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

2023-04-10 可可诗词网-佛道圣经文学 https://www.kekeshici.com

        

黄庭坚


        在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意。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锦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禅宗是中国佛教六大宗派之一。据佛教传说,当年佛祖在灵山聚众说法,拈花微笑,唯有迦叶尊者默然神会,故佛祖授之以 “正法眼藏”。此等 “以心传心”的禅宗秘要,使摩诃迦叶成为禅宗的开山鼻祖,位尊佛家十大弟子上首。传至第二十八代菩提达摩,正值中国南北朝时期。达摩受二十七祖老师般若多尊者诗偈喻示,渡江东行弘法,在中国广州舍筏登岸,曾与梁武帝面试禅家机锋,不谐。遂折苇化舟,渡江北去,隐于嵩山面壁九载,静坐瞑思,号称 “壁观婆罗门”,传无我之 “如来禅” 法门,是为东土初祖。其后,下传弟子慧可、僧璨、道信、弘忍,以至慧能,内以密付为印,外以衣钵为信,各以一偈为证,递代传承,法脉不绝。至弘忍而分北宗神秀与南宗慧能 (世称南能北秀),各主 “渐修” 与 “顿悟” 之说 (世称南北顿渐)。禅宗至慧能而臻于完善,成为佛教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巨的主流。
        由于禅宗所提倡的人生哲学颇合中国士大夫的口味,因此,受到文人士大夫阶层的首肯与欢迎。一般而言,中国士大夫们多奉行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的出处穷通、行藏用舍的处世原则,追求心有灵犀的内悟,清净澹泊的情趣和自我精神解脱,这些,恰恰与禅宗相契合,因此,自唐代以降,禅宗日趋文人化,士大夫的味道愈来愈浓,禅悦之风滋蔓昌炽。士大夫与释子诗僧酬酢交接,和佛门缁流谈禅说法成为一时之尚,宋代尤甚。黄庭坚即其中较为昭显的一位。
        黄庭坚祖籍江西,他的家乡分宁禅寺麕集,禅宗临济宗两派之一的黄龙派在江西颇为盛行,黄庭坚颖悟早慧,使他早年即受到禅宗浸淫。据蔡绦 《西清诗话》记载,黄庭坚在7岁时作《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可见其开悟颇早。他于宋英宗治平四年 (1067) 23岁时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第二年,神宗熙宁元年 (1068) 他写有《戏赠惠南禅师》:“佛子禅心若苇林,此门无古亦无今。庭前柏树祖师意,竿上风幡仁者心。草木同沾甘露味,人天倾听海潮音。胡床默坐不须说,拨尽寒灰劫数深。”表现了对佛门的向往之情。他在36岁时外放途经安徽三祖山山谷寺石牛洞,三祖山系禅宗中土第三祖僧璨的圆寂处,为表示景仰之情,黄庭坚遂自号山谷。官场的倾轧,党争的酷烈,生活的煎迫,使他块垒塞胸,志不得伸,出世遁世思想油然而生。绍圣元年(1094)他“待罪陈留”,寓居寺院之中,取二阁之名,作诗以记:“庄周梦为蝴蝶,蝴蝶不知庄周,当处出生随意,急流水上不流。”(《寂住阁》)“象踏恒河彻底,日行阎浮破冥,若问深明宗旨,风花时度窗根。”(《深明阁》)崇宁元年(1102)春,他在荆南,题诗《蚁蝶图》:“蝴蝶双飞得意,偶然毕命网罗。群蚁争收坠翼,策勋归去南柯。”六月,又作《观化》诗二首:“身前身后与谁同,花落花开毕竟空。千里追奔两蜗角,百年得意大槐宫。”“淘沙邂逅得黄金,莫便沙中着意寻。指月向人人不会,清霄印在碧潭心。”诗中多引《南柯梦》之典,慨叹人生无常,万事皆空。他还曾自作《象赞》:“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这些诗句都是在他饱经忧患后产生消极遁世思想下写的。然而,他以醇儒自居,崇经征圣,恪守儒家传统,圆通道、佛两家,援儒入佛,使老庄的齐万物、等天地、细宇宙的思想与佛禅的平等观结合并用。虽然他素秉丹诚,却屡遭贬斥,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皈依空门是平抚他心灵创伤的精神支柱。这就是他诗集中有众多禅理妙悟之作的原因。
        这首《诉衷情》是黄庭坚晚年移置戎州贬所时所作。据词前小序可知,是他陶写寄托的遣怀抒志之作。“金华道人”即华亭船子和尚,法号德诚禅师。据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五“船子德诚禅师”中载:“秀州华亭船子德诚禅师,节操高邈,度量不群。……至秀州华亭,泛一小舟,随缘度日,以接四方往来之者。时人莫知其高蹈,因号船子和尚。一日泊船岸边闲坐,有官人问:‘如何是和尚日用事?’师竖桡子曰:‘会么?’官人曰:‘不会。’师曰:‘棹拨清波,金鳞罕遇。’师有偈曰: ‘三十年来坐钓台,钩头往往得黄能。金鳞不遇空劳力,收取丝轮归去来。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三十年来海上游,水清鱼现不吞钩。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功程得便休。有一鱼兮伟莫裁,混融包纳信奇哉。能变化,吐风雷,不线何曾钓得来。别人只看采芙蓉,香气长粘绕指风。两岸映,一船红,何曾解染得虚空,问我生涯只是船,子孙各自赌机缘。不由地,不由天,除却蓑衣无可传。”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七亦载此偈,《古今禅藻集》卷七载此偈,名为《船居寓意》。元好问·《论诗绝句》(其二十二)曾加以引用:“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黄庭坚的这首《诉衷情》是根据船子和尚的四句偈子增益而成,以禅僧偈诗入词,稍作改易,隐括诗意,即成别调。词人描绘出一派空灵淡远、虚融清静的意境,令人彻悟言外:在万顷澄澈的粼粼碧波下,月明星稀,水波不兴,只有一叶扁舟,载着一位渔翁在临渊沽钓。钓丝敲击水面,一动万随,引起阵阵涟漪。画面中,动中有静,静中寓动。有人却衬托出无人。游鱼沉沦水底,疑情不断,拒不吞钓,迟迟不肯入彀。而钓鱼人志在得鱼又不在鱼,值此两相执迷之际,忽见朗月洒照清江,一片青山在目,万籁俱寂,令人心随境杳,超然物外。一时间,如叶剪花明,云净月出,鱼脱钓丝而倏逝,渔翁船载明月远飏而去,两相度脱,不营物务,心清如洗,陶然忘机,各自随缘而化。不禁使人忆起柳宗元《渔翁》中“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的意境。这词中的渔翁不恰恰是作者的影子么?全词至此收束,读之令人有灵府澄澈之感。在写法上情因景造,乐情自遣的情致隐然可见。全词出入于老释之间,而写来不入理障,不落言筌,笔意俱化,纯任天倪,理趣与情韵妙合无垠,天趣旁流,深契禅理,墨希而韵长。清刘熙载《艺概·诗概》说: “唐诗以情韵气格胜,宋苏黄以意胜。”从这首典型的文人禅理诗中可以得到一定的反映,这种禅味禅趣,正如宋代何汶《竹坡诗话》里所说: “幽深清远,自有林下一种风流。”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