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客乐
郎作十里行,侬作九里送①。
拔侬头上钗,与郎资路用。
有信数寄书,无信心相忆。
莫作瓶落井②,一去无消息。
大艑珂峨头③,何处发扬州。
借问艑上郎④,见侬所欢不⑤?
初发扬州时,船出平津泊。
五两如竹林⑥,何处相寻博⑦?
《估客乐》 又作 《贾客乐》 ,是南朝乐府民歌中的一种,属 《西曲歌》 。《西曲歌》 出于荆、郢、樊、邓之间,即今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一带。六朝时这一带来往的商人很多,由于 “商人重利轻别离”,故 《西曲歌》 中反映商人与思妇爱情的内容很多。有些贵族文人也模仿这类民歌形式来创作表现男女之爱的情歌。《估客乐》就是这样产生的。据 《古今乐录》 说: “ 《估客乐》者,齐武帝 (萧赜) 之所创也。帝布衣时,尝游樊、邓。登祚以后,追忆往事而作歌。”其所作 《估客乐》,即今保存于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 中的 “昔经樊邓役,阻潮梅根渚。感忆追往事,意满辞不叙”一首。时有人奏释宝月善解音律,武帝遂使被之管弦,旬日之内,便就谐和。于是宝月又上两曲,这便是上面所录的四首。
前两首为一曲,写一个女子送别她的情郎; 后两首为另一曲,词意相接,写时隔不久,这位女子向行人打听她情郎的行踪。从女子的担心 “一去无消息”及船发扬州的情况来看,那位情郎的身份似为客游匆匆的商人; 而由远送、拔钗的举动及率直奔放的话语又可看出,这位女子也不像是他的妻子。二者的关系,应该说是情人,而非夫妻。六朝时,荆、樊等商业城市中有不少妓女,《西曲歌》 中的 《夜度娘》 、《寻阳乐》 等便是写妓女的。本篇中的女主人公似乎也是这类人物。不过,诗中所描写的却不是一般的妓女与嫖客间那种“人一走茶就凉” 的关系,而是表现了一位深情的女子对于她所热恋着的情郎的深挚而热烈的爱。她为情人送别,行行不已,以至郎行十里,她送九里。临别时她不惜拔下自己头上心爱的金钗,以资助情郎的路途费用。她还一再叮嘱对方要多多写信,心中常想着她,千万不可像陶罐落到井里那样,一去而无消息。这说明在她的内心深处,一直在深深地眷恋着这位情郎。封建社会中,妓女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她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忍受摧残与蹂躏。但她们中的有些人仍然保留着美好的品质,她们无时无刻不在憧憬着真正幸福的爱情。而一旦遇到那种可以以身相托的男子时,她们便不顾一切地爱着对方。应该说,这种感情是可贵的。然而,风尘生活的教训又常常告诫她们,有些自己所钟情的男子,往往是靠不住的。这便是本诗中的女主人公担心情郎 “一去无消息”的原因。在这一点上来说,她们又是可怜的。这组诗的前两首便塑造了这样一位追求爱情又害怕失去爱情、既可贵而又可怜的女子形象,并令我们窥见了一般妓女在爱情生活方面的矛盾心理。
后两首采用了民歌中的问答形式。先是这位女子看见了一艘从扬州开来的豪华的大船,遂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那远下扬州的情郎,竟情不自禁地向船上的小伙子打听道: “看见我喜欢的那个人了吗?”这是多么大胆的举动,又是何等明快的语言! 从这番话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一个妓女的心声,更体会到了无数被束缚、被压迫的青年妇女,在追求自由爱情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勇敢与热情! 然而,她所得到的回答却是并不令人兴奋的。船上的小伙子告诉她:他们从扬州出发时,一起的船很多,远远望去,船上测风器的高竿如同竹林一般。这样多的船只,到哪儿去寻找你的 “所欢”呢? 她不禁默然了。诗的结尾,诗人有意给这位女子,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一道思考的课题: 她的那位情郎还能不能回来呢?
这组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叙说及问答的形式。第一曲的前一章是“侬”的叙说,后一章是离别之际 “侬”对 “郎”的嘱词; 第二曲的前一章是“侬”的发问,后一章是人别人的回答。这样的形式,既生动活泼,又便于表现女主人公真挚而坦诚的感情。此外,夸张和比喻的运用也颇具特色。所谓“十里行”、“九里送”,未必是实指,仅是一种夸张而已; 但诗中用以写男女送别,而且是出自 “侬”的自道,读者便不觉其过分,相反地,倒为女主人公的一片痴情所感动了。至于用 “瓶落井”来比喻“无消息”,用 “五两如竹林”来比况船只之多,虽于书有征,但化典自然,不留痕迹,宛如一般市井之语。这也可以见出作者在语言锤炼方面的功力。
还要指出的是,南朝乐府民歌中,多数篇章都呈现一种柔媚婉约的风格,而这一组诗却以率直明快见长。女主人公想做的事都做了,想说的话也都说了出来,毫无隐瞒,毫不忸怩。这固然与作者模仿民歌的情调、妓女的口吻写作有关,但在僧人的作品中,则不能不说是别具一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