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居二首》

2023-12-27 可可诗词网-古代禅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此身原是寄,暂住即为生。

不属人间有,何拘世上名。

大千观去小,万物自来轻。

破釜沉舟计,而今借令行。

尘海谁能度,空居我独任。

风云千载事,冰铁万年心。

古木留春浅,寒岩积雪深。

只因贪纵目,长踞最高岑。

“五台山”,又名台山、清凉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部,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陆梦龙《憨山大师传》载:“师(憨山大师) 同妙师 (妙峰大师)登五台,……大方主人,为卜居北台之龙门,……时年三十也。”据此,则《五台山居》二首,应作于德清早年。

佛家认为: 宇宙是无限的、无量无边的世界。人在世上,只不过是受苦。《法华经》说: “三界如火宅”。所以必须求得“解脱”。那么,何谓解脱呢?《成唯识论述记》说:“言解脱者,体即圆寂。由烦恼障碍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缚,立解脱名。”“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要想解脱,须先破我,通达“无我”。佛家认为四大皆空,四大和合而身生,分散而身灭,成坏无常,虚幻不实。人也是四大的组成物,四大最终分离而消散,所以人在根本上没有一个真实的本体存在。《圆觉经》说:“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我在未死时,也是四大假合,也是空的。众生虽尽有心身,只是为五蕴之假合者,无常一之我体,所以我也是空的。“我在何处?头足支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我,何处有人以及众生。”“无我”故也无众生。在佛家看来,人的躯体只不过是“寄生囊”。憨山大师,曾禅期“三月之内,恍在梦中,出行市中,俨如禅坐,不见市有一人也” (钱谦益语)。据此,则他已破除了 “我”,通达了 “无我”,到了“无他”的境界。所以,诗中说“此身原是寄,暂住即为生。不属人间有,何拘世上名。”此身“生”在世上,只不过是暂时“寄”住,本来就不属人间所有,何必去分辨世上种种事物的异同?这就是解脱,只有这样,品德才会得到圆满,人格才会得到完善,精神才会得到充实,心灵才会得到净化。至此也就再无碍尘、超凡脱俗了。“大千观去小,万物自来轻。”大千世界,只不过是无边宇宙的小块,万事万物又在何处呢?“破釜沉舟计,而今借令行。”当年破釜沉舟妙计,而今也得“借令而行”。这首诗,主要是说明无我无他,无名无利,一切皆是虚无。

“尘海谁能度,空居我独任。” “尘海”,尘俗多量的世界。“度”,渡。佛家认为生死譬海,自渡生死,又要渡人,这就是度。“空居”,居空之天。“任”,堪,胜。茫茫尘海,谁能渡过,居空之天,惟我能堪。参禅悟道,也不是易事。憨山大师曾 “以江南习气软暖,宜入冬冰夏雪、苦寒不可耐之地,以痛自摩砺”(钱谦益语)。“风云千载事,冰铁万年心。”世上风云人物,丰功伟业,固然可以流芳千古; 然冰心铁骨之我佛,则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古木留春浅,寒岩积雪深”二句,明写景,暗写佛法。佛法高洁,经得起冰雪寒冷的磨砺。最后两句:“只因贪纵目,长踞最高岑。”名义上写景,实际上悟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赏景如此,悟道也如此。

憨山早年曾学诗法于 “后七子” 主帅王世贞,深得其妙。陆梦龙评曰:“师于诗文,天才骏发”(《憨山大师传》)。这二首诗,开合转换,极有章法; 深邃高古,禅理深寓,是禅诗中的上乘之作。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