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拓跋珪建国后,仿照汉朝的办法,提倡经学,设立太学,设五经博士充当教授,生徒多时达3000人。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设立国子学、太学、四门采小学,设置四门博士40人,助教20人,传授汉文化,并采取一些加速汉化的措施,如改汉语、改汉姓,禁穿胡服,与汉族通婚等加速了...
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田”字古时作田、 、 、 形。从字形看,好像用沟、洫、阡陌把土地划成若干整齐的方块,有的字形中有“井”字,显示出已有了原始的灌溉系统,故称井田。井田制作为一项土地制度,最早见于《孟子·滕文公》,孟子讲“...
清代设于新疆天山南的官员叫办事大臣,驻叶尔羌、和阗(今和田)等地,掌理该地军政。另外,青海、西宁及西藏也都设有办事大臣,职位略同。...
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年),征召庐山处士雷次宗到京师开设儒学馆于北郊鸡笼山,聚徒讲学,有门徒百余人;第二年又下诏令何尚之立玄学馆,专研究佛老之学;何承天立史学馆,专研究历史;谢元立文学馆,专研究词章。儒、玄、文、史四馆各就自己的专业招收门徒,从事研...
清代将军大体分为五类:①驻防八旗的最高长官之一。初制正一品,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改为从一品。全国共设13人,分别驻守盛京、吉林、瑷珲、绥远城、江宁、杭州、福州、广州、荆州、成都、西安、宁夏、伊犁。凡驻守直省之将军掌驻防旗营的军政事务,驻守边疆地区...
是结合道家与儒家的思想学说,是这时期的支配思想。玄是深奥、玄妙的意思。儒家的《易经》、道家的《老子》、《庄子》被人们称誉为“三玄”,成为了玄学的理论根据。魏晋玄学的创始人是魏时的何晏和王弼,何晏的代表作是《道德论》和《论语集解》,王弼的代表作是...
清朝末年的地方行政区划是22个省,省下又分若干道,分述于下: 直隶...
东汉末,经董卓之乱,博士流散,魏初重建太学之时,经学虽退居次要地位,仍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时的经学特点,是由汉代的注重章句训诂,重在微言大义,重视师生传授关系,强调师法家法,变为注重义理,不受师法家法的束缚,广采众家之说,糅儒、佛、道之义,自出新意,成...
县设知县一人,正七品。其属有典史,有税课司大使副使,有仓库司大使副使;县丞主簿因事增减,事简不设,事情繁杂的则设多至数员。凡不设丞、簿的县,便由典史兼管其事。巡检于境内有关津要害的州县,才能设置。知县掌管一县的政令。平赋役、听治讼、兴教化、励风俗、...
西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年)创设国子学,与太学并列,而地位高于太学。国子学是根据《周礼》“国之贵族子弟国子受教于师”而定名的。当时设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教授学生。惠帝时完成学校建制。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子弟才许入国子学,六品以下官员子弟可入太学就学,...
清代的州制度也与明代相同,有直隶州与散州两种;但散州不统县,又与明制不同。直隶州相当于府,府属州,相当于县。直隶州设知州一人,(从五品)。州同,州判、吏目、税课司大使等无定员;府属州设知州一人,(从五品)。州同、州判、吏目、税课司大使、仓大使、库大使等...
刻石纪事起于秦朝,刊刻石经起于汉代,这是后世刻书的起源,也可看成印刷业的开始。汉时在太学对博士弟子进行甲乙考试(策试)时,考题有经书问答50题,必须按经书回答,但因当时从师不同,经书也不统一,有的甚至修改兰台漆书经字的,为了避免经典文字辗转抄写,发生错误...
府设知府一人。知正一、二人,或三、四人(分理督粮、捕盗、海防、江防、清军、理事、抚苗、水利、诸务。量地置员,事简之府不设。)通判一、二人,或三、四人,(管粮、督捕、水利、理事、诸务、量地置员,事简之府不设。)至于经历、卫经历、都事、照磨、司狱、茶马...
商周时期,除甲骨文、金文外,已用竹简和木简,秦和汉初的学校所用书籍仍然沿用,因其形与质的差异,有的称“简”,有的称“柧”。“简”用竹木片制成,长短不一,上面用刀刻或漆墨书写。郑玄在《论语序》中说,《春秋》用的简长2尺4寸,而《孝经》用的简只长1尺2寸。19...
称书馆或学馆,教师称为师,大部分是小学性质,也有与郡县相仿的私学,最高的是专习一经的,可达到太学的程度。儿童八九岁入学,以识字为主,教材是字书。汉初为《仓颉篇》,是由书师把秦时的《仓...
根据清代的政制,在鸦片战争以前(1820年)我国共划分为25个一级行政区域:直隶(今河北省)、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18省,盛京、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今蒙古人民共和国...
州以下为县。朱元璋称吴王时于吴元年(1364年)定县为三等:纳粮10万石以下为上县,6万石以下为中县,3万石以下为下县。县设知县一人(正七品),县丞二人(正八品),主簿一人(正九品),其属十人,县学二十人,附学生无定数。知县掌管一县之政,从洪武十四年(1381年)开始凡...
两汉的地方行政制度是皇子封王所在地的王国和中央直辖的郡并行,郡国以下各属若干县、道、邑。汉景帝末年,蜀郡郡守文翁,鉴于蜀郡还处于文化不发达的情况,就派遣聪明有才的小官10余人到京师跟随博士学习经书,也有学律令的。几年后学成回蜀。文翁就在成都市修建...
创始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66年)。明帝崇儒学,皇太子、诸王侯及功臣子弟都习经书。又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设立了一所子弟学校,因他们不是列侯,故取名为“四姓小侯学”。并为这所学校建校舍,聘名师,给予特殊待遇,甚至在师资、待遇上有时超过了太学,因此...
府下有州。州有两种:散州与直隶州。散州属于府,知州的品秩相当于知县。直属州直隶于布政使司,知州的品秩相当于知府。州与府的区别,在于知州除统辖其各属县以外,还直接治理某一县的政务;知府却除了统辖各散州与各县以外,并不直接治理县事。州设知州一人(从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