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绛
唐朝大臣。字深之。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贞元进士,登宏辞科,补渭南尉。贞元末,拜监察御史。宪宗元和二年(807),授翰林学士。后历任尚书主客员外郎、司勋员外郎、本司郎中等职,元和六年(811),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高邑男。绛性情刚直,骨骾敢谏,不惜安危,尤其痛恨宦官专权。曾因反对宠信宦官,方镇羡余触怒宪宗,他直言申辩曰:“……惜身不言,乃臣负陛下;若上犯圣颜,旁忤贵悻,因而获罪,乃陛下负臣。”忠言若此,故每谏言,无不从。在相位期间,与宠宦吐突承璀、权臣李吉甫不合,反对朋党,常以社稷为重纠正谬误。前后朝臣裴武、柳公绰、白居易等,受奸人排陷,他多有庇祐。在使张藩魏博六州归顺之中,又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元和九年(814)授礼部尚书,后出为华州刺史、河中观察使,十五年(821)为兵部尚书。穆宗时,历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东都留守、衮州刺史等职。穆宗耽于游猎,绛切谏而不纳。敬宗初,为尚书左仆射。时宰相李逢吉、宦官王守澄乱政,遂左迁太子少师,分司东都。文宗即位,征为太常卿。太和二年(828),出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四年(830),宦官杨叔元鼓动募卒骚乱,绛未及防范,遇害于任所,卒年67岁。他平生嫉恶如仇,论奏事理甚为得体,逝后,其甥夏侯孜辑其论谏疏奏为《李相国论事集》。
今日更新
-
徐寿辉建立“天完”政权
[2020-06-27]
-
“小明王”亳州称帝
[2020-06-27]
-
高邮之战
[2020-06-27]
-
陈友谅篡权建“汉”
[2020-06-27]
-
明玉珍入川建“夏”
[2020-06-2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