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真谛寺禅师》

2024-02-10 可可诗词网-古代禅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

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

问法看诗妄,观身向酒慵。

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

此诗大约作于大历二年(767年),时诗人寓居夔州 (今四川白帝)。夔州是杜甫离开四川、漂泊江南的第一站。在这里诗人滞留了两年。故园的思念、时局的忧虑、人生的坎坷都时常煎熬着杜甫疲病的身心,悲苦之时,他也想到了佛,此诗即抒发他愿与禅师共游的超越之情。

“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首二句写望中所见的真谛寺。“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略称,意为寂静处,后一般代指佛寺,此指真谛寺。诗人站在山脚,放眼望去,真谛寺耸立在山的最高处,四周山岚弥漫,袅绕数重,气象深闳,巍峨壮观。此二句写景兼写人,暗含了诗人对禅院的敬仰,并仿佛能看到他仰望高山、拾级而上的神态。“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 详细描写入寺途中所见的山景。高山丛林中,雪后初晴,洁白的泉水冻结成冰,依石而下,在阳光下莹莹闪光; 参天松树上积满了白雪,阳光照耀之下,积雪初融,从枝头滑落下来,有如白练飘落,发出阵阵声响,给冷寂的山林平添几分幽趣。此二句笔法精巧。“冻”、“晴”二字,表明季节,景中见时,对仗工稳,动静相衬,明晦相映,有声有色,十分优美。前四句由远而近、由低向高,描述诗人入寺的过程,句句写景,景中见人,生动逼真。

“问法看诗妄,观身向酒慵。”此二句描写诗人已到寺中,与禅师说佛谈禅。“问法”,佛语,探寻佛教虚寂境界。“观身”,亦佛语,指佛教四种观行法之一。佛教认为忏悔之人为减尘世罪孽,可用四种观行法,即观因缘、观果报、观自身、观如来身。此“观身”即观自身法,观自身之正因,剔除胸中的烦恼和黑暗,使灵觉大显,渐通于佛。诗人禅与诗酒进行对比,深刻地表现他对佛的感悟和皈依。平常,诗人爱在诗酒中抒发其内心的郁闷,浇灭胸中的块垒。而在佛境中,物我皆空,哀乐都忘,诗人明白了诗情酒兴统统都是虚妄的,故“看诗妄”、“向酒慵”。清人黄生评此二句说:“平日所最耽者,莫如诗酒,今亦索然无味,此作悟后语。” ( 《读杜心解》 引) 所言极是。末二句正表现了诗人悟禅之后的生活选择,点明了谒禅师的真意。“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诗人在尘世的牵累太重了,妻子的患难之情,儿女的骨肉之情,都令他难以割舍。因此尽管他愿心许佛门,但却不能弃家入佛,只好卜居寺边,与禅院为邻,以便时常与禅师共游,这即是他拜谒禅师的真意。“未能割妻子”,出语自然,感情朴实真诚,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现实人格。

全诗由望寺写到登山,由参禅写到卜居,层次明晰,意境优美,以情喻理,诚挚感人。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