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新 秋
昨夜雨绵绵,寒涩灯烟。薄衾倦拥不成眠。晓起 床头看历日,换了秋天。
桐树小庭偏,碧荫 争圆。教他知道也凄然。最是西风消息早,一叶 阶前。
这是一首悲秋之作。题为《新 秋》,上片就先在这个“新”字上做 足了文章。“昨夜雨绵绵,寒涩灯 烟。薄衾倦拥不成眠。”涩,滞塞。 烟,此处用作动词,发烟,冒烟。雨 声滴滴,终夜不歇,寒气久滞不去, 灯焰黑烟袅袅,女主人公虽已困乏, 但裹紧薄被仍难御寒,辗转反侧不能 入眠。这里,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 心,敏锐地捕捉住秋天乍到时的种种 迹象。首三句已经蓄足气势,从听觉 (秋雨)、视觉(灯烟)、和触觉 (衾薄) 上,充分感受到气候的变异,自然地 引出“晓起床头看历日”的举动,终于 从理智上确认“换了秋天”的事实, 写得从容不迫,浑然天成。
下片写白天的所见所感。知秋已 至,当更惜春。“桐树小庭偏,碧荫 争圆”句,是恰到好处的承转之笔。小 小庭院两边的梧桐树,依然青翠可爱, 生机盎然,似乎在争比着谁的树冠长 得更圆。二句先宕开一笔以蓄势,下 面却陡然转折: 这样生命力旺盛的桐 树竟然也会在西风吹拂下飘然落下一 片叶子,等着它们的只能是枯枝败叶 满地的前景。这是衰期来临的明确 告示,怎不令人感喟不已! 《淮南子 ·说山训》云:“见一叶落而知岁之 将暮。”作者将“一叶知秋” 的成 语,信手拈来,文笔轻倩,不落俗 套,表现出对岁暮的感伤情绪。但, 女主人公何以会产生这种悲秋之感的 呢?原来,悲秋只是这首词的表层含 意,闺怨才是它的深层内蕴。“教他 知道也凄然”一句,恰到好处地点出 女主人公这一深藏的内心隐秘。 “他”当指久别在外,苦思不归的夫 君。女主人公触景生情,树且争圆, 而况人乎? “他”要是知道这西风落叶 的消息,必定也会为韶华易逝而凄然 动心的吧? 回头再品味前片,可知愁 听夜雨,独对寒灯,长夜难眠,知 秋之来临而惋惜青春之流逝,这是 隐藏在秋之来临后面思妇感情的发展 变化。悲秋,归根到底是害怕过早地 失去青春,岁入迟暮隐含的人近中年 的忧虑,女主人公多么愿意丈夫归来 时,自己依然是明眸洁齿的美好时 代,但是,脚步匆匆的时光是能够挽 留得住的吗?请看,这种旷男怨女的 离情别绪表现得何等隐晦曲折,又渲 染得何等淋漓尽致! 作者炼字颇具功 力,“寒涩灯烟”语新意妙,为前所 罕见。词人选用平声“寒”韵,所用 的 “绵” 、“烟”,“眠”、“无” “偏”、“圆”、“然”、“前”等 字。似乎也容易给人一种比较清冷的 感觉,丰富了作品艺术感染力。词作 以景语作结,做到了 “旨在言外”、 “境在象外”,把有限的时空化入无 限的离愁别恨,表现出对美满爱情生 活的向往和追求,格调是别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