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禅寺》

2023-07-15 可可诗词网-古代禅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古寺幽深带碧川,坐来清昼永于年。

虚堂市远人声断,小砌风微树影圆。

笔砚更偿闲里债,茗薰聊结静中缘。

落花啼鸟春如许,却诵新诗忆遇贤。

此诗作于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作者时年40岁。“东禅寺”,位于苏州。

首句“古寺幽深带碧川”,点出东禅寺环境清雅。寺院的建筑,大都选择在岩阿山窟一类远离闹市之地,所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里的“幽深”,也指意境幽深。一川碧水环绕,更给此地添得一份清气。“坐来清昼永于年”,是写人沉浸于这种清雅氛围中的一种心理感受,一种对时间的错觉。“清昼”的“清”,关双环境的清幽与人的清闲。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的 “坐”,是为了静静地欣赏“红于二月花”的秋枫,文璧“坐来清昼永于年”的“坐”,欣赏的则是古寺的幽静和清雅。“坐爱”,目的性很明确,感情也较浓烈。“坐来”,则显得随意舒淡,人与情与景的相融相契也于漫不经心之间洋溢出来。这句说昼长如年,无非是说物我相怡相得之深,简直忘却了时光的流逝,内心静如止水,外界的一切便也是静止的,连时光都仿佛凝住了一般。这种相对论的时间观,也见于李清照词句“薄雾浓云愁永昼”,“永昼”,也就是昼长如年的意思。但两者的意境却截然相反,一是受方内景物的陶冶而悠悠然、款款然不知日影移动,语气是恬淡怡乐的,一是受人间离愁的折磨而昏昏然、恹恹然但盼日薄西山,语气是郁闷烦躁的。相似的字,反映的心境却不同。

颔联二句承首联诗意,继续写寺院的清静。“虚堂市远人声断”,“虚堂”,已说明人迹罕至,“断”字更下得绝决。正是在这种与世隔绝的宁静之中,作者才可能得以悠闲地坐在门前的石阶上,捕捉那一丝拂面而过的清风,端详那不曾被风吹乱的圆圆的树影。“小砌风微树影圆”,本来是写一时的所观所感,但那种波纹不起、风吹不乱的轻柔圆融的意境,却足以让人感受到那份物我各不相扰,却又各有所得、各自圆满的快乐,而因这一句实已脱离了一时一地的景观,而上升到了一种静谧圆融的境界,体现出一种禅悦。

颈联二句笔意一转,拓进一层。写作者不仅从静坐中享受自然的种种安谧、清雅聊以消闲,还舞文弄墨,燃香品茗,享受另一种闲中的乐趣。“笔砚更偿闲里债”,“笔砚”,指代写作诗文。作者把寺中这段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的生活看作是自己向自然还债,言下之意,以前在世间奔波,无暇顾及青山绿水,竟是辜负了自然、欠了它的情的,因而现在在欣赏之余,还免不了要写写诗,加倍偿还欠下的债。“茗薰聊结静中缘”,此外,再沏好一杯茶,燃起一柱香,姑且在这烟雾袅袅之中结得这一份静中之缘。从这两句,我们可以体察出作者摒弃尘俗、甘于淡泊的情志。杜牧《醉后题僧院》有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之句,可为此诗“茗薰”句作一注脚,且又参关尾联“落花”句意。“落花啼鸟春如许,却诵新诗忆遇贤。”“遇贤”,有酒仙之称,姑苏长洲人氏,享年88岁,与作者都属长寿之人。作者在原诗后本有注解:“遇贤,宋神僧,尝住东禅。有诗云: ‘门前绿树无啼鸟,庭下苍苔有落花。聊与东风论个事,十分春色属谁家’。”作者由眼前落花啼鸟的景致不由得想起遇贤的诗,这一联想,顿时使自己的心意与古人相通,而眼前的绿树、啼鸟、落花等等极为寻常的景物,也因这层联想而增加了某种微妙的含意,从而使得诗的韵味也更为深长。“却诵新诗”,回应前面的 “笔砚偿债”,合得甚为严密。

此诗笔意恬淡幽远,款款有如林下之风。二、三联对仗工整,起承转合手法也运用得很娴熟,可见作者律诗之功力。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