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须体用具备,体须十分停当,用方不错。
学习必须把理解根本旨意和运用结合起来, 理解根本旨意应当十分精当, 运用才不会出差错。......
爵禄可以荣其身, 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爵位和俸禄可以使一个人自身很荣耀, 却不能荣耀他的内心思想; 文章可以使一个人自身很光彩, 却不能光彩他的......
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 愚
古时候的圣人, 他们比一般人高明得多了, 尚且还跟从老师请教; 现在的一般人, 他们比圣人差得远了, 却以向老......
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
不从师学习怎么办呢?我凭什么有所成就? 不结交朋友怎么办呢? 我凭什么去增广见闻?......
知行自有次第, 但知先而行即从之, 无间可截, 故云合一。
获得知识和行动实践自有次序, 但是先获取知识后应立即跟着加以运用实践, 两者之间没空隙, 不可截开; 所以说......
学者学所以为人。
学者应学习如何做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 因抗颜而为师。
只有韩愈鼓起勇气,不顾世俗风气,顶着别人的讥笑侮辱,招收后学青年,还写了《师说》,就此仰起脸刚正不屈地当......
学而必习, 习又必行。
学习必须加强练习, 练习还必须加以实践运用......
举世不师, 故道益离。
整个社会都不崇尚师风, 所以就更加偏离正确的思想了。......
读书无他道, 只须在 “行”字著力。 如读“学而时习”便要勉力时习, 读 “其为人孝弟”, 便要勉力孝弟,
读书没有别的途径, 只需在 “行” 字上下功夫。 如读 “学习要时常地温习”, 便要努力经常地温习; 读 “其......
善之本在教, 教之本在师。
要人们向善的根本在于教育, 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师。......
师不掌教育, 则解经之外, 人之贤不贤, 一不当知也。 士不举德行, 则执笔之余, 身之善不善, 一不足虑
教师不掌管教育,就会在解说经书之外,对人的贤与不贤,一概都不了解。 士人不推荐有德行的人, 那么在写文章......
开聪明,长才见,固资读书,若为质养性,必在行上得之。不然, 虽读书万卷, 所知似几于贤圣, 其性情气量
启发聪明智慧, 增长见识才干, 固然需要依靠读书, 就像修养自己的气质性格,一定要在行动上体现出来一样。 不......
君不得师,则不知所以为君;臣不得师,则不知所为臣。
做君主的如果不从师, 就不知道怎样做君主; 当大臣的如果不从师, 也不知道怎样做臣子。......
学人不实用养性之功, 皆因不理会夫子两“习”字之义。“学而时习”之习,是教人习善也;“习相远也”之习
学者不能实际下涵养本性的功夫, 都是由于没能领会孔子的两“习”之含义。“学习要经常温习”之习,是让人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