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梵天寺》
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寺。
松扉夜未掩,片月随行屦。
唯闻犬吠声,又入青萝去。
描写僧道生活的作品,我们可能都读过一些,有些作品可能还相当熟悉。比如寒山的《杳杳寒山道》,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等等。这些诗作写得都不错,但也还留给人一点遗憾。它们基本属于客观的描述,对人物的精神世界,则缺少揭示。《杳杳寒山道》写天台山寒岩的空寂清冷,“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令人难忘,只不知僧人作何感想。守诠《题梵天寺》也写了山中的空寂清冷,却在僧人行为的背后,展示了僧人主观的感情。这个僧人就是他自己。
秋天的傍晚,夕阳西下,秋蝉长鸣。他一个人走在山林间小路上,要回他居住的林中寺院。读这一句,我们的感觉也相当清冷,但不知他本人的态度。“松扉夜未掩”。这寺院是很清冷的,所谓山门,不过一扇松门。松门未掩,省却了 “僧推僧敲”之类麻烦,这叫我们怀疑,寺中可能只住着一两个万事不闻不问的老僧,甚至只住着诗僧自己。然而再读下句,我们便感到,诗人好像不觉得清冷,相反,他觉得很惬意很舒适。松扉夜不掩,予自己以方便,一弯月亮,好像灯笼一样为人照亮,总随着人走,而且总照着麻鞋所到之处,如此多情。
读最后两句,证实了我们的感觉,诗僧不但不嫌清冷,而且很害怕烦杂打扰。理解这句的关键在于,“又入青萝去”的主体是谁。如果是犬,那就是当夜的事,诗人夜宿,听见犬吠声远去。但这样理解有难通之处,犬夜行一般不吠; 犬声远去,诗人也不能用“入青萝”表示,何况青萝有颜色,属亲见。合理的解释是,这是第二天的事情,诗僧听到犬吠声,知道有人来了,于是他又走进萝蔓青翠的山林。待到傍晚,他再回来。诗中写自己的生活,更写自己的精神。我们记得李白访道士不遇,第一句就说“犬吠水声中”,结尾又说“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安知李白所访那位道士,不是听到犬吠声而入松林? 只不过李白不知道这点,而道士本人又没有守诠的诗才。
全诗展现出的清幽空寂之景,任运自然的心态,都是从一位诗僧的心目中显出,可谓禅境。周紫芝《竹坡诗话》盛赞此诗:“幽深清远,自有林下一种风流”。
-
《与虞沔州谒藏真上人》
[2019-05-12]
-
《东园》
[2019-05-12]
-
《东坡》
[2019-05-12]
-
《东峰白云院》
[2019-05-12]
-
《东溪》
[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