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庵僧尔霞》
十里山深日易斜,看山人住远公家。
晚风初起灯摇阁,溪雨乍来梅落花。
漏尽松声翻贝叶,梦回月影上袈裟。
羡他窗外千章木,长与高僧共岁华。
这是一首与僧友尔霞的赠诗。诗人写景绘事,字里行间表达了对佛门禅悦的向往之心。
“十里山深日易斜,看山人住远公家”写僧家处所幽僻,远离红尘。大凡寺庙都或建筑在山明水秀之地,表示天地造化,钟神会秀,超凡入圣; 或坐落于深山幽谷之中,表示隔尘绝俗,静心求志,境界玄远。今尔霞处在“十里深山”之中可谓远离尘世了。诗人把僧家称之为 “看山人”,颇有意趣,暗指僧人与青山为友,不问世事,澄怀静观,潜心于道。“日易斜”是写景,喻山深谷幽,日照时间短,更添其幽静寂寥;同时也是照应后文的绘事。“晚风初起灯摇阁,溪雨乍来梅落花”是对禅寺具体生活环境的描绘。那里晚风来得特别早,伴随着长夜的是一盏忽明忽灭的青灯; 而春天却来得很迟,春雨刚来梅花就凋零了,禅家生活条件之苦寒萧淡已明矣。这两句诗写得自然浑成,意味隽永。正因为是 “十里深山日易斜”,因而夜晚来得尤早,灯自然也明得早了;而晚风吹来灯火摇曳明灭,灯影投射在四壁上仿佛不是灯火在晃动而是整座楼阁在晃动。“灯摇阁”三字写得生动形象,天趣盎然。“溪雨”指的是春水,春水一来顿使干涸沉默了半年之久的沟壑溪流涨满润泽,充满生机,所以说是“溪雨乍来”;而春乍来本是梅花争颜斗艳,烂漫似火的季节,可是深山幽谷开阳迟缓,冬季尤长,性寒之梅早已悄悄开放,等到春天姗姗迟来,花季已过了。诗人拈出晚风、灯影、溪雨、梅花的形象,将一天之色、四时之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见出诗人的匠心;而这些意象本身更是妙谛微言,意味深长,与禅境尤为契合。整联诗传达出一种出家人枯荣不惊、贫寒不移、淡泊明志的意境。“漏尽松声翻贝叶,梦回月影上袈裟”则是写僧人课经时的用功情景。“漏尽”指夜已阑珊,万物俱息,古时人们用滴漏来计时。“贝叶”指经书,据说最早的佛经是用铁笔刻在一种梵语叫贝多罗的树叶上的,故名。僧人在夜已很深、万籁俱寂之时还在青灯下诵读经文,可谓虔诚专心之至; 而此时天风吹拂,松涛阵阵,犹如“天籁”。在僧人心目中,佛经不也是一种“天籁”吗?这句诗写得机锋蕴籍。可以想见,禅师深夜青灯伴读,禅悦渐得,身心俱宁,最后恬然入梦,等到醒来时,只见月影不知不觉已经斜移,照进禅堂,袈裟上撒满了清辉。月华独照袈裟,这是何等境界! 其言外之旨不难体味。诗人最后不得不发出如此的感慨: “羡他窗外千章木,长与高僧共岁华。”那禅室窗外的千树万木尚能年年岁岁与禅师相陪伴,而自己却不得不与僧友惜别,这是何等的遗憾! 同时也暗示那些树木无情之物却有幸在窗前领受佛义,得到佛性,万古长青,从而表达出诗人强烈的向佛之心。
这首七律看似平实无华,淡淡道来,自然收笔,然而写景透境却别出心裁,无意而自得。尤其是中间四句写得情景交融,意境浑然,非通慧之人不能自得,真可谓“鸟啼花落,皆与神通”,“但见性情,不睹文字”。袁枚论诗素来既讲究天籁也讲究人巧,无意自得还须从有意中来,这也是佛教讲究“无心是道”,但又认为“无心犹隔一重山” 的微妙之处。
-
《与虞沔州谒藏真上人》
[2019-05-12]
-
《东园》
[2019-05-12]
-
《东坡》
[2019-05-12]
-
《东峰白云院》
[2019-05-12]
-
《东溪》
[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