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2024-09-20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眼角相勾,谁道有、这场抛散! 怕向那、定情帘 下,诉愁窗畔。几度卸妆垂手望,无端梦觉低声 唤。猛思量、此际正天涯,啼珠溅。

欲寄 语,加餐饭; 难嘱咐,鱼和雁。隔云山牵挽,寸 心如线。善病每逢春月卧,长愁多向花前叹。况 如今、憔悴去侬边,何曾惯?

王次回年轻时曾挚恋兄嫂的一个 婢女,为家庭所阻,未能偕合。此婢 因此被逐出王家,一度沦为歌妓,后 来入观当了道姑。但次回对她的钟情 爱恋至于生死不渝。崇祯元年(1628), 王妻去世,七年后,诗人已经43岁, 终于劝说她脱离道籍,结为夫妇。这 首词写于妻子逝世前一年,抒写了哀 怨的怀思和对心中人命运的深切关 注。

“眼角眉端最传情”。起首四字, 正是诗人对当年情恋的甜蜜回忆。 《西厢记·张君瑞闹道场》: “虽然 是眼角传情,咱两个口不言心自省。” 是所谓“相勾”也。可是残酷的现实 将那场美梦彻底粉碎,“才尝欢味便 分携”,“浓欢将到转忧危” (《疑 雨集》) 。谁能料到,两情终于被迫 生分离散。一昔一今,一忆一叹,对照 强烈。第二句以反诘写心中的愤感, 转捩跌宕,劈空而来。“谁道有这”, 连下三个仄字,为下面两平声蓄势,最 后接去声“散”,一腔怨愤喷薄而出, 感慨极深。“定情帘下”,“诉愁窗畔”, 照应首句。既为两情相恋、眉目传情 设立了背景(帘下、窗畔),又显示 了与恋人感情发展的深度(定情)、偕 合的阻难 (诉愁)。由于当时即受阻, 如今更抛散,所以“怕向那”,即怕 见那帘下定情之处,窗下诉愁之畔。 可是,这并非别处,正是自家萧墙 之内,又如何避得开?其实,又何 止“帘下”、“窗畔”,既然爱情已 经发展到可以“定情”,那又何处没 有留下他们的足迹呢? 因此,比 起“旧地重游”来,那种日见“帘” 而夜向“窗”的触景伤怀,更是无时 无处不在啮蚀着词人的心灵。如果说 上面主要的还是“情语”,所恋的形 象还未显明,那么五、六句便是以描写 的笔触,将恋人对自己的深情寓托在 两个细节之中。词人记起: 她有多少 回卸了妆后,垂手低回而思己望己; 又有多少回在梦醒之后,轻轻地呼我 唤我! 不说自己如何深切地怀恋她, 而设想对方思念自己,翻过一层,从 对面落笔,情尤深至。七、八句又到 眼前,用“猛思量”一领,把思绪从 遥远的忆念中拽了回来,想到她此际 正在天边地角,不知如何的伤感流泪 呢! 元稹《咏月临花》云: “啼珠坠 还结。”是说眼泪流了下来又结成了 珠。这里用“啼珠溅”,更是鲛人泣珠, 点点飞溅的令人伤心的哀哭。

“欲寄语,加餐饭; 难嘱咐,鱼 和雁。”换头处三言四句,如贯珠落 盘,字字响彻。古诗:“呼童烹鲤 鱼,中有尺素书。上言加餐饭,下言 长相思。”想到她远在天涯,沉哀泪 溅,所以拟托人捎个信,一方面劝慰 于她,同时又表达自己积郁多年的相 思之苦。杜甫《寄高三十五詹事适》 云: “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相 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 化用杜 句,也暗寓有情人未有所寄之意。但 是,今非昔比,人自成单,即使有 鱼、雁可凭,却又如何寄得?“欲 寄”、“难嘱”,相映对照,写出了 欲寄不得,欲罢不能的痛苦矛盾心 情。陆放翁《钗头凤》云“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有似于此。因此紧接着 进一步抒写心中的恨事和相思。辛弃 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旧恨 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 “隔 云山牵挽”,既以形象的笔触,喻两 情暌隔如云山之阻,又寓含旧恨新愁 如天空中高耸的云层,奔腾翻滚,千 重万叠,把无穷的思念、郁结的情怀 作了淋漓的渲泄。更妙在作者将两个 意象串在同一个句子中: 一方面是云 山阻隔,千叠万叠; 一方面叉用“牵 挽”二字,道出心中一缕情丝早已飞 渡千重云层,归依伊处。何逊《夜梦 故人》: “相思不可寄,直在寸心 中。”李商隐《柳》诗:“如丝如线 正牵恨。” “隔云山牵挽,寸心如 线”,直把相思之苦推上了感情的最 高峰。“长愁”、“善病”两句又是 忆旧,作法与上片“几度”、“无 端”相同,也是翻过一步,从对方写 来,回忆心中人因无望的相思所外化 的“多愁多病身”。最后与上片末二 句相照应,也是回到眼前,想到她面 容憔悴地离开自己,怎么过得惯、过 得下去呢?显示作者对抛散后情人命 运的深切关注。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很有特色。 词人将心中的忆念同所恋形象的描绘 结合起来,又抒情,又描写,景语和情 语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对所恋形象的 塑造,采取步步逼肖的手法 。先是 “眼角相勾”,然后设立背景;再是 垂手望思、梦觉低唤两个细节; 最后 在春月卧病、花前叹愁中完成了一位 美丽多情、长愁善感的少女形象的塑 造。陈廷焯在《词则》中评这首词 说:“次回《疑雨集》钩魂摄魄,极 尽 ‘香奁’ 能事,真诗中之妖也…… 如此篇亦可谓凄丽矣。”所谓“凄 丽”,其“凄”在恋情之真,受阻之 重,故思之也深,忆之也苦; 其“丽” 则在抒情对象形象的捕捉,通过细节 的描绘,表现她心中的执着爱恋,显 示出青年男女追求真正爱情的人性 美。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