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赋并序

2019-05-27 可可诗词网-佛道圣经文学 https://www.kekeshici.com

        

谢灵运


        昔文章之士,多作行旅赋,或欣在观国,或怵在斥徙,或述职邦邑,或羁役戎阵。事由于外,兴不自已,虽高才可推,求怀未惬。今量分告退,反身草泽,经途履运,用感其心,赋曰:
        承百世之庆灵,遇千载之优渥。匪康衢之难践,谅跬步之易局。践寒暑支推换,眷桑梓以缅邈。褫簪带于穷城,反巾褐于空谷。果归期于愿言,获素念于思乐。于是舟人告办,伫楫在川,观鸟候风,望景测圆,背海向溪,乘潮傍山,凄凄送归,愍愍告旋。时旻秋之杪节,天既高而物衰。云上腾而雁翔,霜下沦而草腓。舍阴漠之旧浦,去阳景之芳蕤。林承风而飘落,水鉴月而含辉。发青田之枉渚,逗白岸之空亭。路威夷而诡状,山侧背而易形。停余舟而淹留,搜缙云之遗迹,漾百里之清潭,见千仞之孤石。历古今而长在,经盛衰而不易。

        
        此赋作于景平元年(423)秋,谢灵运时年39岁,任永嘉太守。一年就称病离职回家。准备回故乡始宁隐居,以偿宿愿。这次是他第一次辞职归隐。赋前有一小序,讲明此赋“有别于古人”,即不是“欣在观国”之赋,也不是“斥徙”之赋;更不是“述职”与戎马之赋,而是“告退”返“草泽”旅途有感而作的。
        赋的开篇盛赞时政的英明,和朝廷待自己是十分优厚的。这与作者要辞官归隐相悖,不禁使人发问,既然是“承百世之庆灵,遇千载之优渥”为什么还要辞归呢?是不是仕途艰难,无心攀缘?否!“匪康衢之难践,谅跬步之易局。”这又给人造出疑雾,那究竟为什么要挂冠辞职呢?作者一语道破:“践寒暑以推换,眷桑梓以缅邈。”是离家日久,想家才辞官的。这话语多么委婉,心计何等乖巧!须知在封建社会里挂冠辞职就意味着对时政、朝廷的一种抗击和反叛。谢灵运是深明于此,惟恐有人对他此举进行指责,所以在开篇迭口称颂时政清明,朝廷对自己优厚,他只不过是想家之殷故而辞归罢了。这种腔调不过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明眼人谁会相信,只是欺骗他人而己。“褫簪带于穷城,反巾褐于空谷”在永嘉辞官,以普通百姓的身份回归故里东山。在叙述中带有惆怅,虽然“果归期于愿言,获素念于思乐”,但终究不是衣锦还乡,面对“舟人告办”,招头“观鸟候风”,“背海向溪,”心中不免有“凄凄送归,愍愍告旋”之伤感。无人相送,自己买船,无人导向,自己观风候起航,时值秋末,触景伤情,怎不使人凄然! 我们知道,谢灵运自幼就倍受宠爱,成人后更是名冠一时,上至公卿大夫,下至黎民百姓,谁人不拥戴,因此他养成了一种恃才傲物,慕虚荣爱行乐的性格。哪经受过这等冷落场面! 因此灵运借写景来抒发自己的伤感之情。
        且看灵运眼前的秋景:“时旻秋之杪节,天既高而物衰。云上腾而雁翔,霜下沦而草腓。”晚秋之末,时当农历九月,草木枯竭,天际高远,眼前无“满地黄花遍撒金”的景致,远处更无“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观。展现在眼前的是严霜杀败草,鸿雁引吭飞。在残月下弃岸登舟,见不到阳光普照下的好花美景,草木秋风中摇落,月光在水中留下苍白的余辉,灵运就在这样一片萧条,清冷,忧伤的物候中,踏上归途,这又怎能不勾引起人百感愁肠呢! 这愁,这伤,这忧,又向谁去述说呢?行在青田溪上,伫足在白沙岸头,灵运的心中百思萦怀,但又如岸上的亭子一样,四柱盖顶,空荡荡而无所依凭,瞻前景:“路威夷而诡状”,顾后路:“山侧背而易形。”仕途艰难而难遂人愿。“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登谢眺楼》)灵运不再在仕途的航道上“淹留”了,他要另辟蹊径,“搜缙云之遗迹”,皈依道宗,寄情于“漾百里之清潭”,你看那“千仞之孤石”,经百代而不衰“历古今而长在”,不是可以寄托的吗?这时的谢灵运似乎得到了解脱,颇有水清不及我清,山高不及我高之感。他在这苦闷中得到了一丝安慰。
        谢灵运辞官归隐原因有二。其一,和他本人性格有关,他生性不喜管束。喜好及时行乐。为官则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因此他要辞官归隐去满足自己的希求。其二,他出官达18年之久,但都是爵高权微,又因东晋亡,灵运由公爵,降为侯爵,这已是不如人意了,又加上权臣徐羡之、傅亮等人对他的排挤,使他出任永嘉太守。他从心底里就不是个低眉信首侍权贵的人,所以他不再委屈自己了,在永嘉只一年就挂冠归隐了。究其主要原因恐怕就在于此。因谢灵运不是一个完全要脱离世俗的人,他只是觉得朝廷未能重用自己,官还是要做的,否则,归隐之后怎么会东山再起呢。在这篇赋中亦可见端倪,“承百世之庆灵,遇千载之优渥”。即是对朝迁的赞誉之辞。虽有怕反叛仵逆之嫌,但还是寄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能否重用只是一种愿望,但时下是心中不快,定要辞官的。据《宋书》卷六七卷记载,当时“从弟晦、曜、弘微等并去书止之,不从。”可见当时心情之抑郁不欢达到了何种地步!在赋中以对秋景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悲戚:“天既高而物衰”,这是个矛盾的现实,他该多么希望天高物盛啊!难道这只是对景物的感伤,不是他心中之怼对吗?”霜下沦而草腓”,“林承风而飘落”,这不正是“凄凄送归,愍愍告旋”,的具体写照吗!与其说是在写景,毋宁说是在表情。若说是悲秋,灵运正在悲已。这种将景、情、意融为一体的写法,正是灵运的得意之笔,他将这三者不是生吞活剥地拢在一起,而是清丽自然,毫无艰涩地融于一处,九月辞官归隐,时值晚秋,虽说南方秋色来的晚些,但必竟时令不让人,眼前的萧条衰败景象,与灵运挂冠归隐的心情,内外一体,冷落、淡然、苦涩,交织于一处,情与景如此铺设,令后人叹为观止。
        这份忧伤到那里去发泄,去排解,到朝廷,对君王,不能。只有到大自然中去寻觅自己的世界!到虚幻的境界里访知音。他要“搜缙云之遗迹”,皈依道家。见“漾百里之溪”,“千仞孤石”,他要寄情于此!君不见“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山大河”历古今而长在,经盛衰而不易”吗?水清无我清,山高无我高,这不正是他恃才傲物性格写照吗!
        这篇赋行文虽短,但脉络层次清晰。自开始至,“获素念于思乐”为一层,叙述了自己为什么要“归去”,以及归隐是自己多年“素念”的一偿。这一层作者写得含蓄,委婉,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恋情。自“于是舟人告办”至“山侧背而易形”为第二层。记叙了归途中秋色,秋光。这一层是作者的神来之笔,将景与情融于一体,表现得淋漓尽致。自“停余舟而淹留”至结束为第三层。表述了作者归隐的目的和自己的志趣。这一层作者写得干净简约,一语点题。
        文章优劣素不以长短论,这篇小赋虽短,但是其意境不逊于大赋。他将归隐的忧、喜、怨,极为巧妙含蓄地表达出来了,每读一句,其味三返,例如“果归期于愿言,获素念于思乐”。真是如愿以偿吗?真是“于思乐”吗?在这乐中你是否隐隐地嗅到了一丝苦意呢!尤其是他将情寓于景致之中,给人一种难于言表的感受,例如“林承风而飘落,水鉴月而含辉。”孤身登程,晚秋归隐,此时此景此情,有谁能说清楚呢!这类语句尚多,不一一枚举,读者尽可慢慢咀嚼体味。
        这篇赋用的是四六字俪句形式。属骈体。行文讲究对仗,音韵,用典。本文在这三方面都做到了恰到好处。如“承百世之庆灵,遇千载之优渥。”“凄凄送归,愍愍告旋。”等对仗较为工整,而且注意了声律。在用典方面,并无堆砌之感,而给人以联想的余地,如“停余舟而淹留,搜缙云之遗迹。”这与他归隐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不给人以造作之感。因此,读这篇赋给人以情中之美的享受,一波三折,委婉于胸,缠绵萦怀。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