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尽游飏

2019-05-27 可可诗词网-佛道圣经文学 https://www.kekeshici.com

        

王梵志


        鸿鹄尽游飏,蝙蝠夜纷泊。
        幽显虽不同,志性不相搏。
        他家求官宦,我专慕客作。
        斋得二斗米,铛前交擢脚。
        脱帽安怀中,坐儿膝头着。
        不羡荣华好,不羞贫贱恶。
        随缘适世间,自得姿情乐。
        无事强入选,散官先即着。
        年年愁上番,猕猴带斧凿。


        这是一首表达志向的诗,比较深刻地描述作者 “不羡荣华”,“不羞贫贱” 的自适自得思想情趣,和安于佣工乞斋,随缘适世的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入选求官”者的轻视态度,是研诗人思想的重要材料。
        开头四句,直接搬运诗歌中常见的比喻手法,以 “鸿鹄”、“蝙蝠” 的习性不同,点明志趣各异,为以下描写自甘贫贱,不羡荣华思想行为,巧妙地作了铺垫。由于诗人取喻得当,且易引起人们的联想,自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鸿鹄”者翱翔空中,自由飞扬,多被视作胸怀远志的象征。如 《燕子赋》云: “鸿鹄宿心有远志,燕雀由来故不知。”“蝙蝠”者,昼伏夜出,怕见阳光,则往往被看成目光短浅的鼠辈,与鸿鹄相比,故而有幽显之别。所以诗人才说天空中的鸿鹄可以尽情的飞扬,而潜伏的蝙蝠只能在黑暗中杂乱的翻飞,两者之间的明暗差异是如此的不同,足见其秉性难移,谁也无法更改。这里正是生活中习见的鸿鹄,蝙蝠的不同飞行规律,寓示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志向,含义深刻,意趣隽永,不可不谓于平凡中见乖巧。
        自“他家求官臣”,至“自得恣情乐”,以直书的手法写诗人守贫贱而自得的生活情趣,率直自法,质朴无华。“他家求官宦,我专慕客作。”首先以鲜明的对比,写出“求官宦”与“慕客作”(佣工)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追求,这两句诗的重要性在于既隐括全诗的主旨,又具有过渡作用。以下便转入以我为主的自述,“斋得二斗米”等四句,是写自己每当斋得二斗米以后,便在炊具边,交叉两足,盘腿而坐。脱去帽子,放在怀中,膝头上还坐着孩子。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与世无争,颐享天伦之乐的生动场面。“不羡荣华好” 以下四句,则是诗人发出的慨叹,进一步表达不羡慕荣华富贵,不以贫穷卑贱为羞的广阔胸怀,只能随其机缘而顺应世间的生活,就可以怡然自得,恣意地分享人间的幸福欢乐。进一步深化 “不羡荣华好” 的思想底蕴,而诗的思想境界也得到充分的展现。
        最后四句是诗人对 “求官宦”者的讥讽之词。“无事强入选,散官先即着”。无事,无须也。“散官”,指有官位而无固定职事的官。这两句是说无须赴京参加吏部的选官,就可以先得到散官的名称。“年年愁上番,猕猴带斧凿”。“上番”,指轮番供差,按唐制,散官须在吏部上番轮值,供应差事。“猕猴”句,有人认为是以古代戏弄揶揄为官者,意思是说即使是身居散官,年年还要为轮番供差、猕猴戏弄一类贱役而发愁。可见“求官宦”者亦未能得到真正的生活乐越,其下场与随缘适世的 “慕客作”者适成强烈的反差,不正是 “幽显不同”,秉性使然的最生动说明吗!从而使全诗所要表达的题旨在真实的基础上得到统一,起承这妙,不露痕迹。
        本诗全篇皆用白描手法,言近旨远,辞浅意深,熔叙事于言志为一体,表现出与初唐诗歌迥异的风格,真情实事,怎样想便怎样说,功名利禄,富贵贫贱,不求人羡,不怕人羞,其率性自由,何者可及,称心而言,人亦易足。平凡处却见奇特,不仅与陷身求官宦者全异其趣,而且与摆脱名教立言,致君之类的老头巾也不可同日而语,在表现手法上充分表现出宁向下俗,不求上雅的艺术追求,这也是梵志诗被书写屏风之上,倍受僧俗人士喜爱,并广为流传的关键所在。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