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四明山诗二首(其一)
魏 源
四明者,天台之委也。自天台逆上百三十 里而起,二百八十峰介东西二剡溪之间,磅礴 二郡五邑,高与天台埒。自鄞县大雷入者为东 四明,自余姚上虞入者为西四明,惟从奉化雪 窦入者为中四明,故雪窦在二支包络之中。深 溪广谷,高迥幽寂,不似天台之近人。至山之 得名,以余姚西四明之芙蓉峰石室,一面四窗, 反不在中四明。然泉石云水之奇,则皆在此不 在彼焉。
百里复溪出,一峰岿其内。
古寺托何所,山作倚天盖。
峰回路百转,豁然露涛浍。
天山忽有村,百顷云靉靆。
上下两雪窦,青霄藏世界。
高步万石上,俯受万峰拜。
崖古木雄放,谷荒鸟幽怪。
夔魈出窔奥,雷雨动神桧。
悬流数千尺,九天陨砰磕。
万壑松风来,如闻神鬼忾。
猛虎户外睡,古月檐上挂。
僧居久忘高,梵呗皆沆瀣。
自卧白云中,梦落白云外。
魏源一生,酷爱山水,游历极广,“州有九,涉其八; 岳有五,登其四”( 《自藏小印印文》)。在遍游祖国名山大川的基础上,写下了大量的歌颂祖国壮丽山河的山水诗。这首诗就是他游浙江四明山时所作的一首。他每游山水,又必穷幽极胜,往往能开掘前人步履鲜及的奇景异境。正因为如此,他笔下的山水诗才那样的“奇古峭厉,倏忽变化,不可端倪”;才那样的“倚天拔地”,无比雄放,景象瑰伟,气势磅礴形象飞动。既表现了变幻多端的山水本身及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也寄寓了作者高远的志怀和历落的品格。这首《中四明山诗》就多具上述特点。作者是这样为我们描写四明山的奇景异境的:来到这百里深山,下有溪水潺潺,上有孤峰高峻,旁有倚天古寺。峰回路转,涛浍豁然而出,密云深处,忽现山村。直插青霄的雪窦峰,高步于万石之上。古崖雄木,荒谷怪鸟,出没深谷的异兽,摇撼大树的雷雨。悬流飞落,撼天震地。万谷青松,涛声阵阵,犹如鬼神在叹息。在这远离人间的深山,有人却邻虎伴月而居,僧居高山,一心礼佛读经,竟忘其所在。虽居于白云之中,却时时想着白云之外的世界。
这高插云霄的奇峰,雄踞万石之上; 古木雄放,古月高悬; 白云深处的山村,飞奔而落的悬流; 奇鸟异兽,万顷松涛,所有这些描写,把四明山的 “奇古峭厉” 以及 “倏忽变化,不可端倪”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的结尾,表现了作者思想遇到挫折时又往往悲观消极,或纵情山水,或礼佛读经。早在道光八年(1829)他35岁时就曾从钱东甫深究佛学,晚年辞归兴化,汇辑 《净土四经》,息心于佛教。所以在他的一些诗作中常流露出颂扬佛教教义的消极思想。然而他的进步思想还是主流,虽 “自卧白云中”,却“梦落白云外”,终不能忘却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