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诗经·国风·周南《芣苢》

2023-09-24 可可诗词网-古代诗文名篇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歌·诗经·国风·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诗经》中写劳动的诗有多篇,这首诗记述的不是繁重的沉重劳动,而是农村妇女采芣苢(车前草)的愉快劳动。它应是社会比较清明、阶级矛盾比较缓和、人们尚能安居乐业的周公时代的作品。但是,有的经学家附会说所写是“妇女乐有子者”。此说不可信。宋代著名史学家郑樵《诗辨妄》说:“《芣苢》之作,兴采之也。如后人之采菱则为采菱之诗,采藕则为采藕之诗,以述一时所采之兴尔,何它义哉!”这一见解颇为精到。

本诗分为三章,首章泛言采集之事,二章三章言采摘。

第一章,泛写一群妇女结伴去采车前草。在那朝霞满天的早晨,一群衣着朴素、容貌各异的农村妇女,脚踏晨露,兴致勃勃地边走边唱着。她们凭着往常的劳动经验,各自向田埂路边的杂草丛中寻觅车前草,她们中有人发现了车前草。

第二、三章,写妇女们采摘车前草的情景。风光旖旎,田野里散发着青草味,她们穿梭来往,不停地寻找着、摘取着。紧张劳动的热情伴随着抒情的歌声,使整个劳动场地充满了欢快的气氛。她们开始是一叶一叶地掐取,接着是大把大把地捋采,最后是扯起衣襟兜装。这由“掐”到“捋”再到“兜”的过程,生动地表明她们愈采愈多、愈采愈快,劳动热情也愈来愈高涨。通过她们弯腰摘取,成把捋采和手扯衣襟兜装的连续动作的真切描写,更突现了她们心灵手巧、操作娴熟的劳动技能与本色。

诗描述了田家妇女采车前草的集体劳动情景,歌颂了广大民妇热爱劳动的美德,表达了她们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心声。色调清丽,风格明快,意境优美。全诗运用由叙事抒情以见景的表现手法和俗而雅的方言韵语。诗中尽管仅仅写了妇女们采车前草的劳动过程,并未直接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物的容貌,但由于采用了这绝妙的艺术方法和纯朴的方言,就把美丽的田野风光和劳动妇女的集体形象如画一样地展现了出来,给后代田园诗和山歌以深远的影响。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此诗之妙,正在其无所指实而愈佳也。夫佳诗不必尽皆征实,自鸣天籁,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无限,若实而按之,兴会索然矣。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同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唐人《竹枝》、《柳枝》、《棹歌》等词,类多以方言入韵语,自觉其愈俗愈雅愈无故实而愈可以咏歌。即《汉乐府·江南曲》一首‘鱼戏莲叶’数语,初读之亦毫无意义,然不害其为千古绝唱,情真景真故也……今世南方妇女登山采茶,结伴讴歌,犹有此遗风云。”方玉润从诗歌理论上精到地论述此诗的特点及影响,实为卓绝。

本诗还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形式,以鲜明轻快的节奏、和谐优美的音韵,抒发了纯真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人物的欢快情绪和赞美劳动的主题。用词也凝练准确,如三章中仅更换了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既把整个劳动过程和场面写了出来,又把群妇轻快利索的劳动烘托得形象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