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江》

2024-01-22 可可诗词网-古代禅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沙尾鳞鳞水退潮,柳行出没见渔樵。

客船自载钟声去,落日残僧立寺桥。

这是一篇即景生情之作,描写的是作者驻足寺外江边时的所见所闻。“僧立寺桥”就是诗人的自画像。姚江,又名舜江,在今浙江余姚县南。

僧诗常以清拔孤寂之风见胜,诗的首句写江潮已退,江边因潮起潮落而留下如鳞的沙滩,形象十分鲜明,颇有清肃之气。次句写江岸上的情景。绿柳成行,渔父、樵夫,时而出没其间,于上句清冷的氛围中平添了一点浓烈的生活气息。第三句是此诗的巧思所在,诗人巧妙地将江上远去的客船,与寺院中回荡出的钟磬声连在一起。对钟声的描写,是寺院题咏中最为常见的,“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杳杳钟鸣,衬托出佛门的清静宁谧,使听者荡神涤虑。一首“夜半钟声到客船”,使寒山寺的钟声永远回荡在读者心中。这一句中,“客船载去”是说钟声余音悠远。钟声远扬,客船远去,一个“载”字,化无形的声音为有形,新颖独到,比之孟郊的名句“晚磬送归客,数声落天遥”(《游终南龙池寺》),意境更添一层。末句是全诗景致的聚点。夕阳西下,特定的时间给整个诗境笼罩上一层悠然、空灵的色彩。落日夕照中,诗人以天地为心,久久伫立寺外桥边,听着悠扬的晚钟,凝视着鳞鳞江滩外远去的江水、客船,一种宁谧之情由然而生。以 “残僧”与 “落日”相对,并用 “残”字来写诗人自己,在写出孤身只影的同时,把诗人此时的心境点染得淋漓尽致。全诗遣词用字,可谓极其寡淡,但融情于景,孤清而不失于枯寂,意味弥长。以此,我们大致可理解 “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 (唐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院便送归江陵引》)这个禅悟通于艺术的道理。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