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雷隐上人》
最忆高人住翠微,万岩千岫雪消时。
林阶月在行香早,石屋云多出定迟。
栖树有僧留听法,看泉无客和题诗。
松关不镇容相叩,定觅春山食紫芝。
这是一首怀念僧人歌咏禅隐的七言律诗。上人,原指持戒严格、精于禅理的僧人。《释氏要览》称:“内有智德,外有胜行,在人之上,名上人。”后来,用作对僧人的敬称。首联开门见山,表明对雷隐上人的怀念之情,并点出时间地点。“高人”,超尘脱俗之人,这里指代雷隐。“翠微”,原意是轻淡青葱的山色,此指深山。春天来了,想象雷隐上人所居的深山之中,万岩千岫,冰雪已经开始消融,雷隐上人怎么样呢?这里暗用东汉袁安卧雪典故。《后汉书》称: “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 ‘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诗中将雷隐上人暗比袁安,字里行间,称赏了雷隐上人的高尚品德,表露了对他的怀念敬仰之情。
颔联从这个 “忆”字出发,进一步设想雷隐上人所在的环境景物和生活情状。“林阶月在行香早,石屋云多出定迟。”月亮还映照着林下的石阶,上人就早早地到佛殿行香坐禅,云雾已经弥漫石砌的禅房,他还迟迟没有出定。“行香”,佛教的仪式,主斋者手执香火绕行道场之中,或散撒香末,或自炷香为礼,或以手取香分授众僧,故又称“传香”。“出定”,是从入定状态恢复至常态。佛家每日静坐敛心,不起杂念,使心定于一处,叫入定,是佛徒的基本功。白居易诗“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在家出家》)《观无量寿经》称:“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恃不舍。”史瑾《游天界诗》:“学飞乳燕还巢速,趺坐高僧出定迟。”“行香早”、“出定迟”,足以表现雷隐上人作为佛徒,持戒严格,态度虔诚,及其参禅功力之深厚。“林阶月在”,“石屋云多”,这是多么清爽、静谧而又幽深、神远的境界。在这美妙的境界中行香、入定,上人的心情是多么的和谐、愉悦。诗人的心与禅心是息息相通的。
颈联“栖树有僧留听法,看泉无客和题诗。”进一步想象众多的僧徒栖息在大树之下听雷隐上人说法。人们不禁联想弥勒得道为佛时,曾经坐在龙华树下,树高40里,广亦40里,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场景。诗人想念雷隐上人已经入神。然而,自己今日与上人远离,那么,雷隐上人在赏看清亮的山泉激起诗兴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因为没人与之唱和而感到孤单呢?文笔顿挫,宕开,为末联蓄势。
末联“松关不镇容相叩,定觅春山食紫芝。”应声而起,关合全诗。“松关”,指雷隐上人所在的深山,林阶石屋处,松树重重,好像关塞。诗人想象着,这松关大概无人镇守,主人不会拒绝来人叩关而入吧?我一定要到山中寻觅你,同你一道采撷紫芝而食。“紫芝”,属菌类木耳的一种,可作菜食,亦可入药。商山四皓有《采食操》云:“晔晔紫芝,可以疗饥。”陶渊明《赠羊长史》诗称:“紫芝谁复采?深谷久应芜。”尾联二句,既进一步表达了对雷隐上人的怀念之情,亦可见诗人深入青山、与采紫芝的遁世之心。通观全诗,虽无一个“禅”字,但禅意、禅气洋溢于字里行间。
全诗以翠微、白雪、万岩千岫、林阶月在、石屋云多、树泉、松关、春山、紫芝等众多物象构成山僧所在的典型环境,笔触空灵,色彩明净,境界幽深,感情诚挚。作为七言律诗,这首诗含蓄清远,承转自如。如果说,明人高启的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之句,曾经启迪了曹雪芹塑造宝钗、黛玉两个不朽的形象。试问: 高启得此二句时,是否也从黄镇成此诗受到过影响呢?
-
《与虞沔州谒藏真上人》
[2019-05-12]
-
《东园》
[2019-05-12]
-
《东坡》
[2019-05-12]
-
《东峰白云院》
[2019-05-12]
-
《东溪》
[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