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不偏不党。柔而坚,虚而实。其状朗然不儇(xuan宣),若失其一。傲小物而志属(zhu主)于大,似无勇而未可恐
学士不偏私不结党; 柔韧而坚贞, 清虚而充实。 他们心态磊落光明而不乖巧奸佞, 从业处事, 专心致志, 忘我奋......
美人者,非必西施之种;通士者,不必孔墨之类。
美貌的女子,不一定是西施那样的人;通达事理的读书人,不一定是孔子、 墨子一类人。......
贤者之事也, 虽贵不苟为, 虽听不自阿, 必中理然后动, 必当义然后举。
贤能的人做事, 即使地位尊贵也不苟且行事, 即使为上司所听信也不自私, 一定要符合道理然后才行动, 合乎道义......
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现。
贤明的人为人处世, 好比锥子放在布袋里面, 那锥尖很快就显现出来。......
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十步范围的水泽地里,一定生有香草;十户人家的村落里,一定会有忠义之士。......
身贤者, 贤也; 能进贤者, 亦贤也。
自己有才德, 是贤才; 能推荐贤才的人, 也是贤才。......
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
身居官位,却没有施政措施, 君子认为这是耻辱; 有施政措施, 没有实际行动, 君子认为这是耻辱; 已经有了成果,......
先自治而后治人之谓大器。
先自己管治好自己, 然后再去统治别人, 这样的人才称为优秀人才。......
好学勤力,博闻强识(zhi志),世间多有;著书表文,论说古今, 万不耐(能)一。
热爱学习, 勤奋努力, 见闻广博, 记忆力强, 这样的人世间很多; 能著书立说, 撰写文章, 谈古论今的, 一万个人......
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才高行洁, 不可保以必尊贵; 能薄操浊, 不可保以
人的操行有一贯优良的, 但做官却不可能经常受到重用。 贤良或不贤良, 在于才能; 受不受重用, 在于时机。 才......
好善嫉恶, 赏罚严明, 治之材也。
赞扬好人好事, 憎恨坏人坏事, 奖赏和惩罚严格分明; 能做到这样的, 是治理国家的人才。......
论士必定于志行, 毁誉必参于效验; 不随俗而雷同, 不逐声而寄论;苟善所在,不饥贫贱;苟恶所错,不忌富
品评人才一定要根据他的志趣和言行来论定, 批评和表扬一定要以事实作验证; 不能依随世俗的说法而与之雷同, ......
夫贤者之为人臣, 不损君以奉佞, 不阿众以取容, 不隋(惰)公以听私,不挠法以吐刚,其明能照奸,而义不比
贤能的人作为君主的臣下, 不损害君主的利益来为奸佞小人做事, 不曲意逢迎众人来取得别人的赏识, 不懈怠公事......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 (di地)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
建立非同一般的功劳, 必定有待于不同寻常之人; 因此马里面有不驯服的烈马却能奔驰千里, 士中间有的受到世俗......
世必有非常之人, 然后有非常之事; 有非常之事, 然后有非常之功。
世上一定要有不同寻常的人,然后才有不同于一般的大事业,有了不平凡的大事业, 然后才可建立不同凡响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