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二首(其一)》(汪藻)

2024-03-01 可可诗词网-宋诗评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汪藻

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

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

古人的“即事”、“漫兴”、“随感”之类诗词大多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这首“即事”诗也不例外。原诗有二首,这是第一首。

头两句说:梁间燕子带着雏燕学飞,呢喃之声,象在告诉人们夏已深了。院子里虽栽有不少绿槐,但仍挡不住如火毒日,并不觉有多少阴凉。盛夏情景,借燕子呢喃道出;烈日灼人,由庭院少阴显示。手法巧妙,不着痕迹。同时以动寓静,燕语声声更衬出烈日下万物无声的静谧。将炎热难忍写足,为下面两句遇雨之欣喜作好了铺垫。

后两句说:忽然天降下一场雨来,顿觉凉爽不少,信步踱出屋外,只见西窗下原先卷缩着的芭蕉心此时全已展开。这两句是诗的重心。语言轻快明朗,有一种跳跃美。“一雨”表明夏日阵雨,来去皆速。“无人见”与下句“芭蕉展尽数尺心”相接,无人见而我独见,诗人又惊又喜之情溢于言表。古来咏芭蕉者都与愁字紧紧相连。如“梦短添惆怅,更深转寂寥。如何今夜雨,总是滴芭蕉。”(吕本中《夜》诗)“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杜牧《雨》诗)。写蕉心也与愁字相关。如:“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东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芳心犹卷怯春寒。”(钱珝《未展芭蕉》)本诗中诗人让芭蕉之心因雨展开,以比喻诗人舒展了的心府,体现出欣喜之情。这就一改前人咏熟了的“雨打芭蕉”或“芳心犹卷”等体现愁绪的老套,开拓了一个全新的意境,使人耳目一新。作为苏轼以后,苏派“最出色的”(钱钟书语)诗人,其独创精神于此可见一斑。

在古代,“赤日炎炎似火烧”的旱情,曾使多少志士为之心忧?而“普降甘霖济众生”的好雨,又使多少诗人为之雀跃?汪藻多年就任地方官,深知农民疾苦。汪藻友人孙觌说汪诗“兴微托远”,清初吕留良说:“汪诗高华有骨,兴寄深远。”(《宋诗钞·浮溪集序》)可以想见,诗人对夏雨的欣喜决不仅限于减暑纳凉这一点上。古人的许多“即事”诗自有其本事可稽,可惜对汪藻此诗的本事已无案可查。不过,单就此诗显示出来的娴熟新颖的艺术手法,也就足以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