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原诗今译】
多少莺儿呵,在开满红花的树上啼,
多少白鹭呵,从绿草葱茏的湖上飞。
人们游湖的兴致好呵,风和日又丽,
条条游船哟,载满了夕阳、歌声归。
【鉴赏提示】
这首诗写诗人泛舟湖上,为两岸明媚的春光所陶醉的 愉快心情。
前两句着重写景。“花开红树乱莺啼”一句,从气氛上烘 托出西湖春天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花开”而使树显 得红得耀眼,点出游湖的节令是春意正浓之时,同时又从视 觉角度照应诗题,说明观景之人正在“湖上”。“乱莺啼”从听 觉效果上更进一步渲染春天热烈的气氛。这里“乱”字用得 很好,它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那此起彼伏的 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这一动一静给春景又平添了几分魅力。诗人以浪漫、具有强 烈情感的红色为基调,点以明快、活泼的黄色,形成鲜艳夺 目的暖色调,从而产生了亢奋向上之情,成功地完成了画面 气氛的渲染。
假如将“花开红树乱莺啼”比作一幅图画的中景,那么, “草长平湖白鹭飞”一句则是这幅画的远景。诗人极目远望, 只见水天一色,远处芳草繁茂泛青,近则湖水碧波潋滟,沙 洲上几只白鹭怡然自得地时飞时落。这里以大自然的绿色 为主,点缀些素雅的白色,形成一种偏冷的色调,给人以宁 静、清新的感觉。与第一句浓墨重彩的笔法迥然不同的是, 诗人在这里用轻描淡写的艺术手法创造出一种淡泊的意境 美。当然这与前面热烈的气氛并不矛盾,而是色彩和情调上 恰到好处的调整与补充,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动人的 春光图。苏轼曾用“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诗句形容西湖的美 丽景色,恰好可以用来为这两句诗作注。
后两句侧重抒情。“风日晴和人意好”一句具有口语化 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诗人用直抒胸臆的方法抒发了游 湖赏春之人的愉快心境。看那红树、黄莺,青草、白鹭,看那 一叶扁舟、一湖绿水,无处不荡漾着春意,更有那温暖的阳 光、和煦的春风,这怎能不使“人意好”呢?“人意好”是指人 的心情舒畅、兴致很高。它由诗人在船上所见景色引发,是 游春之人闲情逸致的陈白,所以是贯穿于诗中的总线。
“夕阳箫鼓几船归” 一句紧承上句作一转折,把读者的 思绪引回到湖上,紧扣诗题,并且在收尾上及时煞住,写法 上干净利落。这一句是全诗的精华,诗中的韵味和意境都藏 于其中。“夕阳”点明游人赏春已延长到了傍晚。“箫鼓”的乐 声仍回荡在湖面,表明船上游人仍然余兴未尽。“几船归”可 有两种解释:一是说,眼看着这夕阳美景,闻着这两岸馥郁 的花香,听着船上箫鼓齐鸣的乐声,虽然船儿终将离去,但 一片深深的眷恋之情已留在了湖上。另一种则是,在这如诗 如画的景色里,又能有几只奏着箫鼓的游船停留在这湖上 呢?问句中显然暗含有诗人的言外之意。
这首游春小诗打破了宋人重理趣、轻兴致的特点,创造 出优美的意境。诗人在艺术上运用气氛烘托,色彩点染,画面 对比等手法,从视、听等角度,由岸上景色写到水中景色,从 游人的心境写到景色明丽的意境,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