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词《更漏子》

2023-04-15 可可诗词网-古代诗文名篇 https://www.kekeshici.com

温庭筠词《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遍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更漏子》为词牌名,由古人用滴漏计更而来。词的上下两片,分别以秋思与离情领起而又彼此交融,描写了一位少妇的秋思之深、离情之苦,写景、写人,从夜至晓,由“思”到“苦”,孤寂凄凉之情绵绵不绝。上片开篇三句从写环境入手: 玉炉飘香,红烛堕泪。把溶化的蜡油说成“蜡泪”,这是移情于物的写法。王国维曾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间词话》说的正是这个意思。仿佛蜡烛也通人情,在为主人的孤独而伤心流泪。富丽堂皇的画堂内只有炉香、烛泪,便越发衬托出人物的孤单凄凉的心境。伤心人睹伤心景,犹如雪上加霜,所以说“遍照画堂秋思”,用一“遍”字予以强调,似怪似怨,使女主人公的心态可掬,境界全出。接着,后三句从绘形入手继续写这一心态。“眉翠薄,鬓云残”,这形象好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是从人物的“眉”和“鬓”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孤寂之情萦绕心胸,怎能入睡? 由于辗转反侧,弄得眉翠脱落、鬓发散乱。最后以“夜长衾枕寒”一语点破,著一“寒”字,长夜难挨之情自见,可谓神形兼备。下片所写的内容可用宋妓聂胜琼的“枕前泪共窗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鹧鸪天·别情》)二语来概括,但聂词却缺少温词的那种韵味和境界。与上片不同,下片重在写景: 梧桐,夜雨。作家非常细腻地描写了听雨滴梧桐的过程:“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淋涔秋雨洒落在桐叶上,又由桐叶滚落到空阶上,无休无止,直到天明,构成一种凄清、哀怨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之中突入“不道离情正苦”一句,使景语皆成情语。写阶空即写女主人公的心空,写滴到天明即写女主人公彻夜未眠,原来听雨的就是那位少妇人。因而,这境界烘托了“秋思”,渲染了离情,使这首词的点睛之笔“离情正苦”四字格外动人。秋思、离情不仅使她难以成眠,而且又随天明而被带到新的一天,这正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后代词人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语,其遣词、构境都从此词化出而有出蓝之妙。前人有云:“‘夜雨滴空阶’五字不更少,‘梧桐树’此二十三字不为多。”(《古今词统》卷五)可谓深解其中三昧了。对这首词,栩庄评曰:“寻常情事,写来凄婉动人。……温词如此凄丽有情致不为设色所累者,寥寥可数也,温韦并称,赖有此耳。”(《栩庄漫记》)陈廷焯评曰:“遣词凄绝,是飞卿本色。结三语开宋人先声。”(《白雨斋词话》)都是精当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