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王安石)
王安石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这是王安石早年的一首诗,约作于嘉祐四年(1059)。当时,他奉召入京,不久伴北使返辽,从澶州、相州、大名、洺州、贝州到边界白沟,行程十八天,沿途所见,感触良深,写下不少诗。这些诗,一反连篇累牍用典的怪僻,采用白描手法状物写形,富有激情,读来十分感人。《河北民》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
此诗的特点是明白如话,用类似民歌的表现手法,把宋和辽交界处劳动人民生活的困顿悲苦情状和盘托出。“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首句点题,同时把全篇的主旨带出,自然平易地为全诗立了总纲。接下去,对生活在黄河以北,邻近辽国边界地区的“河北民”长期遭受的“苦辛”,一层一层地揭示。在写法上,由概说转入铺叙。“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这是从“长苦辛”的普遍性上说的。家家户户养大孩子学会了耕织,劳动所得交给了朝廷,而朝廷又把它作为贡物转手奉送给辽国和西夏。这两句诗表面冷峻、平淡,实际对比强烈,涌动着诗人的愤激之情。河北之民既受本民族统治者的压榨剥削,同时也受着异族统治者的剥削欺凌。“事”字,钱钟书先生作防御解,即用贡物作防御,这对宋王朝对外妥协投降的既定国策,不无讥讽之意。“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这二句是从特殊性上来说“长苦辛”,诗意又深入一层。今年黄河以北正逢大旱,千里之地,寸草不生,然而州县两级官吏依然不顾人民死活,催迫丁壮去上河工。赋税、劳役、灾害三者同时压在河北民头上。一个“仍”字,把前后两句联系起来,既相互对照,又承上启下,使文势委婉转折,跌宕有致;又似信手拈来,不露斧凿痕。王安石用字之精妙,于此可见一斑。“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这是写眼前景,却把河北民的“苦辛”又向前推进了一层。“生近二边”已无生路,只好南下逃荒求生。丁壮已上河工,逃荒者的队伍是老携小,小扶老,这情景已够凄惨的了。殊不料黄河以南的人民,虽说是丰收之年,连自己也无食充饥,北来求食的老小也是空劳跋涉!至此,诗人的视野已从河北民扩展到普天之下,河北河南之人均受苛政赋税之害,到处一片民不聊生的惨状。这两句将“丰年无食”与南逃求食惨景相映衬,对积弱积贫的社会弊政暴露无遗。全诗的思想境界也更开阔,而诗人对“长苦辛”人民的深切同情也隐含其间。
诗到这里,经过层层铺叙,河北民的苦辛已不言而喻,诗人的悲愤也到了极点。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喊出: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悲哀愁苦的人们呵,在朗朗晴日之下也觉得天昏地暗;沿途行人,形容憔悴,神色沮丧。前句从感觉上抒写,后句从视觉上描写,用夸张的笔法渲染气氛,又虚又实,虚实相生,对“长苦辛”作了令人扼腕的总括。这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时政作了大胆的掊击,表现了诗人要求改革弊政的胆识和勇气。
最后,王安石采用以古鉴今的手法寄托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理想: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据说当时“米斗不过三四钱”,“中国既安,四夷自服”(《资治通鉴》卷一九三)。诗人向往“贞观之治”,希冀当时的社会能达到这一步。王安石借诗的语言,最终透露了他主张变法所要求达到的就是“斗粟数钱无兵戎”这样的理想社会。
王安石主张诗文“务为有补于世”,这首诗在经世明道上十分明显。但由于在采用赋法铺叙时,将白描的手法状物写形,并与主观感受紧密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使诗句转折有致,文势波澜起伏,富有情韵,达到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的结合。
-
《三衢道中》(曾几)
[2019-05-13]
-
《东马塍》(朱淑真)
[2019-05-13]
-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2019-05-13]
-
《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严羽)
[2019-05-13]
-
《临平道中》(道潜)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