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搦歌(选三)(北朝乐府民歌)
谁家女子能行步, 反著后裙露。
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
华阴山头百丈井,下有流水彻骨冷。
可怜女子能照影,不见其余见斜领。
黄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丝两头系。
小时怜母大怜婿,何不早嫁论家计?
《捉搦歌》是北朝乐府民歌中的一组情歌。共四首,全为七言四句。郭茂倩《乐府诗集》列为《鼓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捉溺”(nuo音糯),戏弄的意思。《捉溺歌》凡四曲,皆男女嘲谑语。很可能是当时北朝男女相戏之时的歌唱。我们试析其三首。
第一首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生活的向往。男女思恋,乃人之常情。男女配婚,正如上衣与下裙互相配合一样,是巧妙的一对。 “”(jia)是夹的异体字。“”(音dan),单衣。 首二句谓,谁家的女子能反穿着上衣而露出反裙子在外面行走呢?据考证,南北朝时女子的服装,上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穿长裙。如果上衣反穿,对襟向后,自然会露出后裙。这是由衣服的不合体,反衬男女婚配应当象上下衣一样合适、配套。天生男女在一起是天经地义的事,她希望男女白头到老,恩爱始终。
第二首写苍茫的山上,峰峦叠翠,上有类似井状的深渊,嵌着一潭清水,下面流水清冷。一个可爱的女郎,凝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倾影自怜。她只看到自己的衣领,顿生孤独之感。她渴望有个意中人与她一起。触景生情,唤起她青春的激情。华阴,地名(在今陕西华阴县东南)。可怜,即可爱之意。斜领,衣领。
第三首写北朝年轻女子的心理变化。她们从小崇爱自己的母亲,长大以后又爱怜自己的丈夫。正如草鞋一样,一丝系两头。也映衬出她渴望早日成家的心情。她从降生于世上时,便想着选择万紫千红的世界,选择自已美好的生活。“柘”(zhe)一种常绿灌木,亦名黄桑。常有刺,夏季开花,雌雄异株。“屐”(ji),鞋子的一种,通常是木底的,也有草制的。这里指用黄桑编织的草鞋。“蒲”,一种水生植物,可以制席织鞋。本诗意指用蒲草编织的草鞋。
《捉搦歌》在北朝民歌中独具特色。它不象南朝情歌那样婉柔清绮,而是质朴刚健,一吐为快。南歌中的汪汪眼泪,寸寸柔肠,在北歌中是没有的。情人失约,她们只说:“欲来不来早语我”。由于北朝战乱频繁,年轻的男子逾陇远戍,弃尸穷荒,造成“老女不嫁,蹋地唤天”的结局。北朝女子迫切要求婚嫁,过上美满的小日子。
《捉搦歌》为一组七言四句诗。且不说对仗工稳,格调天然。而且气韵绝峻,命词慷慨。多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叙述人生的哲理,是民歌的特点。本诗中以草鞋子为例,喻指少女的内心世界。难怪刘熙载《艺概》中指出:“古乐府中至语,本只是常语,一经道出,便成独得”。细玩《捉搦歌》堪为的评。同时,本诗在运用日常习语时,“俚语俱趣,拙语俱巧”(沈德潜语)。朴素天然的民歌中,流溢着艺术的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