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苏轼)

2019-05-13 可可诗词网-宋诗评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广为传诵的哲理诗。它写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北麓,距东林寺一里左右。东晋太元二年(377)太府卿陶范为慧永创建,是庐山最古老的名刹之一。元丰七年(1084),苏轼从黄州团练副使移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途经九江,游了庐山,经山僧请求,写成此诗。

庐山气象万千,为人们所倾倒。前人已有不少写庐山的名句、佳作,要想突破,只有从立意上去创新。苏轼从观感与哲理的结合中赋予庐山胜景以新意,使它成为一首咏庐山的名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实写,从不同的视角看山,远、近、高、低,横看、侧视多角度地观赏,呈现出不同的形貌,或峰、或岭、或偃蹇,或如髻如眉,形成不同景观,但还不能把握庐山的整体特点。为什么了解了各个局部,还不能掌握全体呢?诗的下联就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揭示了一个平凡然而却是深刻的哲理:人的认识具有相对性,难免带有局限,只有摆脱了局部经验的限制,才能认识事物的实质。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这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但王氏仅从写作的角度对“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的问题作了较辩证的论述;东坡的诗句涵盖面却要广得多,包括对自然、人生,一切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出”与“入”的辩证关系问题,具有普遍的哲理性。

苏轼这首诗寓哲理于形象,把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庐山形象的描绘很自然地溶入道理,引导人们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实质的探索。因此,无论从“文”与“道”哪个方面来看,它都是很有价值的诗篇,为宋代哲理诗创作辟出新路。所以,绝不能把它与苏轼另一些滞闷、艰奥的禅偈诗相提并论。苏轼的这首诗是即兴之作,清新自然,含蓄、深邃,无一点矫揉造作之态。正如苏轼自言: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答谢民师书》)“心”与“手”,妙理与高艺,达到了高度的统一,随意所出,即兴而作,即成“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美文佳作,令人吟味无穷。

《冷斋夜话》云: “东坡游庐山东林,作二偈云: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谷云: “此老人于般若横说竖说,了无剩语。非其笔端有舌,亦安能吐此不传之妙。”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九)

亦是禅偈而不甚露禅偈气,尚不取厌,以为高唱则未然。(纪昀批点《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十三)

此诗有新思想,似未经人道过。(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