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2023-03-11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杜 鹃

血洒青山尽作花,花残人影未还家。声声只是为 天涯。

有恨朱楼当凤阙,无穷青冢在龙沙。 催归不得恨琵琶。

“血洒青山尽作花”,屈大均以 多么宏伟的气势开始了他这篇《浣溪 沙》词。咏杜鹃,其实是咏自己,咏 他至死不衰的抗清意志。传说杜鹃啼 久,嘴角流血,血洒在山上,就化为 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又名映山红)。 因此,古今许多诗人都曾以杜鹃鸟作 为不屈不挠、为实现志愿、苦心孤 诣、不惜流血牺牲的志士的象征,加 以歌唱。此词前阕是说杜鹃鸟不惜血 洒青山,声声只是为了呼喊流落天涯 的游子。可是血化为花,花又残落, 却还不见人影归来。其实只是他自身 的写照,他想唤醒世人不忘亡国之痛, 起而参加斗争,尽管自己血洒青山,但 喊遍天涯却不见人们奋起响应。一片 孤愤之情,溢于言表。

后阕用王昭君琵琶诉恨的历史故 事。朱楼、凤阙,都是指汉代宫阙, 帝王后妃们居。虽然堂皇富丽,有些 后妃失宠,其间也笼罩着无尽的怨恨。 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南十公里,大黑河南。龙 沙原来是白龙堆沙漠的简称,后来就 用以泛指塞外沙漠地段。青冢只一个, 而冠以“无穷”,作者用意很明显: 当代和王昭君有着同样命运,有家难 归,有国难投的人,很多很多,他们 只有埋骨沙场、留冢他乡的结局。王 昭君归汉不得,用琵琶来表达自己心 中的怨恨,当今那些心存亡国之痛、 怀耻抗争的志士,看来杜鹃催归(杜 鹃鸟的喊声似“不如归去” )也是无 用的,他们只能象王昭君那样以弹琵 琶来抒发一腔愤怒而已。一片同情之 心也是溢于言表。

综读全词,从深沉的语言中可以 感觉到作者强烈的心律。他爱国之 深、亡国之痛、救国之切,希望与失 望相交织,殉国的慷慨与孤愤的哀怨 相激宕,种种复杂的感情都从字里行 间透露出来。如果他把感情写得过分 单一,就容易概念化口号化,艺术感 染力必然减弱。事实上人们的感情总 是非常复杂的,只有写出它的复杂 性,才会有真实感、深刻感,也才能 激动读者心灵。这也是这首词给我们 的启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