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昌化山精舍》

2024-02-10 可可诗词网-古代禅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宝地乘峰出,香台接汉高。

稍觉真途近,方知人事劳。

“昌化山”在浙江昌化,“精舍”是寺庙的别称。这首诗主要是写作者游昌化山精舍的所见所感。

首联中“宝地”指佛寺,“香台”是佛殿的别称。“乘峰出”、“接汉高”极言佛寺耸立于峰巅之上,上与天接。其用意在于映衬佛界远离尘世,没有人间烟火味,是天界而非尘世。用词贴切生动,一“乘”一“接”,用拟人化的手法,把静景写动,写活,无情之物也被赋予了生命感。

尾联中的真途指佛家的修行之路,佛家认为人世是苦海,充满了各种痛苦与烦恼,只有遁入佛门,参禅学道,潜心修行,才能够得到解脱之途。佛教是生活痛苦、人生苦难的麻醉剂,它是卢照邻的对症良药。《唐才子传》 说卢早年因疾去官,后隐颖水,身患麻痹绝症,手足拘挛,十余年不能起行,曾作《五悲文》,自悲其宦不得志,又婴绝症之苦。他自号幽忧子,可见其内心的悲惨与痛苦。他终不堪人世的痛苦,投颖水而卒。但僧人的生活又是另外一种模样,后世之百丈怀海和尚作偈曰:“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无所执着,无所痛苦,如清风白云,任运自然。这种生活对深受痛苦折磨的卢照邻是多么值得羡慕啊,所以当他爬上山顶,看到这“闲人”们的生活,便要深深地感叹人世的劳累了: 为不得志而苦恼,为衣食而忧愁,受疾病之痛苦,太残酷了。佛家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苦, 人的面就是苦字形的, 那“艹”字就是两弯眉毛, 那“十”是鼻子,那“口”是嘴。他们又把人生分为“五苦”、“八苦”,认为产生痛苦的原因是 “迷”,是 “无明”,要摆脱痛苦只有按佛家的修行之路去做,也就是诗中的 “真途”。只有踏上 “真途”,才能悟,才能摆脱痛苦,得到解放。看来卢照邻终究未能踏上 “真途”,解脱痛苦,而只得投颖水而卒。

这首纪游小诗,写景不多,但能抓住事物特质;议论不多,但既能结合自己的身世,又能把握着佛理。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