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复五铢钱

东汉初期,由于经济残破,货币经济出现了衰退的现象。自王莽实行黄金国有后,黄金的作用,进一步减退了。因为人们看见王莽时币制混乱所造成的恶果,所以对于货币也失去了信心,有时以谷帛等实物为流通手段和交付工具。官俸虽然是半钱半米,但帝王赏赐方面布帛渐渐代...

清代条例与编例

大清律例之后所附之例,源于唐代的“敕”和五代至宋的“指挥”。从明朝起,例始附于律之后,律、例并行并用。雍正三年(1725年)颁行《大清律集解附例》,律后附例824条。凡属于以前各朝的旧例,称为“原例”。康熙年间增加的例,称为“增例”。经皇帝特别下旨令的以...

王莽更造大钱

王莽对内想建立他自己的王国,对外想要扩张成一个大帝国。从居摄二年(7年)到天凤元年(14年)的八年中,他进行了四次货币制度的改革。第一次改革于居摄二年,下令四种货币同时流通:①五铢钱。②错刀。“一刀”二字用黄金错成,又叫“金错刀”,它连所嵌错的一点点黄...

大清律例

清朝主要法典。简称大清律。清世祖1644年入关后即下令创制法律,以适应统治全国的需要。1647年制定《大清律集解附例》颁行全国,这是清代第一部成文法典,康熙、雍正两朝均曾作过增删工作。乾隆帝时以之泰任总裁,对原有律条逐条重新考证,进行总修,于清高宗乾隆五...

新莽币制改革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另建“新”朝政权。从居摄二年(7年)到天凤元年(14年)的八年中,在复古、好名、好货的思想基础上,先后进行了四次货币制度的改革。他改革币制的目的,首先是削弱刘汉统治集团的势力,破坏他们的货币制度;其次是摧毁豪商财富,聚敛天下钱财,既铲除...

五铢钱

中国古铜币名。钱重5铢,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它是中国历史上用得最久、最成功的钱币。中国自进入货币经济后,使用过的钱币非常多,大小不等。重的如齐刀在40厘米以上,轻的如汉初的荚钱,还不到1厘米。所以元狩五年(前118年),以前的几百年间,对于钱币的重量,是一...

明大诰

明太祖朱元璋从洪武十八~二十年(1385~1387年)间陆续编制的镇压吏民的特别刑法。是明初推行“重典治乱世”政策的产物。体例源于《尚书·大诰》,周公东征殷朝遗民时对臣民的训诫称“诰”。朱元璋编制大诰的目的,就是要效法周公大诰的做法。明大诰共4编236条,...

大明律

明朝最主要的一部法典。早在明朝建立前一年,即朱元璋洪武元年(1367年),就命李善长等人根据《唐律》撰律285条,与《大明令》一起颁布。明朝建立后的洪武六年(1373年),又命令刑部尚书刘惟谦、翰林学士宋濂等人在洪武元年律令的基础上,吸收《唐律》的有关条款,因...

汉初铸荚钱

汉初货币名。前206年前后,汉朝初建,百废待举,由于经济困难,财政拮据,币制很不稳定。为摆脱困境,就借口秦半两钱过重,不便使用,让地方和民间自由铸造一种轻小的荚钱。这种钱一般重3铢,只有法定秦半两钱的1/4,因此又叫“榆荚半两”。钱币严重贬值引起物价飞涨,1...

半两钱

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诸侯国内各个地区也自铸货币,其形状、大...

古代五刑之一,用小竹板或荆条挞击犯人的脊背、臀部、腿部的刑罚。始于奴隶社会,西汉文帝后作为正式刑罚。隋唐后列为五刑之一,分为五等:笞10、20、30、40、50。元代曾改为六等,笞7~57不等。宋代后,笞常作为附加刑。被笞者皮开肉绽,疼痛非常。 笞刑...

秦统一货币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了适应统一国家商品交换的需要,于是就把秦国的币制推行到全国范围中去。《史记·平准书》中讲:“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从这一...

指挥

古代法律形式之一,“例”的一种。通行于宋代。指尚书省等中央机关对下属官衙所作的临时指示或规定。虽然申明“指挥”不是平常的法律,但遇有同样公事,常按已发下的“指挥”办理。北宋时不轻易用“指挥”。南宋法律紊乱,“指挥”也就滥用,宁宗时多达几万件。...

楚币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所统治的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比较落后,被北方诸国贬为“蛮夷之邦”。这就使遭排斥的楚国在经济和文化上自成体系。其货币也自成体系,包括以下两方面:①蚁鼻钱,即仿制贝货的有铭文的铜贝。流通于战国时期的楚国。春秋中期前后,最早的楚国有铭...

至元新格

元朝法典之一。蒙古族进入中原前,曾沿用金国制定的《泰和律》进行断案决讼定刑。元世祖建立元朝(1271年),即下诏停止使用《泰和律》,着手编纂法典,以适应大一统局面。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命中书参知政事(右丞相)何祖荣以公规、治民、御盗、理财等十事辑为一...

圜钱

是一种圆形有孔的铜铸币。圜钱的形状与璧环或纺轮相似。习惯上把钱体称作“肉”,钱孔称作“好”。这种形制的铸币便于携带和授受,更加符合商品交换日益增长的需要,因而形成一种新的铜铸币体系。主要包括黄河中游的周和三晋地区的圜钱、秦圜线以及齐燕刀布区的...

大元通制

元朝重要法典之一,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在元仁宗时编定的《风宪宏纲》的基础上修定。《大元通制》参照唐、宋旧律篇目,共20篇,分为名例、卫禁、职制、祭令、学规、军律、户婚、食货、大恶、奸非、盗贼、诈伪、诉讼、斗殴、杀伤、禁令、杂犯、捕亡、恤刑、平...

刀币

刀币产生于东方渔猎地区和手工业商业发达地区。主要流行于齐国(今山东半岛)。它是从一种叫做“削”的手工工具演变而来的。这种铜削的柄端有环,柄身有裂沟,是这一地区的普遍使用之物。刀币按其形制大小和铸造地区分为4个类型:①齐刀,齐刀币属刀布货币文化中的...

布币

布币主要是周朝时首先流行于黄河中游的货币。它的前身是一种铲形农具,有的叫“镈”(音博),有的叫“钱”。镈和钱的形状、功用较为接近。镈在古代除了锄草以外,还用来掘沟。镈、钱发展成货币后,钱渐渐成为货币的专用代名词。在古代,镈、钱样式的货币,则统称为布...

编敕

《宋刑统》主要是唐以后历朝法律的总结,虽然也附列了太祖初年的某些重要诏敕,但是还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形势,以符合统治阶级进一步强化封建专制的需要,因此在宋朝立法史上出现了“敕律并行”乃至“以敕代律”的状况。敕是皇帝发布命令的一种形式。我国...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