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2019-07-17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壮岁喜功名,拥征鞍、 貂裘绣帽。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 蛮歌,往事知多少!   

苍颜白发,故里欣重 到。老马省曾行,也频嘶、冷烟残照。终南山 色,不改旧时青,长安道,一回来,须信一回老。

张中孚的这首《蓦山溪》,载于 元好问编《中州乐府》,是他保存至 今的唯一的一首词,显然存在着“苏 体北行”的痕迹。

发端的“山河”两句,是强烈的 故乡之情、故国之情的倾吐,既突兀 有力,又能笼罩全篇。词人世之所居 的安定,在金时属庆原路,旧作陕西 西路,正是关中地区,所以 他高唱 “自古关中好”。“关中好”在哪里 呢?“山河百二”便是其具体的说 明。“山河百二”,本于《史记·高 祖本纪》中所说的:“秦形胜之国, 带山河之险,悬隔千里,持戟百万, 秦得百二焉。”这里的意思是说关中 之地,形势险固,二万人足以当百万 之众。

“壮岁”两句,回忆壮年的得 意。词人父死于太原之役中,他独率 步曲十余人入金军中寻得父尸而还。 后累官知镇戎军兼安抚使,曾屡从吴 玠、张浚以兵拒金军,并在张浚走巴 蜀后权帅事。“拥征鞍”,意思是说 骑在行旅的马上。“貂裘绣帽”,化 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锦 帽貂裘”。“貂裘”是以珍贵的貂皮 制作的袍子,“绣帽”是绣有美丽花 纹的帽子,皆用以显示自己的高贵和 豪情。

“时移”五句,回忆入金后流落 江南的失意生涯,无限伤感。“时移 事改”指金人之强大,宋朝之衰微, 自己之仕金。“萍梗落江湖”,意思 是说自己如浮萍泛梗,居无定处,飘零 在江湖之上。“楚语”,泛指南方的 方言土语。“蛮歌”,南方的歌。《礼 记·王制》: “南方曰蛮。”皇甫松 的《浪淘沙》中说“蛮歌豆蔻北人 愁”,故词人在“蛮歌”前着一“厌” 字。“往事知多少”,借用李后主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里的 原句,感叹往事不堪回首。

过片以后,由回忆壮年的得意与 挫折,转而抒写老年重到故里的感 慨。“苍颜”两句,点明重到故里, 领起下片。“苍颜白发”,展现年老 的外貌特征,与上片的“壮岁”形成 对比。“欣”,喜欢,写重到故里的 心情。“老马”两句,伤今日关中的 荒凉。“老马省曾行”,意思是说老 马知道旧日曾经走过。暗用《韩非子 ·说林上》里老马识途的故事。“也 频嘶、冷烟残照”,意思是说老马见 了眼前这“冷烟残照”的荒凉景象, 以之与盛日相比,也不免动情,悲怆 地一再嘶鸣。老马尚且如此,人的伤 感,就不能不更深自不待言了。这是 一种透过一层的写法。屈原《离骚》 中“忽临睨夫旧乡”时,不抒自己之 情,而写“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 而不行”,正是词人在这里效仿的先 例。“冷烟残照”,极易使人联想起 李白《菩萨蛮》的“平林漠漠烟如 织,寒山一带伤心碧”和《忆秦娥》 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等词句, 从而倍增怀旧伤时的悲凉气氛。

“终南”五句,既与上片的首二 句相呼应,又与上片的三、四句相对 照,进一步深化伤时叹老之情。“终 南”,山名,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四十 余公里处。林木葱茏,故以“青”状 其“山色”。渲染“终南山色,不改 旧时青”,意不在赞美此山的青翠秀 丽,而在以其“不改”与“长安道, 一回来,须信一回老”的变改形成鲜 明的对比,感叹人世、人生之无常, 不能如江山之永恒。

慷慨悲凉,浑厚深沉,是这首词 的基调。富于变化,亦其特色。从笔 调来看,由雄健起,继而豪壮,继而 沉郁,继而澄淡,继而悲凉,末以顿 挫作结,灵活多姿。况周颐在《蕙风 词话》卷三中评这首词说:“以清遒 之笔,写慷慨之怀,冷烟残照,老马 频嘶,何其情之一往而深也。昔人评 诗有云:‘刚健含婀娜。’余于此词 亦云。”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