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读书既如古人面命,何书不当以敬对之!若不衣冠端坐看书,即是侮慢古人,须深戒之。
大凡读书, 既然认为就像古人当面教导一样, 那么哪本书不应当用恭敬的态度来对待它呢?如果不衣帽整齐地端坐......
学而不能行, 谓之病。
学有本领而不能实行, 叫做病患。......
百言百当, 不如择趋而审行也。
即便说百句话都正当, 也不如选择一句可行的, 并且立即审慎地去实行为好。......
天地之宝,莫重于日月,莫大于水土。使日月不照临九州,而惟于云霄外虚耗其光;使水土不发生万物,而惟以旷
天地之间的宝物, 没有比日月更重要的了, 没有比水土更重大的了。假使日月不照临天下,而只在云霄之外白白耗......
大凡人无才, 则心思不出; 无胆, 则笔墨畏缩; 无识, 则不能取舍; 无力, 则不能自成一家。
大致一个人没有才气, 就思考不明白难题; 没有胆识, 就下笔拘谨; 没有见识, 就不知取舍增删; 没有学力, 就不......
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
君子对于学习的态度是, 贯入耳内, 记在心中, 身体力行。......
学行之, 上也; 言之, 次也; 教人, 又其次也; 咸无焉, 为众人。
学到知识并能运用于实践的, 是最上等的人; 能够著书立说的, 是次一等的人; 能够教授学子的, 是又次一等的人......
轻与惰是学者之大病。 矫轻警惰, 即是治病之方, 然离却“主敬存诚” 四字不得。
轻视和懒惰, 是学者的大毛......
君子有三忧: 弗知 (智), 可无忧与 (欤)?知 (智) 而不学,可无忧与 (欤)?学而不行, 可无忧与(欤)?
君子有三种忧虑: 天资不聪明, 能不忧虑吗? 聪明而不努力好学, 能不忧虑吗? 学习到本领而不去实践, 能不忧虑......
儒者之业, 莫如读书。 记诵以为博, 是读书病处, 亦强似不读。
儒生的学业, 不如去读书。 通过死记硬背一些知识就认为学识广博, 是读书的弊病, 也胜似不读。......
知言而不能行,谓之疾;此疾虽有天医,莫能治也。
学习获得真知灼见却不能实行, 称之为病患; 这个毛病即便有良医医治, 也不能治好。......
儒者最忌二事,有门户,有架子。
读书人最忌讳两件事: 一是有门户之见, 二是傲慢摆架子。......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读书学习的目的, 原本是为了开启心窍, 明白事理, 有利于亲身实践。......
为学莫轻说效验, 才求效验, 即是助长, 只一味勿忘,久之自然有效。
治学不要轻易谈说效果、 经验, 一味追求效果经验, 就等于揠苗助长。 只要一心一意记住所学的知识而不忘记, ......
学之所知, 施无不达。
学习知识并能理解掌握, 施行起来就没有不能够通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