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韩 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原诗今译】
春城里,没有一处不在飞花飘絮,
寒食天东风扬起了御苑里的柳丝。
黄昏时汉宫中传出了燃着的蜡烛,
啊,缕缕青烟都向豪贵之家散入。
【鉴赏提示】
寒食又称禁烟节,在每年清明的前一天,是我国古代传 统的节日。这一天家家禁火,吃现成的凉食。韩翃这首诗即 描写了长安寒食日的风俗景物。
首二句,诗人选择了暮春时节的几个典型景物加以描 绘,虽着墨不多,但生动鲜明地写出长安寒食日的秀美风 光。春城,指长安,比喻贴切,耐人寻味,使人联想到长安寒 食日到处充溢着的春天的气息。“无处不飞花”,用双重否定 的句式而达到肯定强调的目的。特别是用一“飞”字,化静为 动,把长安暮春时节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美景描绘得更为 生动,把那种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气氛渲染得更为强烈。 第二句再具体描写皇城的景物。御柳,即御苑之柳。按当时 风俗,每遇寒食日即折柳插于门上以示纪念,所以,诗人特 意写到柳。皇城里风吹拂着门楣上的柳枝,呈现着寒食节特 有的景象。这里诗人虽写长安寒食日,但不写踏青游春的盛 况,不写百姓折柳度节的情景,而只写飞花无处不有,东风 吹拂御柳的景象,正为下文蓄势,为描写“以榆柳之火赐近 臣”埋下伏笔。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二字为转 折,即承前补写宫中寒食节的景况,又在时间上由白昼转为 夜晚。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皇宫和高官显宦之家依次传递着 燃烛,那明烛的细细轻烟,飘散于皇族贵戚之家。寒食之日, 普天之下当一律禁火,但统治者们都可以例外,“特敕宫中 许蜡烛”(元稹《连昌宫词》)。据《唐辇下岁时记》记载:“清明 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这一天,贵戚宠臣只要得到皇帝 恩准,就可燃烛。这里的“汉宫”借指唐宫,一个“传”不仅写 出了挨个赐予、依次传递的动态,又与下句的“轻烟散入”相 呼应,说明蜡烛不是任何一家可以得到的,只有那些“五侯” 之家才有此宠幸。这已经透露出封建特权的意味。在封建社 会,等级次第极为森严,而贵族们又享有特权,这就在很大 程度上造成宦官、贵族专权的政治弊端。中唐以后宦官把持 朝政,政治统治更趋腐败。诗人以汉代唐,借汉讽唐,深寓着 对当时宦官专权、朝政日非的隐忧。正像吴乔在《围炉诗话》 中评论的那样: “唐亡之因,由于宦官握兵,实代宗授之以 柄,此诗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见意,唐诗之通于春 秋者也。”
据孟棨《本事诗》记载,韩翃因作了这首诗,而受到唐德 宗的赏识,被任命为驾部郎中,执掌制诰,可见这首诗在当 时影响之大。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首诗写景生动、鲜 明,抒情含蓄、深沉的艺术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