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念济寺晕上人院》

2019-05-12 可可诗词网-古代禅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泉响竹潇潇,潜公居处遥。

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

放鹤临山阁,降龙步石桥。

世尘徒委积,劫火定焚烧。

苔壁云难聚,风篁露易摇。

浮生亦无著,况乃是芭蕉。

本诗表现的是一种万事难凭、浮生无著的深沉感慨。首二句写晕上人住所的环境特点。竹在古代是高雅脱俗的象征,王子猷曾有 “何可一日无此君”的名言。山泉潺潺,修竹潇潇,显示出环境的清幽和主人高尚的修养。一个“遥”字写出其深山独处、远离红尘的超俗怀抱。“潜公”即潜真,字义璋,王氏子,夏州朔方(今陕西横山)人。史称其自幼习典坟、好佛书,20岁出家,以博通能文著名。弟子众多,为世所称。潜真圆寂于贞元四年 (788年),寿71岁。生活年代与卢纶相近而稍早。诗中把晕上人比作潜公,是对他的佛学修养的称许。

“虚空”以下四句具体写晕上人不愧于“潜公”的渊博学识和修持工夫。三、四句是说诗人亲聆上人诵佛偈、讲佛法,为上人谈禅的精妙所折服。“偈”是佛教的一种颂言,每首四句,有三言、四言乃至多言等各种。“雨花”,传说释迦说《法华经》,入于三味时,有花自天空降落。这里形容晕上人说法的动听。“虚空闻偈夜,清静雨花朝”,“夜”、“朝”相连,则表明通宵谈禅说法,听者、说者均能于清静之中深悟佛法,以致忘我、忘物、忘倦。这是从说法、听法两方面表现上人的学识。五、六句从上人的生活情趣写其品性的超拔和佛法的高妙出神。“鹤”在古人看来是一种仙禽,相传古代仙人多骑鹤。古代僧人如支遁即以爱鹤出名。“放鹤”即被放之鹤。“降龙”即被降之龙。这儿以鹤,龙来朝听讲佛偈,描写晕上人感物之深。

“世尘”两句,写诗人一睹上人风采,并亲聆其佛法之后所生出的世事总空的感慨。佛教宣扬四大皆空,认为世间的一切都虚幻不实,而人事的成败与世情的反复都是劫数使然。“世尘徒委积,劫火定焚烧。”世尘空自累积,世人枉自奔忙,一切主观的努力都无法扑灭那燃时必燃的坏劫之火,它将人们执迷的妄念,执着的恩怨,无情地化作一无差别的劫灰,只留下一个“空”。

“苔壁”两句,从对世事的感慨转向眼前景物。这难以抗拒的劫运,并非只现于千年百年,眼前那浮云、清露不也正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吗?浮云,飘泊于苔壁之间,无根无凭,永难聚合; 清露,托身于风竹之上,动辄摇落,极易干涸。它们的命运只决定于无定的阴晴、无端的风雨,其中有什么实在可言呢?

末二句将由佛法和即目之景引发出的深沉感慨归结为一种人生思考:“浮生亦无著,况乃是芭蕉。”《维摩经》卷二有“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芭蕉茎中空,以比喻人无我。此处作者借以表现他对现实人生的直观认识。卢纶由于目睹了安史之乱的劫难,待到社会重新安定之后,一切如梦幻般闪过,心中的虚幻感尤其强烈,加之个人在仕途上又很不得意,因此对佛教、对禅宗的接受,对现实、对人生的认识,便很自然地偏于消极、空幻的一面了。本诗表现的正是他这种特定的心态。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