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华歆王朗德行门》

2023-05-17 可可诗词网-古代诗文名篇 https://www.kekeshici.com

世说新语《华歆王朗德行门》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据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宋本,下同)

本篇是通过人物的行动以见人物品格德行的高下。它所描写的人物,只是人物的一个剪影、一个或几个特写镜头,并不涉及人物的完整形象,而只是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风神气度。华歆、王朗都是正史上有传的人物,他们的传记见于《三国志·魏志》卷十一。但所记事件,不见历史本传,可作为历史人物的佚文佚事看待。

本文只叙述了一件事情。华歆与王朗在乘船避难途中,有一人想依附他们一起乘船避难,华歆对此事表示为难,不肯轻易答应。王朗则慨然允诺,并说: “幸尚宽何为不可?”看来王朗富有同情心,而又好说话。但到了关键时刻,当船后贼兵快追上时,二人的态度发生逆转。王朗想舍弃所携带之人,以便驾轻舟、快逃命。华歆则表示“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这里又补写出华歆当场所以未慨然允诺,表示一段时间的迟疑,所考虑的正是预料到急难时的情况。补写这两句非常重要,说明华歆遇事考虑得较周到,有预见性,性格较深沉,不轻易允诺。这是在急难时两人态度各自发生逆转的基础。王朗轻允诺,在紧要关头便暴露出自私和办事的有始无终。小说叙述到这里,二人的优劣便不言而自明了。结尾以“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一句结束全篇,可谓水到渠成,既是世人对此事件的评价,也是作者的评价。

小说采用纯客观的记事手法,白描中夹带对话,全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表现,叙事简净。运用华、王两人在关键时刻的逆转变化以表现人物的不同思想境界,作者的倾向全在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逆转中见波澜。中间补写一两句,使华歆的前后态度得到弥合统一,也使华歆的“则难之”一句成了小说中故设的疑团与悬念。虽然是“相陈梗概”,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说的基本要素已经具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