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无不师者,乃复能为天下师。
只有那种见了能者没有不拜为老师的人, 才能再做众人的老师。......
天下固有父兄不能囿之豪杰,必无师友不可化之愚蒙。
世上固然有父兄不能加以限制的英雄豪杰, 但必定没有师友不可以教化的愚昧不学之人。......
君子之为学也, 将以成身而备天下国家之用也。
君子学习, 目的是成就自身, 以备将来国家使用的。......
师弟子者以道相交而为人伦之一……故欲正天下之人心, 须顺天下之师受。主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原。
作为人伦之一的师生关系, 是一种道义上的结合……所以要想使天下人心归正, 就必须让天下人接受老师的教诲。......
学不足以修己治人, 则为无用之学。
学到的知识不能够用来修养自身、 治理人民, 那就是无用的知识。......
凡官皆当有品级, 惟教官不当有品级, 亦不得谓之官。盖教官者,师也。 师在天下则尊于天下, 在一国则尊于
凡当官的都应当有品级, 只有教官不应当有品级, 也不能够称作官。因为教官是老师。 老师在天下则受到天下人......
文犹质也, 质犹文也。 虎豹之鞟(kuo阔) 犹犬羊之鞟。
外在文彩、形式如同内在本质, 内在本质如同外在文彩、 形式, 二者一样重要。 去掉了毛, 虎豹的皮和犬羊的皮......
师道不立, 最是末世之患。春秋若无孔子,三千弟子其能自立者几人哉?
为师之道不确立, 是朝代衰落的大患。 春秋时期如果没有孔子, 三千弟子当中能自立的有几个人呢?......
说诗者, 不以文害辞, 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 是为得之。
解说诗歌的人, 不能拘泥文字而妨害对词句的理解, 也不能拘泥词句而妨害对内容意旨的领会。 以自己的思想去......
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不但拉着他的手提携他, 还把事理的要害指点给他; 不但当面教诲他, 还拉着他的耳朵嘱咐他。......
夫工人之染, 先修其质,后事其色,质修色积,而染工毕矣。学亦有质,孝悌忠信是也。君子内正其心, 外修其
工匠给布帛染色, 先整治布帛的本体, 然后进行染色。 布帛得到了整治而又染上了色,这项工作才算完毕。学习也......
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 气调为筋骨, 事义为皮肤, 华丽为冠冕。
写作文章应当以义理情致为心肾, 以气韵格调为筋骨, 以事实意义为皮肤, 以华丽文采为礼帽。......
温而厉, 威而不猛, 恭而安。
作为良师,要温和而又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庄重而且安详。......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 而知其美恶, 然后能博喻; 能博喻, 然后能为师。
教师知道学生学习有难易的不同, 学生的资质也有好坏的差别, 然后才能多方诱导; 能多方诱导的, 才能当教师。......
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
所谓文章, 一定有着它的充实的内容, 因此君子要慎重写出充实的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