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仁》
传统价值范畴之一。“仁”是孔门的核心范畴,孔子论人,孟子论政,程朱理学论天理,陆王心学论人心,都围绕着这个字在做文章。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说法,儒家学派的特点是:“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后来甚至有人用“仁义道德”来概括儒家的基本精神。不过,“仁”并非孔门的独家发明,而是华夏民族固有的传统观念。早在商周时代,华夏先民就创造了这个“仁”字,并用它来描述某种美德或具有这种美德的人。《商书·太甲下》说:“民罔常怀,怀于有仁。”大意是说,百姓归心仁者。周公旦自谓“予仁若考”,我仁爱而又敬顺祖考。春秋时代诗人的赞美之词是:“洵美且仁。”孔子便拿这个古已有之、普遍认同的传统范畴,来表述他心中的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孔子曾说:“当仁,不让于师。”翻译成西哲的话就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又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孔门弟子曾参则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实际上就是孔门的终极关怀。但是,孔子对“仁”从未作过精确的定义,一则说“仁者爱人”,再则说“克己复礼为仁”,甚至恭、宽、信、敏、惠、智、勇、忠、孝、悌等,凡属传统美德,都包含在这一字之中。这样一来,“仁”就成了一种道德的极则,连孔子自己都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不敢以“仁”自许。孟子将这一范畴从道德人生推广到治国平天下,于是有“仁政”之说,成为中国古人对理想政治的经典表述。孟子预言:“仁者无敌于天下。”统一中国的将是仁义之君,而“仁”也就成为中国古人评价帝王的基本标准,所以不仁不义的暴君尽管可能有辉煌的文治武功,但却会被后人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
什么是《古文辞类纂》
[2019-05-14]
-
什么是《骈体文钞》
[2019-05-14]
-
什么是《元曲选》
[2019-05-14]
-
什么是《六十种曲》
[2019-05-14]
-
什么是《三言二拍》
[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