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浅水者见虾, 其颇深者察鱼鳖, 其尤甚者观蛟龙。 足行迹殊, 故所见之物异也。入道深浅,其犹此也。浅者
入浅水的人看见的是虾, 入深一些的人看见的是鱼和鳖, 再入深一些的人看见的是蛟龙。 这是因为他们的行迹不......
人目不见青黄曰盲,耳不闻宫商曰聋,鼻不知香臭曰痈(yong拥)。痈、聋与盲,不成人者也。人不博览者,不闻古
人的眼睛连青黄颜色也看不见, 称作盲人; 人的耳朵连音乐声也听不到,称作聋子;人的鼻子连香臭也不能分辨,称......
博学多识, 疑则思问。
广泛地学习和多加观察认识, 遇到疑难问题就认真思考, 思考不明白就向人请教。......
古代儒者,博学虖 (乎)六艺之文。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
古代儒士, 广泛地学习 《易》、 《书》、 《诗》、 《礼》、 《乐》、《春秋》六部经书。这六部经书, 是朝......
通人总原本以括流末,操纲领而得一致焉。古人叹息于才难,故谓百世为随踵。 不以璞非昆山而弃耀夜之宝, 不
学识渊博的人能够把握事物的根本, 以囊括支流末节, 能够抓举事物的纲领而获得全部。 古人叹息圣才难得, 认......
夫明《六经》之指(旨),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 犹为一艺,得以自资。
明确理解《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六经的内容旨意, 广泛涉猎各种学术派别的......
夫学者贵能博闻也。
学者的可贵之处, 在于他能广泛地听取别人传授的知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学深学透上万卷书,就会下笔如流,如有神助。......
学广而闻多, 不求闻于人也。
学习面要宽, 见闻要广博, 不追求闻名于世。......
夫读圣人之书,师圣人之道,约而为事业,奋而为文辞,而又胸中所蕴,异乎世俗之所尚。凡闻当世贤公卿大夫之
阅读圣人的书籍, 学习圣人的学说, 并以此检束自己去成就事业, 激励自己去写好文章; 使胸中积蓄的见识, 决不......
读书万卷始通神。
读了万卷书才能够通达神妙境界。......
至论本求编简上, 忠言乃在里闾间。
精采高明的论述本应到书籍中寻求, 忠诚有益的话语多出在普通百姓中间。......
我生学语即耽书, 万卷纵横眼欲枯。
我的一生从呀呀学语时即爱好书籍, 在万卷书海中畅游, 以至于使视力急剧下降。......
读书理会一件了, 又一件。 不止是读书, 如遇一件事, 且就这事上商量, 合当如何做, 处得来当, 方理会
读书应领会清楚一件事理后, 再进行下一件。 不只是读书要这样。 比如处理一件事, 先应就此事去商量, 应当如......
博学与文者, 只要得习坎心亨, 盖人经历险阻艰难, 然后其心亨通。
广泛地学习典籍文献的人, 只要在疑难处反复揣摩研究, 就能弄通问题, 这是因为人只有经历艰难险阻的磨炼,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