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盲目复明
昔夫妇二人,姿貌端正,威颜具足,众相悉备,诸根寂静,共相待敬,终日无厌。如是经日。夫妇二人,忽然失明,目无所睹。夫妇相恋,恐为人所欺:夫恐失妇,妇恐失夫。坐共相守,不远斯须。时诸五亲远方求医,将至失明夫妇所,捐药治目,寻得开明。夫见妇颜变易非故,举声而言:“谁易我妇去?”妇见夫颜状变易非故,举声而言:“谁易我夫?”五亲晓曰:“少壮之容,随日迁转,气羸力竭,皮缓面皱: 日异日变。以老朽颜,望比少壮,钻冰求火,不亦谬乎?何为啼哭,自不相识?”
此篇选自姚秦 ·竺佛念所译的 《出曜经》。
这是一个很生动的幽默故事。一对感情极好的夫妇,他们“姿貌端正,威颜具足,众相悉备,诸根寂静”,所以终日厮守,相敬如宾。即使当他们在某一天忽然共同失明后,仍然恩爱如故,厮守不分。但是,偏偏当亲戚朋友为他们请来了名医,送来了良药、治好了他们的眼睛,又都重见光明时,悲剧却发生了:他们都已互不相识,于是悲痛啼哭,给人留下一个笑柄。
最后作者通过亲戚朋友对他们的规劝,点出了本篇的中心: 青少年时的英容姿色,“随日迁转”,非人为所能挽留,非人为所能控制,到年龄大了以后,“气羸力竭”、“皮缓面皱”、“日异日变”,这就是客观的规律。如果一定要拿现在的朽老缓皱与少壮时的英机勃勃相比,那就真真是有逆客观规律而行,恰似 “钻冰求火” 了。
如此,要遵重客观规律,认清客观现实,才不至于行不切实际之事,添凭白无故之忧。这大概就是我们从这篇幽默故事中所得到的启示。
我们再进一步分析在这之中所蕴含的佛义。
佛教宣传 “我”有两种: 一是 “人我”,二是“法我”。对我的执著,叫做“我执”,也叫 “我见”。“我执”也分两种: “人我执”和“法我执”这都是佛教所要破除的最主要观念。而佛教所大力提倡的就是与此相反的“无我”——“人无我” 与 “法无我”。
“人无我”是佛教大小乘所共同提倡的。它宣传人是形体和精神的集合体,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组成,假名为人,虚妄不实,本无有我。犹如梁椽砖瓦和合而成房子,离开梁椽砖瓦也就没有房子。人是身心假合,离开五蕴和合也就不成其为人。人也如水涓涓,如灯焰焰,念念生灭,相续无穷。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存在状态都是无常的,死亡就是人体生命因素的解散,就是无常的表现。但是,世俗的人们不懂得这个道理,把人执著为实在的我体,产生我的观念,热衷于自他彼此的差别,产生和增长贪欲、瞋恚、愚痴,形成各种烦恼,进而造种种业,于是又有生死轮回,痛苦无尽,烦恼无尽。大乘佛教除此以外,还认为:人以外的其他一切事物也和人一样,都是各种因素的集合体,也都没有独立自存的实体,这就是“法无我”。但是众生不懂得这个道理,把事物执著为实在的我体,由此就妨碍了对佛教“真理”的理解。这就是佛教要启迪人们对人本身,对世界本身的看法,唯有正确理解“人”为何物,“世界”由何组成,实际中心就一个字——“空”,才不会有痛苦、烦恼。
然而,本篇的主人公虽已“众相悉备”、“诸根寂静”,但是,实际上他们连小乘佛教的精神境界都未达到,他们只贪恋原来的美色,不肯承认岁月带来的无情,所以治好了眼睛,反而陷入了痛苦。他们在“五亲”的劝谏后,以镜自照,才发现自己早已改变了容颜,哪里还有往日的风姿?于是对镜哀叹“老之已至”,愁思忧虑,遂增苦恼。实际上,全篇的基本意义就是对那些在“无我”的法上执着为“我”,或为“我所有”而后给自己带来诸种烦恼、堕入茫茫苦海的人们的讽刺。
本篇的讽刺手法很巧妙。开头介绍人物的寥寥数语,实际上已为下面的讽刺埋下了伏笔。二个“众相悉备,诸根寂静”的人会闹出这样的笑话,说明他们实际上“诸根”不净。虽然,在特定的条件下,他们没有什么嗜欲,不胡思乱想,但时过境迁,就会发现,这二个人对“我”的执著,达到了一种不合常理的程度,作者以“钻冰求火”四个字绝妙地为他们的这种狂热作了总结。这种艺术手法很值得后人借鉴。
此篇选自姚秦 ·竺佛念所译的 《出曜经》。
这是一个很生动的幽默故事。一对感情极好的夫妇,他们“姿貌端正,威颜具足,众相悉备,诸根寂静”,所以终日厮守,相敬如宾。即使当他们在某一天忽然共同失明后,仍然恩爱如故,厮守不分。但是,偏偏当亲戚朋友为他们请来了名医,送来了良药、治好了他们的眼睛,又都重见光明时,悲剧却发生了:他们都已互不相识,于是悲痛啼哭,给人留下一个笑柄。
最后作者通过亲戚朋友对他们的规劝,点出了本篇的中心: 青少年时的英容姿色,“随日迁转”,非人为所能挽留,非人为所能控制,到年龄大了以后,“气羸力竭”、“皮缓面皱”、“日异日变”,这就是客观的规律。如果一定要拿现在的朽老缓皱与少壮时的英机勃勃相比,那就真真是有逆客观规律而行,恰似 “钻冰求火” 了。
如此,要遵重客观规律,认清客观现实,才不至于行不切实际之事,添凭白无故之忧。这大概就是我们从这篇幽默故事中所得到的启示。
我们再进一步分析在这之中所蕴含的佛义。
佛教宣传 “我”有两种: 一是 “人我”,二是“法我”。对我的执著,叫做“我执”,也叫 “我见”。“我执”也分两种: “人我执”和“法我执”这都是佛教所要破除的最主要观念。而佛教所大力提倡的就是与此相反的“无我”——“人无我” 与 “法无我”。
“人无我”是佛教大小乘所共同提倡的。它宣传人是形体和精神的集合体,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组成,假名为人,虚妄不实,本无有我。犹如梁椽砖瓦和合而成房子,离开梁椽砖瓦也就没有房子。人是身心假合,离开五蕴和合也就不成其为人。人也如水涓涓,如灯焰焰,念念生灭,相续无穷。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存在状态都是无常的,死亡就是人体生命因素的解散,就是无常的表现。但是,世俗的人们不懂得这个道理,把人执著为实在的我体,产生我的观念,热衷于自他彼此的差别,产生和增长贪欲、瞋恚、愚痴,形成各种烦恼,进而造种种业,于是又有生死轮回,痛苦无尽,烦恼无尽。大乘佛教除此以外,还认为:人以外的其他一切事物也和人一样,都是各种因素的集合体,也都没有独立自存的实体,这就是“法无我”。但是众生不懂得这个道理,把事物执著为实在的我体,由此就妨碍了对佛教“真理”的理解。这就是佛教要启迪人们对人本身,对世界本身的看法,唯有正确理解“人”为何物,“世界”由何组成,实际中心就一个字——“空”,才不会有痛苦、烦恼。
然而,本篇的主人公虽已“众相悉备”、“诸根寂静”,但是,实际上他们连小乘佛教的精神境界都未达到,他们只贪恋原来的美色,不肯承认岁月带来的无情,所以治好了眼睛,反而陷入了痛苦。他们在“五亲”的劝谏后,以镜自照,才发现自己早已改变了容颜,哪里还有往日的风姿?于是对镜哀叹“老之已至”,愁思忧虑,遂增苦恼。实际上,全篇的基本意义就是对那些在“无我”的法上执着为“我”,或为“我所有”而后给自己带来诸种烦恼、堕入茫茫苦海的人们的讽刺。
本篇的讽刺手法很巧妙。开头介绍人物的寥寥数语,实际上已为下面的讽刺埋下了伏笔。二个“众相悉备,诸根寂静”的人会闹出这样的笑话,说明他们实际上“诸根”不净。虽然,在特定的条件下,他们没有什么嗜欲,不胡思乱想,但时过境迁,就会发现,这二个人对“我”的执著,达到了一种不合常理的程度,作者以“钻冰求火”四个字绝妙地为他们的这种狂热作了总结。这种艺术手法很值得后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