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4 可可诗词网-探索诗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夜霭掩着的石隙里,
        蟋蟀在奏他最后的歌。
        多么凄激呵,他歌音是
        如有枯桠之上一叶在颤。
        
        是一缕甜蜜的忧情,
        同时沁彻我俩的心了,
        当他苍凉的歌音
        蜿蜒在耳内,蜗牛似。
        
        绿的芭蕉无风撕裂了,
        乌桕树的叶子静静地坠下。
        有如狮子的鬃毛呵,
        她长的头发跟歌浪波动。
        
        树影是烟一样稀淡,
        大路上无负手的游僧。
        只有我俩在发痴,
        在这荒凉且静的夜里。

        常人写爱情短不了甜甜蜜蜜花花草草,让我们觉得那爱可人醉人,但过后却留不下什么印象。因为这是“常规爱情”!蓬子则不然,他的爱情是忧伤的、甚至是凄清的,在一般的爱情上又夹杂了一股“相怜”的味道。仿佛这世界太苦难了,只有“我们”之间是相知相爱的。因相知更感其精神的彻底沟通,因相怜更感其人世的孤寂。诗人和“她”在寂寥的秋夜,听蟋蟀弹唱着单调而幽凄的歌,唉唉,那是一缕“甜蜜的”又是“忧情”的歌声,那是“我们”的心声。象征主义诗人就是这样写爱情的,无论是波特莱尔还是魏尔伦,无论是马拉美还是瓦雷里,他们的爱情诗大都充盈着这种甜蜜和忧伤相伴的味道。蓬子也许受到这些大师们的影响,但他的爱情又是地道的中国文人式的。
        夜霭笼罩了一切,世界一片昏黑。他们听着蟋蟀的幽幽的叫声,如泣如诉如怨如慕。这歌声恰恰应合了诗人的心境,他的感官沟通了,听觉化为视觉,这歌声便“有如枯桠之上一 叶在颤”。这个意象转换得突兀,但又入情入理,收到了奇特的通感效果。他们的爱情在这世上,不就如枯桠上的一片孤单的叶子么?爱的深沉到一定程度就会转为爱的忧伤,这是我们都有的情感经验。蓬子强化了突出了这种经验,不算故弄玄虚。蟋蟀的歌是甜蜜的又是忧郁的,带着一种“凉意”“沁彻我俩的心”,道出了那种完全沉湎完全浸透的感觉。为什么说“当他苍凉的歌音/蜿蜒在耳内,蜗牛似”呢?因为,这种甜蜜的感伤是只有“我俩”才能听出的而不能为外人道出, “我们”的耳朵像只蜗牛壳,固执地留恋着这凄切的歌声,不让它再出来。以上是写爱的复杂性。
        接下来单写爱的沉醉。无风的夜晚,绿色的芭蕉散着它宽大的手掌,乌桕树的叶子也安静地坠着。这是静极了的世界,但“她”的长发却在波动。这里的“波动”是诗人的感觉,属于幻象一类。为什么长发在无风的夜里波动?是因为蟋蟀为他们奏出了心曲,所以“她长的头发跟歌浪波动”。当然,还可作别的理解,比如他们在拥抱。最后,诗人又一次强调了“只有我俩在发痴”,就将爱情的深沉和爱情的孤寂表达完全了。全诗只有十四行,写景写情无不至切,蓬子不愧为象征主义合格的传人。
        表现爱情体验的复杂性,是蓬子诗歌相对集中的情调。这里有一首《在你面上》在这条道上走得更远,全诗如下:
        在你面上我嗅到霉叶的气味,
        倒塌的瓦棺的泥砖的气味,
        死蛇和腐烂的池沼的气味,
        以及雨天的黄昏的气味;
        在你猩红的唇儿的每个吻里,
        我尝到威士忌酒的苦味,
        多刺的玫瑰的香味,糖砒的甜味,
        以及残缺的爱情的滋味。
        
        但你面上的每一嗅和每个吻,
        各消耗了我青春的一半。
今日更新
  • [2019-05-15]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