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顾伊人晚从维摩逾岭宿破山寺》

2024-07-04 可可诗词网-古代禅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树老不言处,秋深无事中。

云根僧过白,霜信客来红。

樵语隔林火,茶烟小院风。

杳然松下路,人影石桥东。

“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的破头山上。唐朝诗人常建写过著名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本诗是作者投宿破山寺时写的,充满了微妙的禅心禅味。

全诗着眼于描绘深幽静寂的境界,写得很有层次。“树老不言处,秋深无事中。”从虚而入,写出深秋时节的静谧景象。“云根僧过白,霜信客来红。”逐渐由虚而实,将人物切入其中。“白”和“红”二字在这里用得相当精致、生动。本来,白云、红叶是秋天的寻常景物,作者却赋主观于客观,认为连绵的云海之所以显得洁白,经霜的树叶之所以变得艳红,是因为“僧过”和“客来”的缘故。如此写来,仿佛白云和红叶都带上了灵性和慧根,整个画面亦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极富动感。这两句的对仗也很工整,可谓 “诗眼”之所在。“樵语隔林火,茶烟小院风。”作者的投注点从远而近,从总体抽象的印象到具体细致的事物。中国古代描写高人逸士的诗文里,往往伴有 “渔樵”的形象,以至人们看到渔樵便会联想到隐逸,而这里的 “樵语”则更有一种意境。寂静的山林中,作者听到自远处星星点点、隐隐约约的林火边传来的樵夫的话语,似乎一下子打破了原有的静寂。但身临其境者必定能体会到此时有声胜无声的妙处: 正因周遭环境的安谧,方可听到远处的声音。作者以声绘寂,更反衬出山寺的静寂,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也。处于这寂中之音,音中之寂,作者必定会感悟到一些什么,因为随后他的视线就落在另一种缥缈虚无的景象上:深山小院里升起袅袅的茶烟,又被风徐徐地吹散,作者的心境似乎也随之变得淡泊、澄静、空灵起来。这两句很能体现诗人捕捉物象中气韵律动的功夫,颇有神趣。末联“杳然松下路,人影石桥东。”松林中蜿蜒的小路,石桥边隐约的人影,这一静一动中蕴含的思致与韵味足以令人细细回味。作者最终仍未明白道破他对隔绝尘世、终老山林的向往,但字里行间却又无不透露着出世意识。粗粗一看,这首五律没一句直接的抒情,倒堆砌了满篇景语; 细细读来,便会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物并非单纯孤立的客观存在。老树、白云、红叶、樵语、林火、小院、风烟、松下路、桥边人等等,作者选取的景物都是经过他的主观过滤而带上感情色彩和精神气质的,这种种意象又组合成幽幽山寺宁静空寂的景象。而作者更从这空寂的自然风物中领悟到禅机的意趣,从而澄清世俗的杂念,将这意趣深化到禅悟的境界,然后又以他宁静空寂的禅心禅味来回悟这些清丽如画的景物。禅宗的《传灯录》 中有段相当出名的公案,说一老僧初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后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到最后依然是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段公案说明了禅宗感悟外物的三个阶段,与本诗作者所感很相仿佛。

这首诗有着清淡冲和的艺术特色,虽无一佛家语汇,却显然是禅宗思想熏陶下的作品。古人云,诗宜参禅味,不宜作禅语。可见于禅诗而言,重要的是要有禅意,方能另辟诗境,不然便落入玄言偈语,失去诗的情趣了。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