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造陶器
昔有婆罗门师欲作大会,语弟子言:“我须瓦器以供会用。汝可为我雇倩瓦师,诣市觅之。”时彼弟子往瓦师家。时有一人,驴负瓦器,至市欲卖。须臾之间,驴尽破之。还来家中,啼哭懊恼。弟子见已,而问之言: “何以悲叹懊恼如是?”其人答言: “我方便,勤苦积年,始得成器,诣市欲卖。此弊恶驴,须臾之顷,尽破我器,是故懊恼。”尔时,弟子见闻是已,欢喜念言: “此驴乃是佳物,—— 久时所作,须臾能破。我今当买此驴。”瓦师欢喜,即便卖与。乘来归家。师问之言: “汝何以不得瓦师将来,用是驴为?” 弟子答言:“此驴胜于瓦师,—— 瓦师久时所作瓦器,少时能破。”时师语言:“汝大愚痴,无有智慧!此驴今者适可能破; 假使百年,不能成一。”
《驴造陶器》选自 《百喻经》卷第二第31则《雇借瓦师喻》,是一则颇有讽喻意义的寓言故事。
《驴造陶器》说的是一婆罗门弟子为其师雇请瓦师,听瓦师说数年所作瓦器被驴毁于一旦便可笑地认为驴的技能胜于瓦师,将驴买了回家,因此遭到其师责骂的故事。文中 “瓦器”指用粘土烧制的器物、陶器。“瓦师”指烧制陶器的工人、技师。“不得瓦师将来” 中的 “将”字意为率领、陪同。
全文无丽词警句,不使事用典,纯是白描,首尾连贯,朴素晓畅,于平淡的语言中求内容的新奇,这是本文的特点之一。本文的特点之二是运用对话来发展情节与刻画人物,勤苦又懊恼的瓦师、自作聪明的弟子和代表尊严与事理的婆罗门师形象都是通过对话体现出的,情节的进展也是由对话来交待。
这一寓言有两层喻意: 一方面告诫人们,破坏总要比建设容易得多; 另一方面也明白无误地表明,长于彼未必长于此,要用人于当用之时。
如果说《夸父》一文还颇有真实感的话,《驴造陶器》则更多地运用了夸张。从故事本身说,婆罗门弟子不请瓦师而买驴的举动有点近于荒谬,因为大凡精神正常的人大概也不会作出这种逻辑推理,不会有买驴制瓦器的举动,但现实生活中因其所长而用之,却任彼以其所短的事却是有的,也许并不罕见,这便是《驴造陶器》故事的现实意义所在。用荒谬的故事来反衬说明,就更加鲜明地证明了真理。《驴制陶器》故事正是如此。
本文的撰集者僧伽斯那写《百喻经》不是对这些故事本身有特殊爱好,而是借此说明佛教道理,他在《百喻经》末尾的偈言中说:
他把佛教宣传的宗教道理说成“正义”,把所讲的故事比喻成用完即弃的树叶,那么本文的佛教“正义”是什么呢?
《大藏经》本缘部下《百喻经》卷第二第31则本文后还有这样一句话:“世间之人亦复如是,虽千百年受人供养都无报偿,常为损害,终不为益,背恩之人亦复如是。”由此可知,僧伽斯那撰集此文的目的是指责那些忘恩负义像驴一样的人。将《驴造陶器》一文归结为这样一点,固然与佛教正义有了联系,但与其原所包涵的社会哲理相比,却未免肤浅了一些。因而鲁迅先生早在1926年就指出:“尊者造论,虽以正法为心,譬故事于树叶,而言必及法,反多拘牵……出离界域,内外洞然,智者所见,盖不惟佛说正义而已矣”。
我们今天读此寓言,不仅要借鉴吸收到比佛说正义更为丰富、深刻的东西,而且还高度评价故事本身,它们是印度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具有深远的影响。
《驴造陶器》选自 《百喻经》卷第二第31则《雇借瓦师喻》,是一则颇有讽喻意义的寓言故事。
《驴造陶器》说的是一婆罗门弟子为其师雇请瓦师,听瓦师说数年所作瓦器被驴毁于一旦便可笑地认为驴的技能胜于瓦师,将驴买了回家,因此遭到其师责骂的故事。文中 “瓦器”指用粘土烧制的器物、陶器。“瓦师”指烧制陶器的工人、技师。“不得瓦师将来” 中的 “将”字意为率领、陪同。
全文无丽词警句,不使事用典,纯是白描,首尾连贯,朴素晓畅,于平淡的语言中求内容的新奇,这是本文的特点之一。本文的特点之二是运用对话来发展情节与刻画人物,勤苦又懊恼的瓦师、自作聪明的弟子和代表尊严与事理的婆罗门师形象都是通过对话体现出的,情节的进展也是由对话来交待。
这一寓言有两层喻意: 一方面告诫人们,破坏总要比建设容易得多; 另一方面也明白无误地表明,长于彼未必长于此,要用人于当用之时。
如果说《夸父》一文还颇有真实感的话,《驴造陶器》则更多地运用了夸张。从故事本身说,婆罗门弟子不请瓦师而买驴的举动有点近于荒谬,因为大凡精神正常的人大概也不会作出这种逻辑推理,不会有买驴制瓦器的举动,但现实生活中因其所长而用之,却任彼以其所短的事却是有的,也许并不罕见,这便是《驴造陶器》故事的现实意义所在。用荒谬的故事来反衬说明,就更加鲜明地证明了真理。《驴制陶器》故事正是如此。
本文的撰集者僧伽斯那写《百喻经》不是对这些故事本身有特殊爱好,而是借此说明佛教道理,他在《百喻经》末尾的偈言中说:
“如阿伽陀药,树叶而裹之。
取药涂毒竟,树叶还弃之。
戏笑如叶裹,实义在其中。
智者取正义,戏笑便应弃。”
他把佛教宣传的宗教道理说成“正义”,把所讲的故事比喻成用完即弃的树叶,那么本文的佛教“正义”是什么呢?
《大藏经》本缘部下《百喻经》卷第二第31则本文后还有这样一句话:“世间之人亦复如是,虽千百年受人供养都无报偿,常为损害,终不为益,背恩之人亦复如是。”由此可知,僧伽斯那撰集此文的目的是指责那些忘恩负义像驴一样的人。将《驴造陶器》一文归结为这样一点,固然与佛教正义有了联系,但与其原所包涵的社会哲理相比,却未免肤浅了一些。因而鲁迅先生早在1926年就指出:“尊者造论,虽以正法为心,譬故事于树叶,而言必及法,反多拘牵……出离界域,内外洞然,智者所见,盖不惟佛说正义而已矣”。
我们今天读此寓言,不仅要借鉴吸收到比佛说正义更为丰富、深刻的东西,而且还高度评价故事本身,它们是印度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