投江是戏言造成的,由于她不知是戏言,所以一如非戏言造成的,表现着她极度的悔恨,个中有失望,更有抗议,显示出她为维护女性的爱情的尊严,“守卫王碎,不为瓦全”的高贵的人格。
一时的戏言,竟造成了他多年执着追求今方如愿的爱妻的沉江,王桂庵自然是悔恨不已,悲痛之极,长时间郁郁不乐。大概是作者不忍心让这个戏言成祸的事情成为真正的悲剧,使他笔下的这个有时举止有点轻浮、但却极“痴于情”的王桂庵抱恨终生,后来,应该是近两年的时间,又让他在一次与此事并非完全无关的旅途中,遇到了他原以为已葬身江中的芸娘。
原来,芸娘投江后被江流冲走,不久被一位善良的人救了出来,收为养女,十个月之后生下了个儿子,现在已经一周岁了。由于这个孩子的“襁褓认父”,便导致了芸娘与过此避雨的王桂庵的重逢。真相大白,王桂庵并非爱情的骗子,芸娘也就“反怒为悲,相向涕零”而已,结局自然是言归于好。
上面是完全依照《王桂庵》的故事情节的顺序叙述的。可以看出它并不错综复杂,基本上是以王桂庵为轴心,紧紧地沿着他与芸娘从初会投镯、执着寻访、积累成梦,不期而重会成亲、戏言肇祸,到最后巧遇重圆这样一条线,逐次缓缓推进的。
我们读者都会感到这篇故事非常有趣。除了前面说过的,它带有诗的含蓄蕴藉的韵致,另外还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它情节曲折,从二人初逢,到重逢成亲,再到戏言造成轩然大波,直到最后重圆,每一步骤都是路欲尽而陡转,而且,每一步骤之中又有小的波澜起伏。譬如江岸初逢,王桂庵高声吟诗,“女似解其为己者,略举首一斜瞬之”,可以说是两情初通;他继而投去金锭,“女拾弃之”,似乎断然拒绝,没有希望了;他再次投去金镯,女“操业不顾”,当其父归来正惟恐其发现之际,却见“女从容以双钩覆蔽之”,又是“道是无情却有情”,燃起了爱情之火,真是一曲三折。再如重逢成亲,也是经历了芸娘定情,孟翁不为利动而拒婚、徐太仆媒合三个层次,两度转折。清代《聊斋志异》的评点家但明伦特别称赏此篇,说它夭娇变化,如生龙活虎,不可捉摸”,并写了一段最长的文字,具体评析其情节起伏、文笔仲缩之妙。因为它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所以近世曾先后被改编为川剧《金镯记》,评剧《王少庵赶船》(成兆才改编)、河北梆子《孟芸娘》,一度活跃在戏曲舞台上。
读完这篇情节曲折的爱情故事,读惯了那类有家长干涉,或有代表某种社会势力的小人拨乱其间,男女主人公奋力抗争,生死以之的作品的读者,或许会觉得它固然生动有趣,却没有实际内容:这场爱情的纠葛,可以说是好事多磨,既非男女主人公之间有什么根本性的矛盾,最严重的风波——芸娘听信戏言而投江,也是虚假的矛盾;又非出自外来的干涉、阻挠,中间没有一个坏人,孟翁虽说是管束女儿甚严,其实倒是非常通情达理,没有强制女儿的婚事,在许婚之前还是征得了女儿的同意,最严重的风波既然是出自戏言,最后自然也就轻轻松松地消释了。这样一个爱情故事,似乎没有鲜明的主题,缺乏讴歌爱情的意义。
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不拘一格地看待文字作品,那么这篇由巧合、误会构成的情节骨骼上附着的真实的生活血肉,便显示出它独特的意蕴了。
故事的男主人公王桂庵很痴情,执着地寻求所爱者,行为上有些轻率,与《聊斋志异》其他篇的男主人公,如《婴宁》中的王子服、《阿绣》中的刘子固,《阿宝》中的孙子楚等,没有什么不同。而女主人公芸娘,也很钟情,但却庄重谨慎,冷静地对待向她表示爱的王桂庵:江岸初逢,听到王桂庵吟诗, “知为风雅士”,见他投来金锭,又疑其为轻薄少年;江村再逢,她“以扉自障”,“隔窗审其家世”,许之以情却还是坚持要他“倩冰委禽”。这不能认为她是遵守封建的道德规范。先定情约而后托媒行聘,已经是超越了封建的礼教、闺训,清代的另一位《聊斋志异》的评点家何垠,就曾头脑冬烘地指摘此篇:“乃先订后聘,无乃作法于凉!”“凉”,就是凉德的省文,意思是德行不太好。芸娘曾数次违命拒婚,也说明她并不很顺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里面还表现着她对以金钱换取爱情的鄙视。以金钱为两性结合的媒介,那就不是爱情的结合,而是如孟翁所说的“卖婚”了。所以说,芸娘的庄重、疑虑、谨慎,是处于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条件下而意识到了这种不平等的女性的防范心理的表现。她要防护个人的爱情不致于被占有多方面优势的男性所欺骗,戏弄。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更深切地理解芸娘在听到了她不知是戏言的戏言后愤而投江的行为。听王桂阉说家中已有妻子,这意味着她竭力维护的没有维护住,竭力避免的没有避免掉,多年的期待,多次的违命拒婚,结果还是落入了爱情的骗局,一场美梦被击得粉碎,这对于芸娘——一位已经意识到女性的劣势、力图维护住女性的尊严和人格价值的女性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打击!她能够忍受被骗,当作骗子的玩物,屈辱她生活下去吗?如果那样,还有什么女性的人格尊严!她只好以死来抗争了。芸娘的投江虽然由戏言造成的,但这原因并没有改变芸娘彼时彼地誓与“爱情的骗子”决裂行为的意义,仍然是表现着一位把爱情看得很圣洁、懂得女性尊严的女性的性格、精神之可贵,只是在作品的阅读效果上冲淡了它的严肃性,以致蒙混了一些评论者的眼睛,而停止了深思。
《娇娜》篇的意蕴、意义似乎是令人费解,不容易表述清楚的。
近些年来的评析文章,对它的理解倒是比较一致,简括说来,就是肯定它是一篇赞美青年男女友谊的颂歌,在严禁青年男女往来的封建社会里,应该说是思想比较解放,有进步意义。
这篇故事的主要内容,确实是两个并非夫妻关系的青年男女患难与共,彼此救护,一方不顾性命,一方不避男女之大防,生死全交,称作发生在男女之间的真挚友谊的颂歌,并不是没有道理。
然而,这种理解、概括似乎还不足以涵盖这篇故事中两位主人公的关系的全部内容,是经过滤了的,扬弃了“友谊”这个道德范畴并不包含的异性之间产生的爱悦之情,也就是作者在篇末“异史氏日”中说的那种“观其容可以忘饥,听其言可以解颐”的美妙的情愫。
朋友之间的友谊,有“高山流水”式的知音,心灵上的契合,自然也会发生于异性之间;爱情,即使是无果之花般的爱情,更会有互助互救、不惜舍生的壮举。《娇娜》篇表现的两位青年男女的关系,究竟是友谊,还是爱情?”
故事是从男主人公出游而落泊外乡开始说起。“孔生雪笠,圣裔也。”他自然是山东曲阜人。他有一位好友,在天台做县官,邀他前往。他到了那里,朋友已死了,无有盘缠返家,便住到了一座庙里为和尚抄录经文,以安身糊口。一个大雪的日子,他又经过庙西不远的一家长时间关着大门的宅第,从里面走出一位相貌有风采的青年,寒暄了几句,便邀他进去叙谈,谈得非常投机。这位青年自称姓皇甫,原籍陕西,因为房舍被焚,暂时寄居于此,当了解到他落泊的情况,便建议他设帐授徒,并愿意做学生。他自然欣然同意,在这家做起了塾师。这还是故事的引子,由此引出下面的一系列的情节。
孔雪笠在皇甫家,宾主相处得很融洽。皇甫公子很聪明,喜欢作古文词,经孔雪笠指点,两三个月便下笔绝妙。他们约定每五天饮酒一次,每次都唤丫环香奴来,弹琵琶助兴。香奴的美貌引起了孔雪笠的爱悦,一次酒酣心热,眼睛死盯着她。皇甫公子觉察到了,说香奴是他父亲的使女,准备为孔雪笠另“谋一佳栖”。
后来,孔雪笠的胸脯上生了毒疮,疼痛难忍,不能饮食。皇甫公子遣人从亲戚家唤回自己的妹妹,为孔雪笠治疗。女主人公娇娜出场了,故事也进入精彩的情节:
少间,(皇甫)引妹来视生。 年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生望见颜色,嚬呻顿忘,精神为之一爽。公子便言:“此兄良友,不啻胞也,妹子好医之。”女乃敛羞容,揄长袖,就榻珍视。把握之间,觉芳气胜兰。女笑曰:“宜有是疾,心脉动矣。然症危,可治;但肤块已凝,非伐皮削肉不可。”乃脱臂上金钏,安患处,徐徐按下之……一手启罗衿,解佩刀,刃薄于纸,把钏握刀,轻轻附根而割,紫血流溢,沾染床席。而贪近娇姿,不惟不觉其苦,且恐速竣割事,偎傍不久。未几,割断腐肉,团团然如树上削下之瘿。
手术完毕业:
生跃起,走谢,沉痼若失。 而悬想容辉。若不自已。自是废卷痴坐,无复聊赖。
这段情节,很自然地会使我们读者联想到《三国演义》里关云长“刮骨疗毒”的一节,两者都是写一场外科手术,都是重在表现接受手术者的精神状态,若不知常人难以承受的皮肉之苦。关云长表现的是超人的忍耐力和英雄气概,无畏皮肉之苦痛,不愧为“武圣人”。而这个“文圣人”的后裔孔雪笠,却是为为他动手术的女医者的美丽所倾倒,忘却了疮痛,“精神为之一爽”,嗅到她身上的香味,听到她那俏皮的话——“宜有是疾,心脉动矣,”,接触异性的快感胜过了皮肉的苦痛。所以,他惟恐这场手术结束得太快,在女医者身傍待得时间太短促,不能长时间地享受这种愉快。所以,神奇的手术完毕,疮是治好了,他却陷入了深深的相思之中,“悬想容辉,苦不自已”,至于“废卷痴坐,无复聊赖”。
这自然是经过作家渲染了的,但“旷邈无室”即没有妻子长期独身的青年人,见到美貌的少女而动情,却是很自然的事情。孟夫子就曾说过:“食色,性也。” (《孟子.告子》)《礼记.礼运篇》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是,后世道学家却是讳莫如深,在世俗的观念中也是视之为轻薄无行。在这个故事里,不仅如同写主人公访友、落泊、教书一样,并没有责备、嘲讽之意,而且着笔特别细一致,加以渲染,这同作者作此篇的意趣,不能说没有关系。
孔雪笠爱上了娇那,也未能结为夫妻。皇甫公子说妹妹年龄太小,还很幼稚,向他推荐了自己的姨妹——松娘。松娘生得也很美,“与娇那相伯仲”,孔雪笠便同意了,婚后也颇惬意。
照《聊斋志异》多数爱情故事的模式,此后的情节要在孔雪笠和松娘之间展开了。然而,这个故事比较特别,成了孔生妻子的松娘仍然只是一名配角,一句话都没有说过,重点表现的还是孔雪笠和娇娜两从之间发生的事情。
皇甫一家要迁返陕西,公子送孔生带着松娘凌空飞返故乡。后来,孔雪笠中了进士,授延安府推官,松娘随行,生了一个男孩。孔雪笠得罪了上官,罢了官,留在那里听侯处理。这都是以概述的方式,为孔雪笠重会娇娜创造条件。
一天,孔雪笠到郊外游猎,遇见了皇甫公子,被邀至其家。娇娜此时已经结婚了。她还是那样活泼,抱着孔雪笠的孩子,说:“姊姊乱吾种矣。”孔雪笠为过去治疗毒疮的事向她表示感谢,她笑了说:“姊夫贵矣!创口已合,未忘痛耶?”话说得很俏皮,是调侃、戏谑,又意味深长,孔雪笠未能忘记的何尝只是疮痛?这还只是小小的铺垫。
一天,皇甫公子忧心忡忡,说是“天降凶殃,求孔雪笠救护。故事至此,皇甫公子才吐露出真情:原来他们“非人类,狐也”。现有“雷霆之劫”,希望孔生届时能够守护其门。这样便出现了一个惊心动魂的场面:
果见阴云昼暝,昏黑如磬。 回视旧居,无复闬闳,惟见高冢岿然,巨穴无底。方错愕间,霹雳一声,摆簸山岳,急雨狂风,老树为拔。生目眩耳聋,屹不少动。忽于繁烟黑絮之中,见一鬼物,利喙长爪,自穴攫一人出,随烟直上。瞥睹衣履,念似娇娜,乃急跃离地,以剑击之。随手堕落。忽而崩雷暴裂,生仆,遂毙。
勿庸解释,这段文字叙写孔雪笠在雷霆轰击下,屹然不动地守护着皇甫氏一家,奋不顾身地跃起剑击鬼物,救下娇娜,而被崩雷震死,表现的是他不忘旧恩,笃于既亲且友的情义。清代评点家冯镇峦曾称赞它是:“仿佛《史记》荆轲刺秦王一段笔力。”值得玩味的是,鬼物从穴中攫出的不是皇甫氏一家的其他人,偏偏是美丽而谈吐有风趣、曾使孔生为之神魂颠倒的娇娜,下面接着写她救治孔生,恐怕不单单是因为她精于医术。
娇娜救治孔雪笠的情节,又是足令当时的道学家不敢正视的事情:
晴霁,娇娜已能自苏,见生 死傍,大哭曰:“孔郎为我而死,我何生矣!”松娘亦出,共舁生归。娇娜使松娘捧其首,兄以金簪拨其齿,自乃撮其颐,以舌度红丸入,又接吻而呵之,红丸随气入喉,格格作响。移时,醒然而苏,见眷口满前,恍如梦媒寤。
唇吻相接,舌度红丸,这种特别的注药入内腑的方法,恐怕是只有志怪传奇类的小说中才会有的,才允许有的。在那个时代里,非婚配的男女是不得自相接触的,以严男女之大防,这有孟夫子的遗训:“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孟子.离娄》)更何况表示两性亲密的接吻!这种注药方式,《聊斋志异》里还写有一次,是《莲香》中狐女莲香和鬼女李氏共同热恋着桑生,桑生病重,莲香采药制成药丸,要李氏“接口而唾之”,与这篇故事写的很相似。但是,李氏“晕生颐颊”,感到很难为情,莲香说:“此平时惯技,今何吝焉?”经莲香再三促逼,方才这样做了。这里的娇娜与孔生并非夫妻关系,也没有相恋的私情,她这样做,诚然可以说是为报孔生的救命之恩,如但明伦评语所说:“人为我死,我何敢生,撮颐度丸,接吻呵气,报之者不啻以身矣!”可以解释为她与孔生已结成“矢共生死”的友谊,自然也就不顾及男女大防了。孟夫子也曾经说过这种“礼”可以变通: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舆?”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授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授,是豺狼也。男
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授之以手,权也。”
救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人的命,更是可能变通一下。
然而,这又毕竟不是“授之以手”。唇吻相接,这是性爱的一种表现。作者为什么不让娇娜用其他方式救治孔雪笠?或者,像《莲香》篇那样,让娇娜催促孔生的妻子松娘以舌度丸呵进孔生腹中,岂不是也可以救活孔生?这难道不也是表现着作者作此篇的独特意趣吧?
此后,故事便进入了尾声:孔雪笠要皇甫一家随他一起返回原籍,“满堂交赞,独娇娜不乐”,因为她应该回到丈夫家里去。正终日议而不果时,传来了娇娜丈夫一家俱遭雷劫的消息,“同归之计遂决”。孔雪笠回到家乡后,时与皇甫兄妹“棋酒谈宴,若一家然。”
生活是无限丰富的。任何作家都不可能写出现实生活的全部丰富性,即便是写一件小事,也不可能显现出它的全部意蕴。小说作者虚构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情节、场面、细节,都决定于作者的意趣。
不应忽视这篇故事里的任何细节。孔雪笠为异性的美丽容貌而动情,在接爱娇娜治疗手术中产生接触女性的快感,不能认为是过场戏。这是人之常情,但在世俗的眼光中却是轻浮、庸俗、不正经的表现。作者在这里把这种人的自然情感合盘托出,而且是借孔圣人的后离、一个人品高尚的青年人的身心体验,毫无掩饰地表现出来,这不能不说是有意为这种人之常情张目,冲击(或者说是戏谑)一下封建礼教形成的世俗观念。
孔雪笠深深地爱上了娇娜,表示了“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誓愿,却没有与娇娜结成连理,没有什么勉强,便同也很美丽的松娘成了夫妻。头脑冬烘的评点家何垠对此感到不无遗憾,他说:“娇娜一席,却被松娘夺去。使孔生矢志如雷轰时,未必不有济也。”意思是说,如果孔雪笠坚持要娶娇娜,就像他在暴雷轰顶时守护皇家那样的坚定、勇敢,可能就如愿以偿了。这话说得不无道理,但是,我们无权改变作者的选择。作者如此地安排他笔下的人物的行径和命运,显然是要在孔雪笠和娇娜之间构成非婚配的关系的来表现自己感触到、意识到的非婚配关系的青年男女之间的交往问题。
在严禁青年男女交往的那种社会里,青年男女的接近、交往,只会是发生在兵乱、灾荒等种种非正常的情况下。志怪传奇小说享有任意虚构的权利,于是这个故事里便发生了孔雪笠不顾性命从鬼物的利爪中救下娇娜、娇娜复苏后用舌度红丸的方法救活暴雷震死的孔雪笠这样两个场面。男女唇吻相接,是房中的“熟技”却禁止公开的事情,更不允许泛用。这篇故事偏偏假救人性命为因由,展现于非夫妻的青年男女之间,而不改写为其他的方法,恐怕也是作者有意用来嘲谑一下“男女授受不亲”的圣人遗训。淳于髡,滑稽者流,他质问孟夫子“嫂溺,则授之以手乎?”就含有点嘲谑的味道,此处更进而延展为唇吻相接,岂不更是一种令道学先生难于置词的恶谑?
《聊斋志异》有些篇章是不能执着于故事情节本身,来理解它们的命意和意蕴的,真正的命运和意蕴是寄寓于故事情节的局部的叙写中,甚至是只表现于某个人物的几句话中。读这篇故事,如果忽视了对娇娜两次医疗孔雪笠的场面所蕴蓄的深层意义,忽视了孔雪笠与娇娜两人之间的心灵上的契合,那就要使作者抱“谁解其中味?之憾了。
这里有必要倾听一下作者的声音。他叙述完了故事,写了这样一段“异史氏曰”:
余于孔生,不羡其得艳妻, 而羡其得腻友也。观其容可以忘饥,听其声可以解颐,得此良友,时一谈宴,则“色授神与”,尤胜于“颠倒衣裳”矣。
这里提出了两个概念:一个是“艳妻”,一个是“腻友”。“艳妻”是个旧词,这里指的无疑是孔雪笠所娶的松娘。“腻友”则是个作者独创的词,指的无疑是孔雪笠爱而未能与之结褵的娇娜。他说得“腻友”之所以可羡,是因这“观其容可以忘饥,听其声可以解颐,时一谈宴,则色授神与”。“观其容可以忘饥”,用的是隋炀帝称赏吴绛仙容貌动人的话:“古人谓秀色可餐,若绛仙者,可以疗饥矣。”(《南部新书》)“听其声可以解颐”,语本《汉书.匡衡传》“匡说诗,解人颐”之句。这两句是比喻人由另一个人的容貌气质、声音引起的愉快舒适之感。后者可以发生于同性之间,而前者一般地说则只会发生于异性之间。这里自然全是指孔雪笠由娇娜的容貌、谈吐所引起的那种“色授神与”的愉快之感。
不要认为作者说这番话只是就故事的情节随意地发表点感想,与故事的内容、意旨没有紧密的联系。它虽然是故事图画之外的声音、作者随感的口吻,而实际上则是夫子自道作此故事之深层命意,起着点明题旨的作用。故事就正是叙写孔雪笠与娇娜、松娘两个女子的两种关系,一为其“腻友”,一为其“娇妻”,着笔有浓淡轻重,态度有程度的差别,个中就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一言以蔽之,“腻友”胜于“娇妻”。何以胜过?这里又补充说:“色授神与”——精神上的契合,心灵相通,胜于“颠倒衣裳”——单纯的性关系。这篇末的画外音,岂不正是对故事的意蕴做出的理性的表述!
照流俗的观念,特别是在道学先生看来,这篇末的画外音,似乎是不够庄重,有轻薄庸俗之嫌。实际上,它提出的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在家长包办婚姻的制度下,严禁青年男女的自由往来,不允许私自传情,私订终身,合法的婚配只能是没有爱情的两性肉身的结合,“仅有的那一点夫妇之爱,并不是主观的爱好,而是客观的义务;不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本第21卷第90页)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家长包办婚姻的不合理,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的、枯燥的,于是文学中出现了为青年男女的自由相爱、自主婚姻张目,与世俗的婚姻制度、婚姻观念抗争的主题。这篇故事表面上似乎不能归入那一类主题,而实际上却与之密切相关,它也是在显示缺乏完整爱情的婚姻的缺陷。这就是作者所谓“娇妻”不知“腻友”的实际含义。在这里,虽然孔雪笠与松娘的结合并非强制性的婚姻,但毕竟缺少孔雪笠与娇娜在一起时的那种“色授神与”的愉悦感。照故事中表现的,这种愉悦感获自声容两个方面,其中不只是容貌美丽引起的,还包括谈吐的旨趣,以及由此而表现出的性情、韵致所引起的,这实际上是提出了性爱——爱情的内涵,应包括“肉”和“灵”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它不只是表现于肉身方面,也表现于精神方面,两者有联系,但精神方面是更为重要的,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愈来愈是重要的方面。在这个故事里将“娇妻”和“腻友”相比较,是将正式的婚配的两性关系和非婚配的两性关系做比较,颇近乎现代的所谓婚外恋,这就正反映了当时缺乏爱情的婚姻的普遍性。作者蒲松龄本人就是这样:他幼年与家长主婚的刘氏结成夫妻,双方各尽其夫妻的义务,白头偕老,但由于妻子没有文化也存在着精神生活的巨大差异,他在外边结识了友人之小妾顾青霞,听她吟诗、为她选唐诗,同情她的不幸,精神上有了共鸣,感情的琴弦发生了共振。《娇娜》之作恐怕就浸透着他个人的生活体验。他写出这种现象,岂不是意味着他对于更美满的婚姻的憧憬:作为两性结合的婚姻,不能只是两个人的结合,夫妻之间仅有那么一点义务性的爱,还应当包括精神上、心灵上的契合,生活在一起彼此有“色授神与”的愉快感。“娇妻”与“腻友”应当统一起来。
《阿绣》篇里有两个阿绣:一个是杂货店主的女儿——真阿绣;一个是狐女——假阿绣。两个阿绣都爱上了男主人公刘子固,这就构成了一个爱情的三角。
爱情是排他的。这个三角爱情的故事,自然便发生了爱情的角逐,美的较量。令读者耳目一新的是“较量的结果,既没有重复“二美共事一夫”的俗套,也没有形成一成一败、一喜一怒的局面,而是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爱情是排他的”这一名言的补充,闪现着人类理性的光辉。
海州的青年刘子固,到盖州看望其舅父。他见到一爿杂货铺里有位女子,生得很美丽,萌发了爱悦之心。他背着舅家,偷偷地去那家店铺里,说是要买扇子。女子见有人来,便喊她父亲出来:刘子固顿然觉得没了意思,略微看了看扇子就退了出来。他远远地看到女子的父亲走了,又走进了店铺,女子又要喊她父亲,他赶着说:“你说个价钱就行啦,我不怕多花钱。”那女子便故意抬高价钱,刘子固毫不还价,如数付了钱。第二天,他又这样买了扇子。女子不好意思了,看他刚刚走出店铺不远,便追着喊他回来,说是刚才要的价钱太高,是闹着玩的,并退还给了多收的钱。刘子固更感到这个女子很诚实可爱,经常“醉翁之意不在酒”地去买东西,从而也就逐渐熟悉了起来,还彼此了解了对方的姓氏、家庭情况。聪明的女子意识到刘子固频频来买东西,并不是真的有用,只不过是接近自己而已,灵犀已通,她也就会意地每次都将刘子固所买的物品用纸包裹起来,以舌舔纸粘合封固,甚至还调皮地以红土冒充脂粉,既然是没有人使用,何必给他真的!刘子固与杂货店主女儿阿绣的爱情,就是在这样一种非常真实而有趣的情况下发展了起来。
刘子固与阿绣是两种不同的社会阶层的人,何况私下里传情又是不能允许的,波折发生了。刘子固的隐情被随从的仆人发现,要他舅父迫使他离开盖州返回家乡。刘子固自然是郁郁不乐,经常把买来的那些香帕、脂粉拿出来观看,睹物思人。次年,他又去盖州,顾不得解装,便去找阿绣,不料,杂货店的门却关闭着。他以为可能是阿绣家偶尔外出,第二天清晨又去,店门仍然关闭着,一问其邻居,才知道阿绣家原是广宁人,最近生意不好,暂时回故乡去了。他失望而归,精神更加抑郁。仆人把情况告诉给了他母亲,她母亲虽然很生气,但看到儿子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样子,只好让他再到盖州,请娘家人保媒订婚。可是,刘子固的舅父去说亲,得到的回答却是:“阿绣已经许给广宁人了。刘子固非常灰心丧气,回家看着原先买到的物品大哭了一顿。至此,他已经完全绝望了。
刘子固对阿绣完全绝望,只好希望能够找到一位像阿绣那样美丽的女子。这样,就很自然地促使他接受媒妁之言,到另外一个地方——复州去相亲了。另一个阿绣便闯了进来。
到了复州,见一家半开着的门里有一女郎,“怪似阿绣”,且行且看,确实像似。他也就顾不得去相亲,在这家的东邻凭房住了下来,不敢贸然进其家门,便每天守侯在门外,等待那女子出来。
一天傍晚,女子刚出门,看到了刘子固,即刻返身而走,却做了两个手势。刘子固凝思了一阵,悟出了她的意思,便转到房舍后面的荒园中等侯。过了一会儿,女郎来了,“细视,真阿绣也”,不禁悲喜交集,泪流满面。女郎让刘子固先回住处,支开仆从,她自去房中相会。当晚,她果然来了:
女悄然入,汝饰不甚炫丽, 袍裤犹昔。刘挽坐,备道艰苦。因问:“闻卿已字,何未醮也?”女曰:“言妾受聘者,妾也。家君以道里赊远,不愿附公子婚,此或舅氏诡词以绝君望耳。”既就枕席,宛转万态,款接之欢,不可言喻。四更即起,过墙而去。刘自是不复措意黄氏矣,旅居忘返,经月不归。
细心的读者会察觉出这里有些异样:杂货店主的女儿虽说是小家碧玉,何以竟然会主动相约夜间去刘子固的居室幽会,“既就枕席”,“四更即起,过墙而去”?这个阿绣没有了盖州初会时的那种小女儿的情致。再说,时间已经过一个年头,怎么能够“袍裤犹者”;长时期不改换?这真的是阿绣吗?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刘子固沉溺于爱的欢乐中,自然不会感到异样,而一直跟随着他的仆人,便不同了。仆人一次夜里见主人房中灯光犹明,“窥之,见阿绣,大骇”。仆人看出了种种疑点,人相似而有微别,“面色过白,两颊少(稍)瘦,笑处无微涡”,而且“焉有数年之衣,而不易者”?天明访查了左右邻舍,那家原是岑寂的空宅,便疑为非人了。仆人告诉给主人,刘子固初而不信,经一一点明,就害怕了。晚上,女郎来,仆人原先准备击打假阿绣的棍椿竟自动从手中脱落,刘子固更加恐惧。女郎已明白了情况,谈笑自若,坦诚地说:
悉君心事,方将图报绵薄, 何竟伏戎?妾虽非阿绣,颇自谓不亚,君视之犹昔否耶?刘毛发具竖,噤不语。女听漏三下,把盏一呷,走立曰:“我且去,待花烛后,再与新妇较优劣也。”转身遂杳。
在这里,假阿绣——狐女,初步地吐露了心迹。她了解刘子固对阿绣的钟情和绝望,乘机插了进来,假阿绣之貌首先获得了刘子固的情爱,原来是要和阿绣比美。虽然,她以其美如阿绣,捷足先得,但毕竟是假阿绣之美,极似,却仍然有着如那位细心的仆人所指出的不足,被识破了。她要退出了情场的竟争,大概是本意并不在此,而是在美的竟争,所以临去时仍然要与阿绣“较优劣”。
狐女的闯入,故事情节超越了现实的真实,内涵也超越了爱情的范畴。
假阿绣走了,她的话——阿绣并未许字广宁人,却留在了刘子固的心里,引导他再到盖州去寻找阿绣。
到了盖州,刘子固不再去舅父家,寓于阿绣家附近地方,“托媒自通”。阿绣的母亲的说,阿绣确实随父亲去广宁择婚,只是不知道订就与否?刘子固“徬徨无以自主,惟坚守以伺其归”。正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兵乱,人心惶惶,刘子固仓皇离开盖州。中途,他曾被乱兵抓获,幸而见他是个文弱的书生,防范不严,他乘隙偷了匹马,骑上跑掉了。
当刘子固行至海州界内,意想不到的奇遇发生了:
见一女子,“蓬鬓垢耳,出 履跌蹉,不可堪。刘驰过之,女遽呼曰:“马上非刘郎乎.?”刘停鞭审顾,则阿绣也。心仍讶其为狐,曰:“汝其阿绣耶?”女问:“何为出此言?”刘述所遇。女曰:“妾真阿绣也。父携妾自广宁归,遇兵被俘,授马屡堕。忽一女子,扼腕趣遁,荒窜军中,亦无诘者。女子健步若飞隼,苦不能从,百步而履屡褪焉。久之,闻号嘶渐远,乃释乎曰:‘别矣。前皆坦途,可缓行。爱汝者将至,宜与同归’”。刘知其狐,感之。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前不久,刘子固遇到的是狐女假阿绣,现在于兵荒马乱中忽逢阿绣,而且阿绣孤身处在困境中主动呼喊,开始自不免仍有狐疑之心,这也恰好引发出阿绣自述她的一段经历,说出刚刚搭救她冲出乱军来到海州地方的一位侠士般的女子。这个女子,不只是当事人刘子固,我们读者读到这里也会马上意识到——她就是那位狐女。这里写的是刘子固重逢阿绣,这是因为叙述者一直保持着视点的一致,而实际上却是重在写狐女,否则,完全可以让刘子固在盖州就见到了阿绣,何必让她经历这样一段兵乱的折磨!再者,阿绣在这里是处在被动的地位上,她的经历只是她的经历,并不含有什么更积极的意义,而我们从这里却看出了狐女在初次出场时还没有显现出来的亮色:她没有能够取代阿绣,赢得刘子固的持久的爱,却没有气恼,没有由妒生恨,反而去搭救其美和爱的竞争对手,蕴蓄于前次临去时最后的一名话——“待花烛后,再与新妇较优劣”,意思便显豁了:虽然还要较“美”之优劣,却已存心要帮助成全刘子固和阿绣之爱,现在是使有情人终成了眷属。她在容貌上刻意效仿阿绣之美,未能够完全及之,而在心灵上却升华了,达到了崇高的道德之美、人类理性之美。
刘子固带着阿绣返回家里,他母亲见到阿绣很美,“无怪痴儿魂梦不置”,于是派人去盖州请来阿绣的父母,择吉日举行了婚礼。狐女说的“待花烛后,再与新娘较优劣”的话,也就应验了。
新婚之夕,刘子固和阿绣在幸福的心境中,甜蜜地咀嚼着往事。刘子固从箱子里拿出了珍藏着的从阿绣手中买来的物品,自然也别有情趣。他发现其中一包脂粉,竟然变成了红土,岂不怪哉!阿绣的游戏今天就变得更加有趣了。正在两人嬉笑间:
一人搴帘入,曰:“快意如 此,当谢蹇修否”?刘视之,又一阿绣也。急呼母,母及家人悉集,无有能辨识者。刘回眸亦迷,注目移时,始揖而谢之。女索镜自照,赧然趋出,寻之已杳。
狐女以撮合山的身份出现,虽然刘子固的母亲及众家人不能辨别她和阿绣谁是真阿绣,然而,刘子固注视了一会,仍然辨别出来了,于是,朝她由衷的一拜,表示感谢。岂不知这一拜却正宣告了狐女的失败:她仍然不如阿绣。她索镜自照,感到羞愧,便走掉了。可是,她却不再是个失败者,而成为令人钦敬者,刘子固不仅不再有恐惧之心,而且“夫妇感其义,为位于室而祀之”,把她当作了爱之神。
又一次:
一夕,刘醉归,室暗无人, 方自挑灯,而阿绣至。刘挽问:“何之?”笑曰:“酒臭熏人,使人不耐。如此盘诘,谁做桑中逃耶?”刘笑捧其颊。女曰:“郎视妾与狐姊孰胜?”刘曰:“卿过之,然皮相者不辨也。”已而,合扉相狎。俄,有叩门者,女起笑曰:“君亦皮相者也。”刘不解,起启门,则阿绣入,大愕,始悟适与语者,狐也。
这次是在夜晚灯下,又是在刘子固醉眼朦胧之际,狐女终于骗过了刘子固,嘲笑他“亦皮相者”。这似乎已不再是比较美之高低,而是一次调皮的游戏。这是否寓有深意:狐女嘲笑刘子固“亦皮相者”,意味着嘲笑他所追求的只是皮相之美、外在的美?我们不敢妄自引中,狐女并没有以此而自以为堪与阿绣媲美,竞美之愿已遂,则是确定无疑的。她在阿绣进屋后便隐身于冥冥之中,当刘子固夫妇“暗中又闻笑声”,“望空而祷,祈求现像”时,她却不肯:
狐曰:“我不愿见阿绣。”问: “何不另化一貌?”曰:“我不能。”问:“何故不能?”曰:“阿绣,吾妹也,前世不幸夭殂。生时,与余从母至天宫,见西王母,心窃爱慕,归则刻意效之,妹较我慧,一月神似;我学三月而后成,然终不及妹。今已隔世,自谓过之,不意犹昔耳。我感汝二人诚意,故时复一至,今去矣。”遂不复言。
后来,狐女确是“时复一至”,成了刘子固夫妻的护家神。
狐女的这番话,向读者宣布了这个故事的全部底蕴,前面一切不甚了然的事情,至此便完全了然了。勿须认为这未免有荒诞,因为荒诞本来就是志怪类小说的一种特征,荒诞的情节中正涵蓄着现实社会的内容、意蕴。狐女两世不舍地追求着神话中所虚拟的极致的美,容貌的美终于没有完全获得, “自谓过之,不意犹昔耳”,未免有点遗憾,但却在另一个境界里完成了:在标志着美的竞争的爱的竞争中,被为她所爱者和爱与美的竞争者二人之间的爱之赤诚感动了,于是便助成其爱,让他们爱其所爱,这岂不是一种祟高的爱,祟高的美!
这篇故事题名《阿绣》,叙述的是刘子固和阿绣的一段始于一见钟情、终成连理的故事,狐女不过是插入其间的第三者。但是,它既没有重复古代才子佳人小说戏曲中屡见不鲜的一男而得双美、双美共事一夫的俗套,第三者实际成了附属品,也没有演成情海醋波的狂涛,冲垮了爱情,第三者也淹没了自已,至少是变成一块无人顾惜的礁石。而这位第三者却随着故事的进展,越来越高大,越来越美,越来越引起读者的注目、喜爱,竟越来越占据了故事的中心地位,成了故事的第一主人公。这或许反映着这样一个事实:作者动笔之初还没有发现这位狐女的内蕴价值,随着行文的思路,一种新的朦胧的意蕴闯了进来,也就不由自主地改变了故事内涵的趋向狐女的地位上升了。这样,刘子固和阿绣的爱情故事就成了表现狐女假阿绣的背景了
狐女两世追求一种理想的美。尽管狐女说这是古代神话中的西王母的美,近乎离奇,但女子爱美却是一种天性,如著名的戏曲《牡丹亭.惊梦》里杜丽娘所说:“一生爱好是天然。”在这个故事里,狐女对美的追求就表现于与阿绣的爱情的竞争中,爱情的竞争是美的竞争的表现形式。然而,狐女在这场爱的竞争、美的竞争中,却被刘子固对阿绣的爱的赤诚所感动了,中止了爱的竞争和美的竞争,自动退了出去,并且进而反转来帮助刘子固和阿绣实现了爱的宿愿,进入了爱的理想归宿,还永远保障其幸福。她没有达到两世追求的目标,或许不无遗憾,但她却达到了另一种美——精神的美,道德的美。
爱情是排他的。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此曾生出过数不尽的苦痛、幽怨、妒恨、倾轧,直至残忍的凶杀。人类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头脑的功能愈来愈胜过四肢,理智驾驭了自然本能的冲动。在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时期,理智也表现为恶,不尽是表现为善,但在这中间也逐渐积累起愈来愈丰富、高尚的精神文明。在爱情受着严酷的扼制的时代,爱情被看作是最可宝贵的,为了获得它不惜冒最大的危险,直至以生命作孤注。但是,人类的生活内容也更加宽阔丰富,人生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人类的生存和延续的范围,人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高尚。在爱情的竞争中,让所爱者得其所爱,把爱情的幸福让给所爱者和竞争者,甘愿牺牲自已的爱情,这岂不是一种更崇高的爱情,更崇高的精神境界,更崇高的美!这篇爱情故事岂不是比那些颂扬自由爱情的故事更表现出人类理性的光辉!
《聊斋志异》里有大量的爱情故事,构成这部小说集的一大主题。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志怪传奇类的小说集。它里面的爱情故事,大都是人与狐女、鬼女、花妖相爱的故事,即使人间的爱情的故事,也总是揉合进程度不同的虚幻情节,呈现出绚丽而诡谲的奇光异彩。狐鬼花妖的女性,被赋予超人的禀赋,来去自如,离合随心.摆脱了封建社会现实中的女子承受的礼教闺训的束缚,她们同时又美丽、聪明,形神婉妙,情意绵绵,时现小女子之娇态、狡黠,富有现实中女性之天性。正是由于她们亦人亦妖,真幻结合,这些爱情故事方才得以表现出现实生活中被抑制、扭曲的人的爱情生活的意蕴,映照出约制着人的爱情生活的封建礼教、法规的不合理。其中的那些纯粹人间的爱情故事,女主人要受着礼教、法规的制约,虚幻的情节便成了她们追求自由爱情、自主婚姻斩荆披棘的铺路机,与封建礼教,门第观念、家长干预相抗争的意义,就更为直接而明显。
《聊斋志异》里的爱情故事,千姿百态,含有多种多样的意蕴、情趣,不是可以笼统地概括为歌颂自由爱情、自主婚姻这样一个主题思想的。这众多的爱情故事凝聚了作者蒲松龄大半生对当时的爱情——婚姻问题的体察、思索和憧憬,要比他之前的许多小说作者丰富而深切。尽管其中也混有已经为历史的发展所淘汰的思想意识,但占据着主导地的还是那些体现着人类文明进程、至今尚未丧失其亮色的美好思想。
限于本书的体例和这个题目所应占的篇幅,这里只能介绍几个不同类型的故事。
《连城》——超越生死的知己之爱
所有评论《聊斋志异》里的爱情主题的文章,都特别称赏《连城》篇。因为,它叙写男女主人公因知己而钟情,经历生生死死的磨难方才终成眷属,颇近似汤显祖的名剧《牡丹亭》。与作者同时的大诗人王士禛就曾评论说:“雅是情种,不意《牡丹亭》后,复有此人。”
一
故事是从男主人公的人品说起。乔生,少负才名,却科举不得志,生活困苦。他正直豪爽,乐于助人。友人顾生死后,他经常抚恤其妻子儿女。还有一件事:他同一位县官以文章相交,彼此契合、敬重,那位县官不幸死在任上,家属没有足够的川资返乡,他笃于友情,卖掉了仅有的财产,将灵柩一同送回去,往返二千馀里。这自然受到当地读书人的敬重,然而他自己也更加贫困了。乔生是这样一位志诚敦厚、风格高尚的读书人,我们读者自然会敬爱他,关心他的命运。
女主人公连城是史举人的女儿,也算是一位大家闺秀。好不仅“工剌秀”,而且读过一些书,很受父亲的钟爱。她这种特点,非常重要,后面故事就是由此而生发出来。
连城心灵手巧,绣了一幅《绻绣图》,让父亲去征求当地青年读书人题咏。不言而喻,其中就隐含着借此选择夫婿的意思。古代的才女,至少是流行的才子佳人小说中,就多有这样的事情。乔生是有点文名的,自然也就题了两首诗:
慵鬟高髻绿婆娑,早就兰窗绣碧荷。
刺到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蛾。
绣线挑来似写生,幅中花鸟自天成。
当年织锦非长技,幸把回文感圣明。
幽闺绻绣,自然是寓少女怀春,情思昏昏之意。乔生的第一首诗,特别是“刺到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蛾”二句,把绣图人难奈寂寞的伤感,含蓄蕴籍地表达了出来,其中流露出了深切地体谅和同情。第二首诗是赞赏图画绣得形象逼真,生动活脱,必然会像历史上的才女苏蕙织回文锦一样,动人而传世,含有敬佩之意。连城见到乔生的题诗,非常喜悦,心灵的琴弦颤动了。她在父亲面前称赞乔生的才华,但史举人却嫌乔生家境贫寒,不谈婚姻之事。连城碍于家教闺范不便于公开违命自我作媒,却还是“逢人辄称道”,还假托她父亲的名义,差遣女仆赠金给乔生,资助他读书。乔生自然也领会其心意,感叹连城是一位很难得的重才知己的女子,心里燃起了爱情之火,“倾怀结想,如饥思啖”。
在那个时代里,联婚是讲究门第和家境的,儿女的婚事要决定于“父母之命”不得自己选择。史举人也出于这样世俗的观念,为攀附富家,不顾自己钟爱的女儿的意愿,将连城许酏给了盐商之子王化成。这对已经由相互理解、相互视为知己而产生了真挚爱情的乔生和连城,是个多么大的打击!乔生绝望了,但感情是割不断的,“梦魂中犹佩戴之”,念念不忘连城的知己之爱。连城更抑郁成疾,积久难治,“沉痼不起”。史举人料想不到他的固执竟将自己钟爱的女儿推向了濒临死亡的境地。
二
现实的矛盾是难以解决的,这在执着于写实的小说家只能写成一部人生爱情的悲剧。那样当然也是有意义的。因为悲剧能使人清醒地看到现实的缺陷和人生的不幸。但是,深谙想象和幻想在文学中的巨大法力的志怪传奇小说作者,却能够将人的爱情的伟力,更充分地显示出来。这篇故事也就在它的男女主人公绝望之际,给他们设置了检验其爱情真诚程度的剧烈考验。
一位西域来的和尚,自然是一位异人,自称能够医治连城的病,但用药很特别,“须男子膺肉一钱,捣合药屑”,服之则可。要男子的一块胸脯肉,分明是给史举人选定的未婚女婿出难题。史举人派人去找王家,王化成笑曰:“痴老翁,欲我剜心头肉也!”家长主诗的婚事,王化成本来就对连城没有感情,他竟然说出这等轻薄无礼的话,更见得是个卑劣小人。史举人气得发昏,便公开扬言:“有能割肉者妻之。”性情敦厚的乔生,不忘知己之爱,就毅然挺身而出,“自出白刃,割肉授僧,血濡袍裤,僧敷药始止”。连城服了用乔生的胸脯肉合成的丸药,自然也就“疾若失”——病像似完全好了。乔生果然是“为人有肝胆”,经受住了这第一次的考验。
连城病愈,史举人理所当然地要实现他的誓言。可是,连城病时无动于衷的王家,这时却不肯解除原来的婚约,声称要诉之于官府。只举人又迫于王家的要挟,退却了:
史乃设筵招生,以千金列几 上,曰:“重负大德,请以相报。”因具白背盟之由。生怫然曰:“仆所以不爱膺肉者,聊以报知己耳,岂货肉哉!”拂袖而归。
这也算是一种考验吧!在史举人,这固然是势不得已,但却看轻了乔生。乔生肯割肉医治连城之病,原是为报知己之爱,虽家境贫寒,财贿岂能动其心,难怪他拂然“拂袖而归”了。
乔生的割肉、却金,更深深打动了连城的心。她出于无可奈何,自分必将重病不起,托仆妇去劝慰乔生,说是以他才华,不会长久落泊,“天下何患无佳人?”自己做了不祥的梦,恐怕不久于人世“不必与人争此泉下物也”。她的话意曲而情深,凄楚动人。乔生回答得很慷慨:“:士为知己者死,不以色也。诚恐连城未必真知我,但得真知我,不谐何害?”意思是说,真正的爱情重在互为知己,心灵契合,不在容貌、情欲,如果是真正的知己,即使不得结褵,也没有关系。这很近似所谓柏拉图式的理想之爱。所以,他希望能够得到连城的表示:“果尔,相逢时当为一笑,死无憾。”连城会意,数日后,她自叔父家归来的途中,与乔生相遇,“秋波转顾,启齿嫣然”。乔生得到了连城明白的爱之表示,非常高兴,说:“连城真知我者!”“两颗心紧紧地结合起来了。
三
两颗心紧紧地结合起来,两个生命也就联系在了一起。但是,要挣脱现实的枷锁,还得经过“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搏斗。
王家来人商订婚期,连城又旧病复发,不数月便死了。乔生不顾非议,前往吊唁,“一痛而绝”。史家只好抬着送回乔家。
乔生死后,魂灵开始了追寻。在阴世的一所官署里,遇到早已亡故的挚友顾生。顾生已是那里的文牍官员,惊问:“君何得来?”便要送他回到人间。他自然不肯,说:“心事殊未了。”顾生带着他辗转多处,终于找到了连城。
(连城)见生至,骤起似惊, 略问所来。生曰:“卿死,仆何敢生!”连城泣曰:“如此负义之人,尚不吐弃之,身殉何为?然已不能许君今生,愿矢来世耳。”生告顾曰:“有事君自去。仆乐死不愿生矣。但烦稽连城托生何里,行与俱去耳。”
为了爱情上的知己,为了难得的知己之爱,“乐死不愿生”,但求同死同生,可算是如伟大的戏曲家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里所说:“情之至也。”足可以感天地,泣鬼神了。自然也就感动了顾生,为之奔走说合,同阴司的官员议定,让他同连城一起还魂,重返人间。
然而,重返人间又将遇到尚未摆脱的障碍,未必能够如愿:
途中,连城行蹇缓,里余辄 一息,凡十余息,始见里门。连城曰:“重生后,惧有反复。清索妾骸骨来,妾以君家生当无悔也。”生然之,偕归生家。女惕惕若不胜步,生伫待之。女曰:“妾至此,四肢摇摇,似无所主。志恐不遂,尚宜审谋;不然,生后何能自由?”相将入侧厢中。默定少许,连城笑曰:“君憎妾耶?”“生惊问其故。赧然曰:“恐事不谐,重负君矣。请先以鬼报也。”生喜,极尽欢恋。在徘徊不敢遽生,寄厢中者三日。
可以看得出来,与乔生的敦厚、爽直不同,连城由于识文和女性的内向性,心细沉着。她绣图征诗,寓择婿之意于其中,含而不露;假父名资助乔生灯火之赀,免去了私相授受之讥;为报乔生割胸肉之深情,应命而对之一笑,当面传知己之情,也不失之轻率,但是,其中也表现出越来越无所顾及的勇敢。现在,她意识到还魂后还必有反复,如不“审谋”,“生后何能自由?”便主动地“请先以鬼报”,在背离世俗的礼教闺范的轨道上走得就更远,直是义无反顾了。
果然是这样。乔生回生后,向史举人要连城的死体,说是可以使之复活。史家自然同意了。连城回生后对父亲说:“儿已委身乔郎矣,更无归理。如有变动,但仍一死。”可是,王家闻讯,仍坚持要人,告到了官府,官员受贿,判连城归王家。史家无奈,送连城到王家,连城“忿不饮食,惟乞速死”,准备乘室内无人的时候,悬梁自尽。过了一天,连城身心更加颓惫,看样子活不了几天,王家害怕,又送回史家,史家抬到乔家,她又好了,王家虽然知道了,也无可奈何矣。经历了生的考验和死的抗争,乔生和连城终于结合起来了。
在这个故事中,还添加了一个人物;连城在阴世的同伴宾娘。她也赖顾生的开释,回到人间,不久从千里外奔来,与连城共事乔生。这就落入了一男双美的俗套。在情节上成了续貂之狗尾。
四
这篇爱情故事,与众多的才子佳人故事不同,也与《聊斋志异》里的多数爱情故事不同,乔生和连城的爱情不是发生于郎才女貌的一见钟情,而是发生于才品——心灵的相知相赏,连城的《倦绣图》和乔生的题诗,是他们心灵沟通,相知相赏的契机。女主人公的容貌没有起任何作用,她也没有关心男主人公的仪表、风度。这显然不是作者的疏忽,忘记介绍主人公的仪容了。他是有意写成一个知己之爱的故事,他不关心、也不让故事的主人公彼此关心仪容。因为这样,故事中才有检验双方是否“果为真心”的情节。不是以貌取人,而是注重心相知,心灵和理智的契合,这便由自然本能的情欲上升为具有人类文明内涵的爱情,两性的结合也不再是为了单纯地满足情欲,尽人类繁延的义务,或者屈从其他方面的个人的和非个人的利益。这在那个时候,不能不说是一种新的爱情——婚姻观念。这种新的爱情——婚姻观念,至今也还没有失去其价值和意义,或许在人类很长很长的历史阶段里,不会失去其价值和意义。
造成乔生和连城的爱情的艰难历程的是社会,连他们的爱情的滋生方式——绣图和题诗都是由那种社会所规定的。在青年男女可以自由交往的社会里,这故事里的一切都不会发生,这种故事就根本不会产生。
请重温一下恩格期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一段著名的论述:
在整个古代,婚姻的缔结都 是由父母包办,当事人由安心顺从。……现代的性爱,同单纯的性欲,同古代的爱,是根本不同的。第一,它是以所爱者的互爱为前提的;在这方面,妇女处于同男子平等的地位,而在古代爱的时代,决不是一向都征求妇女同意的。第二,性爱常常达到这样强烈和持久的程度,如果不能结合和彼此分离,对双方来说即使不是一个最大的不幸,也是一个大不幸;仅仅为了能彼此结合,双方甘冒最大的危险,直至拿生命作孤注,而这种事情在古代充其量只是在通奸的场合才会发生。
这个爱情故事正是反映着这种情况:它显示出父母包办婚姻制度,缔结婚姻不征求当事人的意愿,是多么残酷不合理,王家对病危的连城连一点同情怜悯的感情都没有,哪里还谈得上爱情?如果连城和本来没有任何感情和王化成结合,只能是王家传种接代的工具而已!乔生和连城坚持的是相知相赏的爱情,不是单纯的情欲,不是古代的那种夫妇间仅有一点尽夫妇义务的爱,就具备了现代的爱情意识。这种爱情意识,与传统的婚姻制度便发生了强烈的冲突,达到了不能结合便是最大的不幸,不惜割胸肉,不惜就死而避生的强烈程度。只是这不是现实,而是故事;不是表现于“通奸的场合”,而是表现在超越生死的虚幻情节中。
这篇故事的情节基本上是虚幻的,甚而可以说是荒诞的。正由于此,它才类似《牡丹亭》,表现出“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爱情之伟力,只是《牡丹亭》重在表现女主人公之追求,而这里重在表现男主人公之赤诚和不顾生死。
《王桂庵》——维护女性尊严的爱情
一
在《聊斋志异》里的众多的爱情故事中,《王桂庵》是另具一格,别有其趣的。
《王桂庵》叙写的爱情故事,男女双方都是人世间的普通人,中间也没有添加诸如入冥、离魂、化物(如《阿宝》)中阿宝化为鹦鹉)之类的幻想情节,来显示主人公的爱情之执着,赋予爱情以超越生死之伟力,自然也就没以那些狐鬼花妖的爱情故事,带有超自然的幻想情节的奇情异趣。
不错,它里面也有一个含有预兆意蕴的梦,做梦者——主人公王桂庵——醒后在现实中经历了他在梦中经历的事情,见到了梦中见到的使他积累伐梦的人——可爱的芸娘。这个梦非常优美:
一夜,梦至江村,过数门, 见一家紫扉南向,门内疏竹为篱,意似亭园,迳入之。有夜合一株,红丝满树。隐念诗中有“门前一树马缨花”,此其是矣。过数武,苇笆光洁,又入之,见北舍三楹,双扉合焉。南有小舍,红蕉蔽窗。探身一窥,则椸架当门,罥画裙其上,知为女子闺闼,愕然却退,而内亦觉之。有奔出看客者,粉黛微呈,则舟中人也。喜出望外,曰:“亦有相逢之期乎?”
后来,他在镇江“误入小村”,情况宛如梦境。
这固然有点奇。但是,梦并不奇异,原是人在睡眠中的潜意识的心理活动,梦中出现做梦者所渴望的事情,也是合乎常情的,弗罗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释梦》篇里称之为“欲望的满足”。古人喜欢讲梦兆,至今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没有绝迹,显然是一种主观附会,是将模湖不清的梦中景象与现实中发生的事情之间某一点偶然的契合,说成是必然的联系。但是,也正由于它可以对现实中一些意外发生的事件,加予一种似是而非的解释。使枯燥的、冷酷的现实具有了某种意蕴和令人喜闻乐道的意趣。所以,享有虚拟世界的权利的文学家,也就喜欢在他虚拟的故事、甚至写实的故事中加进梦的情节,以增强某种意蕴、意趣,即使是写实主义的小说、戏曲中,也多有此类梦兆的情节。《聊斋志异》的作者自然更不会放弃这种权利。在这一篇里写讲这样美丽的梦,既不作这神仙的启示,也不作为狐鬼善意地使弄招数,,他显然是为了突出男主人公之痴情,梦寐思服,使这篇不含怪异成分的爱情故事带有点诗情画意。
《王桂庵》是一篇诗化的人生爱情故事。
二
或许是由于这一篇的女主人公没有狐鬼花妖精灵们的超自然的禀赋,不能不受着人世间的礼俗的约束,不可以独来独往,主动地爱其所爱,好则合之,恶则离之,勿须考虑后果,她和王桂庵的爱情便经历了一段并不异常但却颇为曲折的历程。
王桂庵是大名县的一位官宦人家的公子,刚刚丧妻不久。一次南游途中,泊舟江岸,看到旁近的船上有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子,在绣着鞋子,萌发了爱悦之情。他先是故意高声吟诵唐代诗人王维的“洛阳女儿对门居”的诗句,引起了她的注意,“略举首一斜瞬之”;继而撂过去一锭金子,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拾起丢向了岸边;后来,他又将一只金镯抛到了她脚下,她没有理睬,却也没有拾起来丢掉。不久,那船家回到了船上,王桂庵正担心他发现了那金镯,惹出事来,却见那女子从容地用双脚遮盖住了。可是,那船家立即解缆驾船走了。他顿然神情若失,“痴坐凝思”,后悔没有立即过船求婚,及至再乘船追去,那只船已经“杳不知其所往”。两人的初会就这样短暂而恍惚。
王桂庵是个痴情人。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先是“沿江细访,并无音耗”,后来更“买舟江际”,往了下来,“日日细数行舟,往来者帆楫皆熟,也没有发现那只船。盘缠用光了,失望归家,他还是“行思坐想”,忘不掉那位美丽的船家女。就这样,他做了那个美好的梦。在寻求的焦渴中,不期而相逢,即使是梦,也是精神的慰藉,值得珍惜,不断寻味。所以,他深深地埋藏在心里面,“恐与人言,破此佳梦”。
又过一年多,王桂庵再次南游,到了镇江。这里有位世交——曾做过太仆寺卿的徐某,邀他去饮宴。他在前往徐家的途中,误入一小村,觉得和他梦中的景象完全一样,一家门内也有一株马缨花,走到南面的那间小屋,见到那位船家女果在其中。似梦而实非梦,经受了两年多的寻访、相思之苦的王桂庵,终于找到了他执着追求的人,还有那爱情中不可或缺的一颗心。
王曰:“卿不忆掷钏者耶?备 述相思之苦,且言梦征。女隔窗审其家世,王具道之。女曰:“既属宦族,中馈必有佳人,焉用妾?”王曰:“非以卿故,婚娶固已久矣。”女曰:“果如所云,足知君心。妾此情难告父母,然亦方命(违命)而绝数家。金钏犹在,料钟情者必有耗问耳。父母适外戚,行且至,君姑退,倩冰委禽,计无不遂。若望以非礼成耦,则用心左矣。”王仓卒欲出,女遥呼:“王郎!妾芸娘,姓孟氏,父字江篱。
我们读者从这里知道了女主人公的姓名,看出了她的性情:多情而端庄,聪慧而稳重。她原来是在犹疑的心情中默默地领受了王桂庵传情的金镯,料定真正钟情的人必有消息,长期地等待着,数次违背父母之命,拒绝了他家的求婚,但也只是将心事深藏在心底。王桂庵的到来,她先“审其家事”,了解到他家中并无妻室,然后才自剖心迹,许之以情,还是要他去托媒纳聘,及至见他“仓卒欲出”,人极老实,这才无顾及地高声告知自己的姓氏、名字,喜悦、期待之情不能自抑了。
然而,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当王桂庵在徐家草草宴毕归来,迫不及待地带着重金来孟家求婚时,却遭到了拒绝,孟翁说:“小女已刚刚许婚于人家了。这真是“来时一团高兴,不啻冷水浇背。”(但明伦评语)好在转机出现得较快。在他万分苦恼,大为疑惑,无可奈何之际,王桂庵第二天去求徐太仆,徐太仆差儿子去孟家探问,事情并非如此。
孟曰:“仆虽空匮,非卖婚 者。曩公子以金自媒,谅仆必为利动,故不敢附为婚姻。既承先生命,必无错谬。
他进入内室,征得了女儿的同意,便慨然允婚了。这样,王桂庵便“假馆太仆之家,迎亲成礼”,有情人终成了眷属。
故事至此,对男女主人公来说,都是愿已遂矣,似乎可以结束了,但却并没有结束。当王桂庵带着新婚的妻子“辞岳北归”,又经过两人初逢的地方的时候,发生了更严重的事情。在那个地方“夜宿舟中”,他们回忆起往事:
(王)问芸娘曰:“向于此 处遇卿,固疑不类舟人子。当时泛舟何之?”
答云:“妾叔家江北,偶 借扁舟一省视耳。妾家仅可自给,然傥来物颇不贵视之。笑君双瞳如豆,屡以金赀动人。初闻吟声,知为风雅士,又疑为儇溥子作荡妇挑之也。使父见金钏,君死无地矣。妾怜才心切否?”
芸娘这几句话,吐露了她当时闻吟声而抬头斜瞬,见金锭而拾起丢掉,见父亲归来机智地用双脚遮盖住金镯的矛盾心理。这是甜蜜的回忆,“妾怜才心切否?”一句诘问,更流露着由今日的幸福感而滋生出来的对自己的识人和掩盖金镯的心计十分得意的情绪。然而,她得的回答却是一大闷棍:
王笑曰:“卿国黠甚,然亦 堕吾术矣!”女曰:“何事?”王止而不言。又固诘之,乃曰:“家门日近,此亦终不能秘。实告卿:家中固有妻在,吴尚书女也。”
我们读者明白,这里王桂庵开玩笑。然而,尚未进过婆家门的芸娘,看着王桂庵故意做出的吞吞吐吐的样子,他说的“家门日近,此亦终不能秘”的话又是很合乎情理,便不由得信以为真。她多年的审慎、期待,多次的违命拒婚,结果还是落入了骗局,刚刚还洋溢于心中的幸福感和自信力,一下子被击得粉碎:
芸娘色变,默移时,遽起, 奔出,王履追之,则已投江中矣。王大呼,诸船惊闹,夜色昏蒙,惟有满江星点而已。
芸娘的投江是戏言造成的,由于她不知是戏言,所以一如非戏言造成的,表现着她极度的悔恨,个中有失望,更有抗议,显示出她为维护女性的爱情的尊严,“守卫王碎,不为瓦全”的高贵的人格。
一时的戏言,竟造成了他多年执着追求今方如愿的爱妻的沉江,王桂庵自然是悔恨不已,悲痛之极,长时间郁郁不乐。大概是作者不忍心让这个戏言成祸的事情成为真正的悲剧,使他笔下的这个有时举止有点轻浮、但却极“痴于情”的王桂庵抱恨终生,后来,应该是近两年的时间,又让他在一次与此事并非完全无关的旅途中,遇到了他原以为已葬身江中的芸娘。
原来,芸娘投江后被江流冲走,不久被一位善良的人救了出来,收为养女,十个月之后生下了个儿子,现在已经一周岁了。由于这个孩子的“襁褓认父”,便导致了芸娘与过此避雨的王桂庵的重逢。真相大白,王桂庵并非爱情的骗子,芸娘也就“反怒为悲,相向涕零”而已,结局自然是言归于好。
三
上面是完全依照《王桂庵》的故事情节的顺序叙述的。可以看出它并不错综复杂,基本上是以王桂庵为轴心,紧紧地沿着他与芸娘从初会投镯、执着寻访、积累成梦,不期而重会成亲、戏言肇祸,到最后巧遇重圆这样一条线,逐次缓缓推进的。
我们读者都会感到这篇故事非常有趣。除了前面说过的,它带有诗的含蓄蕴藉的韵致,另外还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它情节曲折,从二人初逢,到重逢成亲,再到戏言造成轩然大波,直到最后重圆,每一步骤都是路欲尽而陡转,而且,每一步骤之中又有小的波澜起伏。譬如江岸初逢,王桂庵高声吟诗,“女似解其为己者,略举首一斜瞬之”,可以说是两情初通;他继而投去金锭,“女拾弃之”,似乎断然拒绝,没有希望了;他再次投去金镯,女“操业不顾”,当其父归来正惟恐其发现之际,却见“女从容以双钩覆蔽之”,又是“道是无情却有情”,燃起了爱情之火,真是一曲三折。再如重逢成亲,也是经历了芸娘定情,孟翁不为利动而拒婚、徐太仆媒合三个层次,两度转折。清代《聊斋志异》的评点家但明伦特别称赏此篇,说它夭娇变化,如生龙活虎,不可捉摸”,并写了一段最长的文字,具体评析其情节起伏、文笔仲缩之妙。因为它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所以近世曾先后被改编为川剧《金镯记》,评剧《王少庵赶船》(成兆才改编)、河北梆子《孟芸娘》,一度活跃在戏曲舞台上。
读完这篇情节曲折的爱情故事,读惯了那类有家长干涉,或有代表某种社会势力的小人拨乱其间,男女主人公奋力抗争,生死以之的作品的读者,或许会觉得它固然生动有趣,却没有实际内容:这场爱情的纠葛,可以说是好事多磨,既非男女主人公之间有什么根本性的矛盾,最严重的风波——芸娘听信戏言而投江,也是虚假的矛盾;又非出自外来的干涉、阻挠,中间没有一个坏人,孟翁虽说是管束女儿甚严,其实倒是非常通情达理,没有强制女儿的婚事,在许婚之前还是征得了女儿的同意,最严重的风波既然是出自戏言,最后自然也就轻轻松松地消释了。这样一个爱情故事,似乎没有鲜明的主题,缺乏讴歌爱情的意义。
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不拘一格地看待文字作品,那么这篇由巧合、误会构成的情节骨骼上附着的真实的生活血肉,便显示出它独特的意蕴了。
故事的男主人公王桂庵很痴情,执着地寻求所爱者,行为上有些轻率,与《聊斋志异》其他篇的男主人公,如《婴宁》中的王子服、《阿绣》中的刘子固,《阿宝》中的孙子楚等,没有什么不同。而女主人公芸娘,也很钟情,但却庄重谨慎,冷静地对待向她表示爱的王桂庵:江岸初逢,听到王桂庵吟诗, “知为风雅士”,见他投来金锭,又疑其为轻薄少年;江村再逢,她“以扉自障”,“隔窗审其家世”,许之以情却还是坚持要他“倩冰委禽”。这不能认为她是遵守封建的道德规范。先定情约而后托媒行聘,已经是超越了封建的礼教、闺训,清代的另一位《聊斋志异》的评点家何垠,就曾头脑冬烘地指摘此篇:“乃先订后聘,无乃作法于凉!”“凉”,就是凉德的省文,意思是德行不太好。芸娘曾数次违命拒婚,也说明她并不很顺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里面还表现着她对以金钱换取爱情的鄙视。以金钱为两性结合的媒介,那就不是爱情的结合,而是如孟翁所说的“卖婚”了。所以说,芸娘的庄重、疑虑、谨慎,是处于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条件下而意识到了这种不平等的女性的防范心理的表现。她要防护个人的爱情不致于被占有多方面优势的男性所欺骗,戏弄。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更深切地理解芸娘在听到了她不知是戏言的戏言后愤而投江的行为。听王桂阉说家中已有妻子,这意味着她竭力维护的没有维护住,竭力避免的没有避免掉,多年的期待,多次的违命拒婚,结果还是落入了爱情的骗局,一场美梦被击得粉碎,这对于芸娘——一位已经意识到女性的劣势、力图维护住女性的尊严和人格价值的女性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打击!她能够忍受被骗,当作骗子的玩物,屈辱她生活下去吗?如果那样,还有什么女性的人格尊严!她只好以死来抗争了。芸娘的投江虽然由戏言造成的,但这原因并没有改变芸娘彼时彼地誓与“爱情的骗子”决裂行为的意义,仍然是表现着一位把爱情看得很圣洁、懂得女性尊严的女性的性格、精神之可贵,只是在作品的阅读效果上冲淡了它的严肃性,以致蒙混了一些评论者的眼睛,而停止了深思。
《娇娜》——憧憬“灵”与“肉”的统一
《娇娜》篇的意蕴、意义似乎是令人费解,不容易表述清楚的。
近些年来的评析文章,对它的理解倒是比较一致,简括说来,就是肯定它是一篇赞美青年男女友谊的颂歌,在严禁青年男女往来的封建社会里,应该说是思想比较解放,有进步意义。
这篇故事的主要内容,确实是两个并非夫妻关系的青年男女患难与共,彼此救护,一方不顾性命,一方不避男女之大防,生死全交,称作发生在男女之间的真挚友谊的颂歌,并不是没有道理。
然而,这种理解、概括似乎还不足以涵盖这篇故事中两位主人公的关系的全部内容,是经过滤了的,扬弃了“友谊”这个道德范畴并不包含的异性之间产生的爱悦之情,也就是作者在篇末“异史氏日”中说的那种“观其容可以忘饥,听其言可以解颐”的美妙的情愫。
朋友之间的友谊,有“高山流水”式的知音,心灵上的契合,自然也会发生于异性之间;爱情,即使是无果之花般的爱情,更会有互助互救、不惜舍生的壮举。《娇娜》篇表现的两位青年男女的关系,究竟是友谊,还是爱情?”
一
故事是从男主人公出游而落泊外乡开始说起。“孔生雪笠,圣裔也。”他自然是山东曲阜人。他有一位好友,在天台做县官,邀他前往。他到了那里,朋友已死了,无有盘缠返家,便住到了一座庙里为和尚抄录经文,以安身糊口。一个大雪的日子,他又经过庙西不远的一家长时间关着大门的宅第,从里面走出一位相貌有风采的青年,寒暄了几句,便邀他进去叙谈,谈得非常投机。这位青年自称姓皇甫,原籍陕西,因为房舍被焚,暂时寄居于此,当了解到他落泊的情况,便建议他设帐授徒,并愿意做学生。他自然欣然同意,在这家做起了塾师。这还是故事的引子,由此引出下面的一系列的情节。
孔雪笠在皇甫家,宾主相处得很融洽。皇甫公子很聪明,喜欢作古文词,经孔雪笠指点,两三个月便下笔绝妙。他们约定每五天饮酒一次,每次都唤丫环香奴来,弹琵琶助兴。香奴的美貌引起了孔雪笠的爱悦,一次酒酣心热,眼睛死盯着她。皇甫公子觉察到了,说香奴是他父亲的使女,准备为孔雪笠另“谋一佳栖”。
后来,孔雪笠的胸脯上生了毒疮,疼痛难忍,不能饮食。皇甫公子遣人从亲戚家唤回自己的妹妹,为孔雪笠治疗。女主人公娇娜出场了,故事也进入精彩的情节:
少间,(皇甫)引妹来视生。 年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生望见颜色,嚬呻顿忘,精神为之一爽。公子便言:“此兄良友,不啻胞也,妹子好医之。”女乃敛羞容,揄长袖,就榻珍视。把握之间,觉芳气胜兰。女笑曰:“宜有是疾,心脉动矣。然症危,可治;但肤块已凝,非伐皮削肉不可。”乃脱臂上金钏,安患处,徐徐按下之……一手启罗衿,解佩刀,刃薄于纸,把钏握刀,轻轻附根而割,紫血流溢,沾染床席。而贪近娇姿,不惟不觉其苦,且恐速竣割事,偎傍不久。未几,割断腐肉,团团然如树上削下之瘿。
手术完毕业:
生跃起,走谢,沉痼若失。 而悬想容辉。若不自已。自是废卷痴坐,无复聊赖。
这段情节,很自然地会使我们读者联想到《三国演义》里关云长“刮骨疗毒”的一节,两者都是写一场外科手术,都是重在表现接受手术者的精神状态,若不知常人难以承受的皮肉之苦。关云长表现的是超人的忍耐力和英雄气概,无畏皮肉之苦痛,不愧为“武圣人”。而这个“文圣人”的后裔孔雪笠,却是为为他动手术的女医者的美丽所倾倒,忘却了疮痛,“精神为之一爽”,嗅到她身上的香味,听到她那俏皮的话——“宜有是疾,心脉动矣,”,接触异性的快感胜过了皮肉的苦痛。所以,他惟恐这场手术结束得太快,在女医者身傍待得时间太短促,不能长时间地享受这种愉快。所以,神奇的手术完毕,疮是治好了,他却陷入了深深的相思之中,“悬想容辉,苦不自已”,至于“废卷痴坐,无复聊赖”。
这自然是经过作家渲染了的,但“旷邈无室”即没有妻子长期独身的青年人,见到美貌的少女而动情,却是很自然的事情。孟夫子就曾说过:“食色,性也。” (《孟子.告子》)《礼记.礼运篇》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是,后世道学家却是讳莫如深,在世俗的观念中也是视之为轻薄无行。在这个故事里,不仅如同写主人公访友、落泊、教书一样,并没有责备、嘲讽之意,而且着笔特别细一致,加以渲染,这同作者作此篇的意趣,不能说没有关系。
二
孔雪笠爱上了娇那,也未能结为夫妻。皇甫公子说妹妹年龄太小,还很幼稚,向他推荐了自己的姨妹——松娘。松娘生得也很美,“与娇那相伯仲”,孔雪笠便同意了,婚后也颇惬意。
照《聊斋志异》多数爱情故事的模式,此后的情节要在孔雪笠和松娘之间展开了。然而,这个故事比较特别,成了孔生妻子的松娘仍然只是一名配角,一句话都没有说过,重点表现的还是孔雪笠和娇娜两从之间发生的事情。
皇甫一家要迁返陕西,公子送孔生带着松娘凌空飞返故乡。后来,孔雪笠中了进士,授延安府推官,松娘随行,生了一个男孩。孔雪笠得罪了上官,罢了官,留在那里听侯处理。这都是以概述的方式,为孔雪笠重会娇娜创造条件。
一天,孔雪笠到郊外游猎,遇见了皇甫公子,被邀至其家。娇娜此时已经结婚了。她还是那样活泼,抱着孔雪笠的孩子,说:“姊姊乱吾种矣。”孔雪笠为过去治疗毒疮的事向她表示感谢,她笑了说:“姊夫贵矣!创口已合,未忘痛耶?”话说得很俏皮,是调侃、戏谑,又意味深长,孔雪笠未能忘记的何尝只是疮痛?这还只是小小的铺垫。
一天,皇甫公子忧心忡忡,说是“天降凶殃,求孔雪笠救护。故事至此,皇甫公子才吐露出真情:原来他们“非人类,狐也”。现有“雷霆之劫”,希望孔生届时能够守护其门。这样便出现了一个惊心动魂的场面:
果见阴云昼暝,昏黑如磬。 回视旧居,无复闬闳,惟见高冢岿然,巨穴无底。方错愕间,霹雳一声,摆簸山岳,急雨狂风,老树为拔。生目眩耳聋,屹不少动。忽于繁烟黑絮之中,见一鬼物,利喙长爪,自穴攫一人出,随烟直上。瞥睹衣履,念似娇娜,乃急跃离地,以剑击之。随手堕落。忽而崩雷暴裂,生仆,遂毙。
勿庸解释,这段文字叙写孔雪笠在雷霆轰击下,屹然不动地守护着皇甫氏一家,奋不顾身地跃起剑击鬼物,救下娇娜,而被崩雷震死,表现的是他不忘旧恩,笃于既亲且友的情义。清代评点家冯镇峦曾称赞它是:“仿佛《史记》荆轲刺秦王一段笔力。”值得玩味的是,鬼物从穴中攫出的不是皇甫氏一家的其他人,偏偏是美丽而谈吐有风趣、曾使孔生为之神魂颠倒的娇娜,下面接着写她救治孔生,恐怕不单单是因为她精于医术。
娇娜救治孔雪笠的情节,又是足令当时的道学家不敢正视的事情:
晴霁,娇娜已能自苏,见生 死傍,大哭曰:“孔郎为我而死,我何生矣!”松娘亦出,共舁生归。娇娜使松娘捧其首,兄以金簪拨其齿,自乃撮其颐,以舌度红丸入,又接吻而呵之,红丸随气入喉,格格作响。移时,醒然而苏,见眷口满前,恍如梦媒寤。
唇吻相接,舌度红丸,这种特别的注药入内腑的方法,恐怕是只有志怪传奇类的小说中才会有的,才允许有的。在那个时代里,非婚配的男女是不得自相接触的,以严男女之大防,这有孟夫子的遗训:“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孟子.离娄》)更何况表示两性亲密的接吻!这种注药方式,《聊斋志异》里还写有一次,是《莲香》中狐女莲香和鬼女李氏共同热恋着桑生,桑生病重,莲香采药制成药丸,要李氏“接口而唾之”,与这篇故事写的很相似。但是,李氏“晕生颐颊”,感到很难为情,莲香说:“此平时惯技,今何吝焉?”经莲香再三促逼,方才这样做了。这里的娇娜与孔生并非夫妻关系,也没有相恋的私情,她这样做,诚然可以说是为报孔生的救命之恩,如但明伦评语所说:“人为我死,我何敢生,撮颐度丸,接吻呵气,报之者不啻以身矣!”可以解释为她与孔生已结成“矢共生死”的友谊,自然也就不顾及男女大防了。孟夫子也曾经说过这种“礼”可以变通: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舆?”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授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授,是豺狼也。男
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授之以手,权也。”
(《孟子.离娄》)
救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人的命,更是可能变通一下。
然而,这又毕竟不是“授之以手”。唇吻相接,这是性爱的一种表现。作者为什么不让娇娜用其他方式救治孔雪笠?或者,像《莲香》篇那样,让娇娜催促孔生的妻子松娘以舌度丸呵进孔生腹中,岂不是也可以救活孔生?这难道不也是表现着作者作此篇的独特意趣吧?
此后,故事便进入了尾声:孔雪笠要皇甫一家随他一起返回原籍,“满堂交赞,独娇娜不乐”,因为她应该回到丈夫家里去。正终日议而不果时,传来了娇娜丈夫一家俱遭雷劫的消息,“同归之计遂决”。孔雪笠回到家乡后,时与皇甫兄妹“棋酒谈宴,若一家然。”
三
生活是无限丰富的。任何作家都不可能写出现实生活的全部丰富性,即便是写一件小事,也不可能显现出它的全部意蕴。小说作者虚构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情节、场面、细节,都决定于作者的意趣。
不应忽视这篇故事里的任何细节。孔雪笠为异性的美丽容貌而动情,在接爱娇娜治疗手术中产生接触女性的快感,不能认为是过场戏。这是人之常情,但在世俗的眼光中却是轻浮、庸俗、不正经的表现。作者在这里把这种人的自然情感合盘托出,而且是借孔圣人的后离、一个人品高尚的青年人的身心体验,毫无掩饰地表现出来,这不能不说是有意为这种人之常情张目,冲击(或者说是戏谑)一下封建礼教形成的世俗观念。
孔雪笠深深地爱上了娇娜,表示了“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誓愿,却没有与娇娜结成连理,没有什么勉强,便同也很美丽的松娘成了夫妻。头脑冬烘的评点家何垠对此感到不无遗憾,他说:“娇娜一席,却被松娘夺去。使孔生矢志如雷轰时,未必不有济也。”意思是说,如果孔雪笠坚持要娶娇娜,就像他在暴雷轰顶时守护皇家那样的坚定、勇敢,可能就如愿以偿了。这话说得不无道理,但是,我们无权改变作者的选择。作者如此地安排他笔下的人物的行径和命运,显然是要在孔雪笠和娇娜之间构成非婚配的关系的来表现自己感触到、意识到的非婚配关系的青年男女之间的交往问题。
在严禁青年男女交往的那种社会里,青年男女的接近、交往,只会是发生在兵乱、灾荒等种种非正常的情况下。志怪传奇小说享有任意虚构的权利,于是这个故事里便发生了孔雪笠不顾性命从鬼物的利爪中救下娇娜、娇娜复苏后用舌度红丸的方法救活暴雷震死的孔雪笠这样两个场面。男女唇吻相接,是房中的“熟技”却禁止公开的事情,更不允许泛用。这篇故事偏偏假救人性命为因由,展现于非夫妻的青年男女之间,而不改写为其他的方法,恐怕也是作者有意用来嘲谑一下“男女授受不亲”的圣人遗训。淳于髡,滑稽者流,他质问孟夫子“嫂溺,则授之以手乎?”就含有点嘲谑的味道,此处更进而延展为唇吻相接,岂不更是一种令道学先生难于置词的恶谑?
《聊斋志异》有些篇章是不能执着于故事情节本身,来理解它们的命意和意蕴的,真正的命运和意蕴是寄寓于故事情节的局部的叙写中,甚至是只表现于某个人物的几句话中。读这篇故事,如果忽视了对娇娜两次医疗孔雪笠的场面所蕴蓄的深层意义,忽视了孔雪笠与娇娜两人之间的心灵上的契合,那就要使作者抱“谁解其中味?之憾了。
这里有必要倾听一下作者的声音。他叙述完了故事,写了这样一段“异史氏曰”:
余于孔生,不羡其得艳妻, 而羡其得腻友也。观其容可以忘饥,听其声可以解颐,得此良友,时一谈宴,则“色授神与”,尤胜于“颠倒衣裳”矣。
这里提出了两个概念:一个是“艳妻”,一个是“腻友”。“艳妻”是个旧词,这里指的无疑是孔雪笠所娶的松娘。“腻友”则是个作者独创的词,指的无疑是孔雪笠爱而未能与之结褵的娇娜。他说得“腻友”之所以可羡,是因这“观其容可以忘饥,听其声可以解颐,时一谈宴,则色授神与”。“观其容可以忘饥”,用的是隋炀帝称赏吴绛仙容貌动人的话:“古人谓秀色可餐,若绛仙者,可以疗饥矣。”(《南部新书》)“听其声可以解颐”,语本《汉书.匡衡传》“匡说诗,解人颐”之句。这两句是比喻人由另一个人的容貌气质、声音引起的愉快舒适之感。后者可以发生于同性之间,而前者一般地说则只会发生于异性之间。这里自然全是指孔雪笠由娇娜的容貌、谈吐所引起的那种“色授神与”的愉快之感。
不要认为作者说这番话只是就故事的情节随意地发表点感想,与故事的内容、意旨没有紧密的联系。它虽然是故事图画之外的声音、作者随感的口吻,而实际上则是夫子自道作此故事之深层命意,起着点明题旨的作用。故事就正是叙写孔雪笠与娇娜、松娘两个女子的两种关系,一为其“腻友”,一为其“娇妻”,着笔有浓淡轻重,态度有程度的差别,个中就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一言以蔽之,“腻友”胜于“娇妻”。何以胜过?这里又补充说:“色授神与”——精神上的契合,心灵相通,胜于“颠倒衣裳”——单纯的性关系。这篇末的画外音,岂不正是对故事的意蕴做出的理性的表述!
照流俗的观念,特别是在道学先生看来,这篇末的画外音,似乎是不够庄重,有轻薄庸俗之嫌。实际上,它提出的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在家长包办婚姻的制度下,严禁青年男女的自由往来,不允许私自传情,私订终身,合法的婚配只能是没有爱情的两性肉身的结合,“仅有的那一点夫妇之爱,并不是主观的爱好,而是客观的义务;不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本第21卷第90页)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家长包办婚姻的不合理,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的、枯燥的,于是文学中出现了为青年男女的自由相爱、自主婚姻张目,与世俗的婚姻制度、婚姻观念抗争的主题。这篇故事表面上似乎不能归入那一类主题,而实际上却与之密切相关,它也是在显示缺乏完整爱情的婚姻的缺陷。这就是作者所谓“娇妻”不知“腻友”的实际含义。在这里,虽然孔雪笠与松娘的结合并非强制性的婚姻,但毕竟缺少孔雪笠与娇娜在一起时的那种“色授神与”的愉悦感。照故事中表现的,这种愉悦感获自声容两个方面,其中不只是容貌美丽引起的,还包括谈吐的旨趣,以及由此而表现出的性情、韵致所引起的,这实际上是提出了性爱——爱情的内涵,应包括“肉”和“灵”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它不只是表现于肉身方面,也表现于精神方面,两者有联系,但精神方面是更为重要的,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愈来愈是重要的方面。在这个故事里将“娇妻”和“腻友”相比较,是将正式的婚配的两性关系和非婚配的两性关系做比较,颇近乎现代的所谓婚外恋,这就正反映了当时缺乏爱情的婚姻的普遍性。作者蒲松龄本人就是这样:他幼年与家长主婚的刘氏结成夫妻,双方各尽其夫妻的义务,白头偕老,但由于妻子没有文化也存在着精神生活的巨大差异,他在外边结识了友人之小妾顾青霞,听她吟诗、为她选唐诗,同情她的不幸,精神上有了共鸣,感情的琴弦发生了共振。《娇娜》之作恐怕就浸透着他个人的生活体验。他写出这种现象,岂不是意味着他对于更美满的婚姻的憧憬:作为两性结合的婚姻,不能只是两个人的结合,夫妻之间仅有那么一点义务性的爱,还应当包括精神上、心灵上的契合,生活在一起彼此有“色授神与”的愉快感。“娇妻”与“腻友”应当统一起来。
《阿绣》——让所爱者爱其所爱
《阿绣》篇里有两个阿绣:一个是杂货店主的女儿——真阿绣;一个是狐女——假阿绣。两个阿绣都爱上了男主人公刘子固,这就构成了一个爱情的三角。
爱情是排他的。这个三角爱情的故事,自然便发生了爱情的角逐,美的较量。令读者耳目一新的是“较量的结果,既没有重复“二美共事一夫”的俗套,也没有形成一成一败、一喜一怒的局面,而是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爱情是排他的”这一名言的补充,闪现着人类理性的光辉。
一
海州的青年刘子固,到盖州看望其舅父。他见到一爿杂货铺里有位女子,生得很美丽,萌发了爱悦之心。他背着舅家,偷偷地去那家店铺里,说是要买扇子。女子见有人来,便喊她父亲出来:刘子固顿然觉得没了意思,略微看了看扇子就退了出来。他远远地看到女子的父亲走了,又走进了店铺,女子又要喊她父亲,他赶着说:“你说个价钱就行啦,我不怕多花钱。”那女子便故意抬高价钱,刘子固毫不还价,如数付了钱。第二天,他又这样买了扇子。女子不好意思了,看他刚刚走出店铺不远,便追着喊他回来,说是刚才要的价钱太高,是闹着玩的,并退还给了多收的钱。刘子固更感到这个女子很诚实可爱,经常“醉翁之意不在酒”地去买东西,从而也就逐渐熟悉了起来,还彼此了解了对方的姓氏、家庭情况。聪明的女子意识到刘子固频频来买东西,并不是真的有用,只不过是接近自己而已,灵犀已通,她也就会意地每次都将刘子固所买的物品用纸包裹起来,以舌舔纸粘合封固,甚至还调皮地以红土冒充脂粉,既然是没有人使用,何必给他真的!刘子固与杂货店主女儿阿绣的爱情,就是在这样一种非常真实而有趣的情况下发展了起来。
刘子固与阿绣是两种不同的社会阶层的人,何况私下里传情又是不能允许的,波折发生了。刘子固的隐情被随从的仆人发现,要他舅父迫使他离开盖州返回家乡。刘子固自然是郁郁不乐,经常把买来的那些香帕、脂粉拿出来观看,睹物思人。次年,他又去盖州,顾不得解装,便去找阿绣,不料,杂货店的门却关闭着。他以为可能是阿绣家偶尔外出,第二天清晨又去,店门仍然关闭着,一问其邻居,才知道阿绣家原是广宁人,最近生意不好,暂时回故乡去了。他失望而归,精神更加抑郁。仆人把情况告诉给了他母亲,她母亲虽然很生气,但看到儿子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样子,只好让他再到盖州,请娘家人保媒订婚。可是,刘子固的舅父去说亲,得到的回答却是:“阿绣已经许给广宁人了。刘子固非常灰心丧气,回家看着原先买到的物品大哭了一顿。至此,他已经完全绝望了。
二
刘子固对阿绣完全绝望,只好希望能够找到一位像阿绣那样美丽的女子。这样,就很自然地促使他接受媒妁之言,到另外一个地方——复州去相亲了。另一个阿绣便闯了进来。
到了复州,见一家半开着的门里有一女郎,“怪似阿绣”,且行且看,确实像似。他也就顾不得去相亲,在这家的东邻凭房住了下来,不敢贸然进其家门,便每天守侯在门外,等待那女子出来。
一天傍晚,女子刚出门,看到了刘子固,即刻返身而走,却做了两个手势。刘子固凝思了一阵,悟出了她的意思,便转到房舍后面的荒园中等侯。过了一会儿,女郎来了,“细视,真阿绣也”,不禁悲喜交集,泪流满面。女郎让刘子固先回住处,支开仆从,她自去房中相会。当晚,她果然来了:
女悄然入,汝饰不甚炫丽, 袍裤犹昔。刘挽坐,备道艰苦。因问:“闻卿已字,何未醮也?”女曰:“言妾受聘者,妾也。家君以道里赊远,不愿附公子婚,此或舅氏诡词以绝君望耳。”既就枕席,宛转万态,款接之欢,不可言喻。四更即起,过墙而去。刘自是不复措意黄氏矣,旅居忘返,经月不归。
细心的读者会察觉出这里有些异样:杂货店主的女儿虽说是小家碧玉,何以竟然会主动相约夜间去刘子固的居室幽会,“既就枕席”,“四更即起,过墙而去”?这个阿绣没有了盖州初会时的那种小女儿的情致。再说,时间已经过一个年头,怎么能够“袍裤犹者”;长时期不改换?这真的是阿绣吗?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刘子固沉溺于爱的欢乐中,自然不会感到异样,而一直跟随着他的仆人,便不同了。仆人一次夜里见主人房中灯光犹明,“窥之,见阿绣,大骇”。仆人看出了种种疑点,人相似而有微别,“面色过白,两颊少(稍)瘦,笑处无微涡”,而且“焉有数年之衣,而不易者”?天明访查了左右邻舍,那家原是岑寂的空宅,便疑为非人了。仆人告诉给主人,刘子固初而不信,经一一点明,就害怕了。晚上,女郎来,仆人原先准备击打假阿绣的棍椿竟自动从手中脱落,刘子固更加恐惧。女郎已明白了情况,谈笑自若,坦诚地说:
悉君心事,方将图报绵薄, 何竟伏戎?妾虽非阿绣,颇自谓不亚,君视之犹昔否耶?刘毛发具竖,噤不语。女听漏三下,把盏一呷,走立曰:“我且去,待花烛后,再与新妇较优劣也。”转身遂杳。
在这里,假阿绣——狐女,初步地吐露了心迹。她了解刘子固对阿绣的钟情和绝望,乘机插了进来,假阿绣之貌首先获得了刘子固的情爱,原来是要和阿绣比美。虽然,她以其美如阿绣,捷足先得,但毕竟是假阿绣之美,极似,却仍然有着如那位细心的仆人所指出的不足,被识破了。她要退出了情场的竟争,大概是本意并不在此,而是在美的竟争,所以临去时仍然要与阿绣“较优劣”。
狐女的闯入,故事情节超越了现实的真实,内涵也超越了爱情的范畴。
三
假阿绣走了,她的话——阿绣并未许字广宁人,却留在了刘子固的心里,引导他再到盖州去寻找阿绣。
到了盖州,刘子固不再去舅父家,寓于阿绣家附近地方,“托媒自通”。阿绣的母亲的说,阿绣确实随父亲去广宁择婚,只是不知道订就与否?刘子固“徬徨无以自主,惟坚守以伺其归”。正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兵乱,人心惶惶,刘子固仓皇离开盖州。中途,他曾被乱兵抓获,幸而见他是个文弱的书生,防范不严,他乘隙偷了匹马,骑上跑掉了。
当刘子固行至海州界内,意想不到的奇遇发生了:
见一女子,“蓬鬓垢耳,出 履跌蹉,不可堪。刘驰过之,女遽呼曰:“马上非刘郎乎.?”刘停鞭审顾,则阿绣也。心仍讶其为狐,曰:“汝其阿绣耶?”女问:“何为出此言?”刘述所遇。女曰:“妾真阿绣也。父携妾自广宁归,遇兵被俘,授马屡堕。忽一女子,扼腕趣遁,荒窜军中,亦无诘者。女子健步若飞隼,苦不能从,百步而履屡褪焉。久之,闻号嘶渐远,乃释乎曰:‘别矣。前皆坦途,可缓行。爱汝者将至,宜与同归’”。刘知其狐,感之。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前不久,刘子固遇到的是狐女假阿绣,现在于兵荒马乱中忽逢阿绣,而且阿绣孤身处在困境中主动呼喊,开始自不免仍有狐疑之心,这也恰好引发出阿绣自述她的一段经历,说出刚刚搭救她冲出乱军来到海州地方的一位侠士般的女子。这个女子,不只是当事人刘子固,我们读者读到这里也会马上意识到——她就是那位狐女。这里写的是刘子固重逢阿绣,这是因为叙述者一直保持着视点的一致,而实际上却是重在写狐女,否则,完全可以让刘子固在盖州就见到了阿绣,何必让她经历这样一段兵乱的折磨!再者,阿绣在这里是处在被动的地位上,她的经历只是她的经历,并不含有什么更积极的意义,而我们从这里却看出了狐女在初次出场时还没有显现出来的亮色:她没有能够取代阿绣,赢得刘子固的持久的爱,却没有气恼,没有由妒生恨,反而去搭救其美和爱的竞争对手,蕴蓄于前次临去时最后的一名话——“待花烛后,再与新妇较优劣”,意思便显豁了:虽然还要较“美”之优劣,却已存心要帮助成全刘子固和阿绣之爱,现在是使有情人终成了眷属。她在容貌上刻意效仿阿绣之美,未能够完全及之,而在心灵上却升华了,达到了崇高的道德之美、人类理性之美。
四
刘子固带着阿绣返回家里,他母亲见到阿绣很美,“无怪痴儿魂梦不置”,于是派人去盖州请来阿绣的父母,择吉日举行了婚礼。狐女说的“待花烛后,再与新娘较优劣”的话,也就应验了。
新婚之夕,刘子固和阿绣在幸福的心境中,甜蜜地咀嚼着往事。刘子固从箱子里拿出了珍藏着的从阿绣手中买来的物品,自然也别有情趣。他发现其中一包脂粉,竟然变成了红土,岂不怪哉!阿绣的游戏今天就变得更加有趣了。正在两人嬉笑间:
一人搴帘入,曰:“快意如 此,当谢蹇修否”?刘视之,又一阿绣也。急呼母,母及家人悉集,无有能辨识者。刘回眸亦迷,注目移时,始揖而谢之。女索镜自照,赧然趋出,寻之已杳。
狐女以撮合山的身份出现,虽然刘子固的母亲及众家人不能辨别她和阿绣谁是真阿绣,然而,刘子固注视了一会,仍然辨别出来了,于是,朝她由衷的一拜,表示感谢。岂不知这一拜却正宣告了狐女的失败:她仍然不如阿绣。她索镜自照,感到羞愧,便走掉了。可是,她却不再是个失败者,而成为令人钦敬者,刘子固不仅不再有恐惧之心,而且“夫妇感其义,为位于室而祀之”,把她当作了爱之神。
又一次:
一夕,刘醉归,室暗无人, 方自挑灯,而阿绣至。刘挽问:“何之?”笑曰:“酒臭熏人,使人不耐。如此盘诘,谁做桑中逃耶?”刘笑捧其颊。女曰:“郎视妾与狐姊孰胜?”刘曰:“卿过之,然皮相者不辨也。”已而,合扉相狎。俄,有叩门者,女起笑曰:“君亦皮相者也。”刘不解,起启门,则阿绣入,大愕,始悟适与语者,狐也。
这次是在夜晚灯下,又是在刘子固醉眼朦胧之际,狐女终于骗过了刘子固,嘲笑他“亦皮相者”。这似乎已不再是比较美之高低,而是一次调皮的游戏。这是否寓有深意:狐女嘲笑刘子固“亦皮相者”,意味着嘲笑他所追求的只是皮相之美、外在的美?我们不敢妄自引中,狐女并没有以此而自以为堪与阿绣媲美,竞美之愿已遂,则是确定无疑的。她在阿绣进屋后便隐身于冥冥之中,当刘子固夫妇“暗中又闻笑声”,“望空而祷,祈求现像”时,她却不肯:
狐曰:“我不愿见阿绣。”问: “何不另化一貌?”曰:“我不能。”问:“何故不能?”曰:“阿绣,吾妹也,前世不幸夭殂。生时,与余从母至天宫,见西王母,心窃爱慕,归则刻意效之,妹较我慧,一月神似;我学三月而后成,然终不及妹。今已隔世,自谓过之,不意犹昔耳。我感汝二人诚意,故时复一至,今去矣。”遂不复言。
后来,狐女确是“时复一至”,成了刘子固夫妻的护家神。
狐女的这番话,向读者宣布了这个故事的全部底蕴,前面一切不甚了然的事情,至此便完全了然了。勿须认为这未免有荒诞,因为荒诞本来就是志怪类小说的一种特征,荒诞的情节中正涵蓄着现实社会的内容、意蕴。狐女两世不舍地追求着神话中所虚拟的极致的美,容貌的美终于没有完全获得, “自谓过之,不意犹昔耳”,未免有点遗憾,但却在另一个境界里完成了:在标志着美的竞争的爱的竞争中,被为她所爱者和爱与美的竞争者二人之间的爱之赤诚感动了,于是便助成其爱,让他们爱其所爱,这岂不是一种祟高的爱,祟高的美!
五
这篇故事题名《阿绣》,叙述的是刘子固和阿绣的一段始于一见钟情、终成连理的故事,狐女不过是插入其间的第三者。但是,它既没有重复古代才子佳人小说戏曲中屡见不鲜的一男而得双美、双美共事一夫的俗套,第三者实际成了附属品,也没有演成情海醋波的狂涛,冲垮了爱情,第三者也淹没了自已,至少是变成一块无人顾惜的礁石。而这位第三者却随着故事的进展,越来越高大,越来越美,越来越引起读者的注目、喜爱,竟越来越占据了故事的中心地位,成了故事的第一主人公。这或许反映着这样一个事实:作者动笔之初还没有发现这位狐女的内蕴价值,随着行文的思路,一种新的朦胧的意蕴闯了进来,也就不由自主地改变了故事内涵的趋向狐女的地位上升了。这样,刘子固和阿绣的爱情故事就成了表现狐女假阿绣的背景了
狐女两世追求一种理想的美。尽管狐女说这是古代神话中的西王母的美,近乎离奇,但女子爱美却是一种天性,如著名的戏曲《牡丹亭.惊梦》里杜丽娘所说:“一生爱好是天然。”在这个故事里,狐女对美的追求就表现于与阿绣的爱情的竞争中,爱情的竞争是美的竞争的表现形式。然而,狐女在这场爱的竞争、美的竞争中,却被刘子固对阿绣的爱的赤诚所感动了,中止了爱的竞争和美的竞争,自动退了出去,并且进而反转来帮助刘子固和阿绣实现了爱的宿愿,进入了爱的理想归宿,还永远保障其幸福。她没有达到两世追求的目标,或许不无遗憾,但她却达到了另一种美——精神的美,道德的美。
爱情是排他的。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此曾生出过数不尽的苦痛、幽怨、妒恨、倾轧,直至残忍的凶杀。人类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头脑的功能愈来愈胜过四肢,理智驾驭了自然本能的冲动。在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时期,理智也表现为恶,不尽是表现为善,但在这中间也逐渐积累起愈来愈丰富、高尚的精神文明。在爱情受着严酷的扼制的时代,爱情被看作是最可宝贵的,为了获得它不惜冒最大的危险,直至以生命作孤注。但是,人类的生活内容也更加宽阔丰富,人生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人类的生存和延续的范围,人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高尚。在爱情的竞争中,让所爱者得其所爱,把爱情的幸福让给所爱者和竞争者,甘愿牺牲自已的爱情,这岂不是一种更崇高的爱情,更崇高的精神境界,更崇高的美!这篇爱情故事岂不是比那些颂扬自由爱情的故事更表现出人类理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