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2019-07-18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辽后妆楼

洗妆楼下伤情路,西风又吹人到。一绺山鬟,半 梳苔发,想象新兴闹扫。塔铃声悄。说不尽当 年,月明花晓。人在天边,轴帘遥闪茜钗小。

如今顿成往事,回心深院里,也长秋草。上苑云 房,官家水殿,惯是萧娘易老。红颜懊恼。与建业 萧家,一般残照。惹甚闲愁?且归斟翠醥。

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记载北 京太液池里有琼华岛,上面有古殿, 榜曰“广寒之殿”,相传本辽后梳妆 楼,历金元明皆有宫殿,为游观之 地。陈其年在北京供职,闲游其处, 发思古之幽情,填了这首芳馨悱恻之 词。今日妆楼早已倾圯不存。“洗妆 楼下伤情路,西风又吹人到。”一起 点明妆楼,特别着以 “伤情”二字领 起全篇。这伤情二字概括辽后许多悲 剧,特别是天祐帝后萧氏,小字观音, 姿色、歌诗和音乐才能都是第一,而 被谗惨死,辽王鼎作《焚椒录》(《津 逮秘书》第十集)详细记其冤死经 过。这首词泛称辽后,重点在观音。 西风固然指来游的季节,但也与悲凉 气氛相一致。“又吹人到”写己之二 次来游。“又”字表明重来。“一绺 山鬟,半梳苔发,想象新兴闹扫。” 这几句巧妙地把眼前的景物和辽代盛 时的时妆结合在一起。“山鬟” “苔 发”,是眼前实有 “山” “苔”,加 意中想象“鬟” “发”。唐末宫中有 种发式象旋风似的称为 “闹扫妆”。 这几句从己之来游转到妆楼,用 “想 象新兴闹扫”过渡。“塔铃声悄。说 不尽当年,月明花晓。” “塔铃”句 暗用《晋书·佛图澄传》事。石勒死 的那一年,一天没有风,忽然塔上一 个铃响,佛图澄说国有大丧,果然。 这里从西风吹塔铃的微响,想象塔铃 是在诉说不完盛时妆楼的情况,“月 明花晓”四个字概括有力。明月之 夜,百花盛开之晨,辽后楼上梳妆, 多么得意。“人在天边,轴帘遥闪茜 钗小。”妆楼高耸,又在太液池中, 所以从远处平地望去,皇后就象在天 边(恍若神仙) ,帘子一卷,只见茜 钗的一点闪光而已。多么值得歆羡的 妆楼主人啊! “茜钗”,《词则》作 “茜裙”,更有味。

“如今顿成往事”,换头一句从 过去落到今天,无限兴亡盛衰之感, 包含在六字之中。“回心深院里,也 长秋草。”唐高宗的王皇后被武则天 幽囚起来,后来高宗去看她,惨不忍 睹。她要求如果让她重见天日,请把 这囚所改称“回心院”,表示皇帝 回心转意。(见《新唐书·王皇 后传》)辽代好几个皇后都曾被废 黜。尤其是前文提到的天祐后,她被 废黜处死之前,曾写许多首《回心 词》 (见《焚椒录》) ,凄惨动人。 陈其年这儿用 “回心院”自然使人联 想天祐后的事。过去这儿演过一幕惨 绝人寰的悲剧,今天也已荒凉冷落。 “也长秋草”,巧妙在与上阕“西风 又吹人到”相应,使人不觉。“上苑 云房,官家水殿”指与妆楼相应的建 筑,楼殿依然,而人却有年长色衰爱 弛的悲哀。“惯是萧娘易老”,“萧 娘”在诗词中惯用,此处却指辽后。 据《辽史·后妃传》几代皇后都姓 萧。这里点出萧姓,唤出后文的 “萧 家”。“红颜懊恼”,总束辽后的悲 哀。“与建邺萧家,一般残照”用两 个萧字巧妙结合,从北方到南方,从 辽到梁,文字跳荡,出人意表,而把 辽代的衰亡,就用 “一般残照”形象 地交代了。抚今追昔,感慨淋漓,好 象词人也为这兴亡得失而产生愁闷。 结尾却用两句扫除净尽: “惹甚闲 愁,且归斟翠醥。”不要再想这些, 不如回去喝杯老酒。醥(piǎo 瞟), 清酒。如果细心一点,这两句好象扫 尽前文,但“归”字和“西风又吹人 到”却紧相呼应。

《迦陵词》本以壮语见长,这一 首却“婉丽娴雅” (吴梅《词学通 论》),看出一位大家的多样风格。陈 廷焯把这首词选入《词则·大雅集》, 认为“视宋人正不多让”。他认为这 首《齐天乐》: “风格俊上,同时不 乏佳作,无出此右者。” “后幅壮浪 纵恣,感慨苍茫,妙仍有许多郁处, 所以可贵。结二语以离为合,妙甚。” 这些评论,颇为精到,值得重视。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