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圆

2019-07-17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鸪啼处,东风 草绿,残照花开。

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 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

倪云林,生长于元代,但高尚不 仕。他善书画之外,也工诗,却不屑 苦吟。元末预料天下将乱,尽散家 财,扁舟游尽湖间。他不应张士诚 聘,寄身渔舟。这首词似游越秀山时 所作。

他这首词,上半阕融化唐人诗句 一如出自胸臆。中唐诗人窦巩,是吕 温、刘禹锡、元稹友人,《南游感 兴》一诗是他在作武昌节度使元稹幕 僚时南游所作。诗是七绝,云:“伤 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 (珠江) 去 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 王台。”越王台是南越王赵佗所建, 原址在今广州越秀山。

词的第一句就是沿着脑际窦巩诗 的思路而变化的。改欲字为莫字,中 唐诗人不象倪瓒那时代的昏乱,所以 想问一问前代的事,倪云林却感到前 代的事只让人伤心,而不须问了。第 二句“重上越王台”是倒装。是说再 次登上越王台,兴起上句所说那样的 感慨。窦巩诗地点是最后点明的。词 上半阕后三句:“鹧鸪啼处,东风草 绿,残照花开。”词人既不问前朝 事,所以展开所见景色。李商隐《李 卫公(李德裕)》:“木棉花暖鹧鸪 飞”,就是写李德裕被贬崖州的。这 是岭南景色,和窦巩所见“日暮东风 春草绿”一样,所以词写“东风草 绿,残照花开”。这三句虽然是写 景,但“伤心莫问前朝事”的感情, 已融入景中。所写的景,纵然是东风 草绿花开,却又是夕阳残照。元朝至 正之后,叛乱蜂起,完全不能和南越 王赵佗占据粤地后,服属于汉高祖时 的情事相比。所谓吊古,也是感今,预 感元朝和张士诚都不会长久。窦巩的 《南游感兴》讲南越王割据一方, 也终归于泯灭,是有感于唐代现实。 而倪云林这种写法,正符合元朝和张 士诚之流的灭亡。

下半阕,也融化刘禹锡《石头 城》诗一些诗意。刘诗写:“山围故 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 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下 半阕开始句:“怅然孤啸”,是写自 己一个人登越王台,独做长啸,啸是 一种舒畅胸怀的口作的哨声。魏末隐 士孙登曾登苏门山长啸,今已失传。 长啸表示超然世外,从思想更高层次 看历史兴亡,轻视那些诛杀篡夺的王 朝,不愿参与其中。下二句:“青山 故国,乔木苍苔。”故国,指旧时南 越自然也是汉代国土,乔木,指上百 年的参天古树。《孟子·梁惠王》: “所谓故国者,非有乔木之谓也。存 世臣之谓也。”世臣指世代能治理 国家的大臣。这里是说历史不断变 化,现在只有越王山围绕故国,只有 乔木和苍老的青苔长遍台边。言外之 意也是说不知有多少王朝,从政治昏 乱到亡国,青山依旧,乔木尚存! 不 只限南越和汉代,过去是今天的影 子。

最后三句:“当时明月,依依素 影,何处飞来?”就用《石头城》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 来。”诗意,变化为三句,说只有建 国当时的明月,是永不会改变的,它 缓缓移动的皎洁形象,不知是从何处 飞来?象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 月何年初照人”一样,却问当时 月,从何处来?增加了词的情趣。 这三句和唐诗人卫万《吴宫怨》“只 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的 含意也相近。

倪云林这首词虽然从唐人诗句受 到启发,但时代背景不同,有共鸣 处,有完全不同处。上半阕感慨颇 深,下半阕,意境清远,心地超然。 全词兼具豪逸、悲壮的风调。陈廷焯 《大雅集》中评为“悲壮风流,独有 千古”。倪云林既不仕元朝,所以他 并不是为元朝兴叹的。《明史》把他 的生平写入隐逸传。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