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铳
火铳是元朝发明的金属制火炮,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金属管形武器。它比欧洲的同类发明早500年以上。火铳是在宋代的突火枪,金代的飞火枪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发明的。火铳用金属作筒,射程远,火力猛,承受的压力大。火铳把火药做成弹丸,再把它射向远方,因此威力更大。火铳发明后很快被用于实战。元朝手工业局、军工生产部门制造很多。至正二十四年(1364)达礼麻识理为抵御勃罗帖木儿进攻大都,将“火铳什伍相联,直布列铁幡竿下。”(《元史·卷145《达礼麻识理传》)忽必烈两次进攻日本、元末农民战争都使用了金属管形火炮。现存元朝两尊火铳。一是元至顺三年(1332)制造,现存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它口径三寸一分八(10.5厘米),长一尺一寸,重28斤。铜制的炮身上的铭文是“绥远讨寇军”。二是清咸丰年间在金陵教场出土的,上刻“周三年造”,重500斤,周是张士诚的国号。周三年为公元1356年,即元至正十六年。这两尊火铳用途各不相同,所用弹丸有大有小,说明元朝能根据不同需要制作不同型号的火铳,配备大上不等的弹丸。元代发明的这种金属管形火药武器,由于它能发射弹丸,因此具有近代同类武器的特征,是世界火药武器史上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发明。
今日更新
-
徐寿辉建立“天完”政权
[2020-06-27]
-
“小明王”亳州称帝
[2020-06-27]
-
高邮之战
[2020-06-27]
-
陈友谅篡权建“汉”
[2020-06-27]
-
明玉珍入川建“夏”
[2020-06-2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