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况)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宁)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佣)不售。昔育恐育鞫(惧),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禦)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禦)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勚)。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这是妇女为夫所弃、临走时自言自语、向夫哀求的很悲惨的话。假如要把诗歌分别开来,那么,以前我们讲的是歌体,这首才是真正的诗体。这里面没有重复(Repetition)。
“风”:象征的意义。“终风且暴”的“风”,写男子发脾气;这里“谷风”之“风”亦然。风是可怕的,尤其是大风暴。“疯狂”之“疯”,正可以代表古人对“风”之感觉,以为神在发脾气。“谷风”就是谷中之风。空旷处风大,山谷谷口风最大。称之为“谷风”,即强烈之风也。这是指男子发脾气,顶凶,顶可怕。——但《毛传》虽说是“兴”,却说是和舒(“习习”,和舒貌)的东风谓之谷风,说“阴阳和而谷风至,夫妇和而后室家成”:刚好说到相反的地方去了。
古人以为“空穴来风”,风是由山谷长出来的。庄子《齐物论》就是这样说的。《文选·风赋》描写“风”说,它于谿谷生长,盛怒于土囊之口,于山洼特大。《淮南子》:“暮宿风穴”,高诱注:“风穴乃北风所处之地。”《虞初志》说“风井”,《后汉书》引别的书,就说“穴”。《山海经·南山经》:“山之尾,其南有谷,乃大风之出口。”又,《诗·大雅》中亦说,风自大谷出。郑康成《笺注》说,大风从大空谷出来。而《毛传》说,东风谓之谷风,东风乃长养之风。这是把“谷”当作“穀”,而穀乃长养者,故“谷风”是春天之风,即东风。这是歪曲了。《小雅·谷风》说到凄凄谷风,从山谷出来。《小雅》的《谷风》和这里的《谷风》本事一样,而文字不同。既然《小雅》的《谷风》说是山谷之风,这里为什么一定是“东风,长养之风”呢?
“习习”:唯有《毛传》说,“习习”为“和舒”貌,而他处都说是“狂风”貌。陆机《行思赋》:“托飘风之习习,冒沉云之霭霭。”“飘风”,大风也。《万象名义》:“飘,大风”(《万象名义集》是日本相当于中国唐时之字书)。《广韵》:“飒飁,大风”:“飒”、“飁”二字音近,“飒飁”犹“飒飒”(大风貌)。《小雅·谷风》“习习谷风,唯风及雨,”“习习谷风,唯风及颓(靁)”如果是和舒之小风,如何会一下子变成风风雨雨,又打雷呢?可见谷风并非如《毛传》所说的。
“习习谷风”乃是Key note。知其真义,才了解此诗情调:它是先为下面做心理准备的。悲剧应先有一个阴惨的氛围。《毛传》是有意地改,站在男人立场,把男人说得好,说是和舒的春风。这又有政治意义,不单是社会问题。伸张男权就是伸张君权。这是整一套的。
“以阴以雨”:且阴且雨也,形容男子老是发脾气。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勉力将就,大家是同心,不宜怒。“怒”乃承“习习谷风”而来。
“葑”、“菲”:乃芜菁之类。“下体”指芜菁之根。只采其上面之叶,则可取之不尽,取了又长。但不要把根也拔起来。“以”:采也。——这是说,你打、骂都可以,但不要驱逐。
“德音”:“德”有“爱”意,夫妇做爱时所唱之歌曰“德音”。这是说,不要违反了年轻时之德音。
“及尔同死”:愿与你白头偕老。
“决心有违”:“违”乃“”之假借。“”,恨也。夫要驱妻,妻说,要丈夫送。在夫送时,她就一边走一边劝,希望他回心转意,心中难过极了。“有违”:“”也,“有”乃语助。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不要你送我很远,只是勉强(薄)送我至畿罢!“畿”一说家门,一说城门,我们以为城门较妥。如送至家门口,那就等于没有送,没有一点意思。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谁说你的脾气坏呢?你的脾气好极了。看你与你的新婚,不是好极吗?“荼”,苦菜;“荠”一说是荸荠。“宴”,乐也。在你享受新婚时,如兄如弟的感情那样好。宗法社会以为在一家中就感情最好,故以兄弟之爱为夫妇之爱的标准。丈夫已另娶新妇,要把旧的轰走,这是一说。又一说是:回想当初新婚时,我们如兄如弟。谁说你不会温情呢?但按前一说,则故事更悲痛。
“泾以渭浊”:泾水清,渭水浊。二水合流,则泾、渭都在下游混浊了。
“湜湜其沚”:“沚”,小水,是旁支,泾水你说我谓水浊,不愿与我在一起。与我在一起你就赖,说不会清了,不会温情;但为什么你流到旁边支流去,就又清了呢?“湜”音殖,清貌。
“燕尔新昏,不我屑以”:你和你的新昏(新妇)在一起,不屑与我在一起。“以”,与也。这正与泾流到沚去一样。以水作喻,并非随便说的;与其说是比喻,不如说是象征、隐语。曾有以河床比女子,以水比男子的。沚的河床比新人,正流河床则自比。现在,水流入支流去了!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梁”、“笱”都是象征。“梁”,是鱼梁,于河上筑闸堵水,中开一口,接以“笱”(篓子),则鱼随水下,流入笱了。“梁”、“笱”皆象征女子。
“我躬不阅,遑(况)恤我后?”:“阅”,容也。我自己不为所容,哪里有工夫管到我的子女呢?——意思是说:你不要赶我走,容我在你家里呆着,做活;但不与你再有夫妻关系,因有夫妻关系就得有孩子;而你连我都不容,那么生了孩子岂不受罪?因此,言“梁”、言“笱”都是象征的说法。
以下,就说自己宁愿在丈夫家里呆着,替丈夫做奴才了: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用比喻。水深处则以舟渡;“方”,木板也。水浅则游过河去。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何有”是陪衬。说你没有什么,则我为你求。如邻居有丧,则我帮你去帮他的忙。古代似乎主妇的责任之一在帮助邻人,而邻人最需要人帮助是遭丧事时。
“不能我慉”:“慉”,爱好也。你不爱好我,反以我为仇。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阻”,取也,领受也。既受了我的恩德(我帮了你的忙)。“贾用”:“贾佣”也。你使用了我的劳力,却不给我报酬。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昔育恐育鞫”乃“昔有恐有惧”之误。《小雅·谷风》可作此诗校正之蓝本。“鞫”改为“惧”,从此。《小雅·谷风》作“将恐将惧”,即这里“有恐有惧”意。“既生既育,比予于毒”:现在,你家道小康了,有生有育了,反而恨我了,把我比于毒,弃我了。或说“有生有育”作生育孩子说,亦可。那就是说:以前我经多少阻挠,遭反对,但终于与你成婚。可是,现在生育了孩子,你反而弃我。《大雅·生民》篇:“载生载育”是指生孩子的,这里亦可如此。——旧注:“育”,长也,指年长。“鞫”,旧也。郑康成说,“昔育”之“育”读作“幼,稚也。他说,这就是说:年轻时生怕年老穷困,故与尔颠覆从事,不避难易。这样解释勉强。“育”与“幼”音近,可训“幼”。但“育”训“长”,并非“年长”之“长”,却是“长养”之“长”。而且,“育”字作两种解释也不可解。“育”与“有”不但形似,且古音近,故很可能误。又,《山海经·南山经》:“其南有谷,曰育遗,”郭璞注:“遗作隧”,“育遗”即“有隧”。“遗”、“隧”古音同,即用诗《小雅·谷风》:“小室有隧,有空大谷”,“育”乃“有”之误。又,《庄子·人间世》:“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崔本作“育”。《韩诗外传》卷七:“君又并复而育之”,日本的本子“育”作“有”。《韩非子》、《吕氏春秋》等用此段文章时“育”都作“有”。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蓄,一作“”,菜名。有人说,即雪里蕻,可腌起来吃,故有积蓄意。“御”,备也,禦也。“旨”,美也。今之许多蔬菜,并非中国之土产。古代中国人吃用的蔬菜种类少,如白菜、菠菜和许多豆子,如豌豆(胡豆)、蚕豆皆外来。凡带“胡”字的,大概汉时传入;带“番”字的,乃元明以后始传入者。最近来的称“洋”,是清朝时始传入的。古代冬天菜蔬都死了,故特别要以腌菜来供食用。女子是管此事的,所以古时女子特别要会做腌菜。
“宴尔新昏,以我御(禦)穷”:你与新婚(新人)在快乐,但我如腌菜,可供无菜时用,可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勚)”:“洸”、“溃”,大水貌。喻发脾气之凶状。“肄”(勚):劳也,痛也。
“伊余来塈”:“塈”即“”,古“爱”字。“塈”亦从“既”,亦爱也。“来”,是也。“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就是说:你不顾念往昔,那时你只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