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撒路与财主

2022-11-08 可可诗词网-佛道圣经文学 https://www.kekeshici.com

        

《新约·路加福音》第16章


        耶稣对门徒们说:
        有一个财主,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又有一个讨饭的,名叫拉撒路,浑身生疮,被人放在财主门口,想要得到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不久,那讨饭的死了,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后来,财主也死了,并且埋葬了。他在阴间受痛苦,举目远远地望见亚伯拉罕,又望见拉撒路在他怀里,就喊着说:“我祖亚伯拉罕哪,可怜我吧!打发拉撒路来,用指头尖蘸点水,凉凉我的舌头,因为我在这火焰里极其痛苦。”亚伯拉罕说:“儿啊,你该回想你生前享过福,拉撒路受过苦。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你应受痛苦。不但这样,并且在你我之间,有深渊界限,以致人要从这边过到你们那边,是不能的;要从那边过到我们这边,也是不能的。”财主说:“我祖啊,既是这样,求你打发拉撒路到我父亲家去。因为我还有五个弟兄,他可以对他们作见证,免得他们也来到这痛苦的地方。”亚伯拉罕说:“他们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听从。”他说:“我祖亚伯拉罕哪!不是的,若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到他们那里去,他们必要悔改。”亚伯拉罕说:“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的。”

        
        基督教是从犹太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基督教创立的初期阶段,耶稣以基督的身份,积极传播基督教的教义,他去各地布道,在布道的过程中,向门徒和听众讲了许多故事,拉撒路与财主的故事即是其中之一。
        故事宣扬了基督教的观点:人在世间经受苦难,死后灵魂却可以进入天国;人在世间享受奢华,死后灵魂却要入地狱受煎熬。这一思想是基督教的重要思想之一。基督教创立之初,入教信徒大多是穷苦人和受压迫者,他们在世间不能得到公义,就藉基督教来求得精神上的超脱,因此早期的基督教是穷人的宗教。基督教作为信教群众的精神支柱,就必须解答为什么人世间存在着贫富不均,以及为什么虔信上帝的信徒却要忍受饥寒等一系列困扰他们的问题。耶稣借拉撒路与财主的故事对此作了充分的回答。
        作为基督教的创立者和最早的传播者,耶稣在传道时很注意方式方法,以吸引听众,扩大基督教的影响。他讲的故事深入浅出,适宜劳苦大众的接受能力。拉撒路与财主的故事使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拉撒路与财主,在生前对比就很鲜明:财主穿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而拉撒路却是一个讨饭的人,浑身生疮,在财主家门口希望得到财主家盛筵剩下的残羹剩饭。这种强烈对比的写法,与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描写世间不平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妙。后来,他们都死了,在冥间分别受到了不同的对待,这种对比依然十分强烈:那要饭的拉撒路被天使放到以色列人的始祖亚伯拉罕的怀里,受到特殊的恩宠;而财主却在地狱里受烈火的煎熬,痛苦不堪,甚至连要求拉撒路用手指尖蘸点凉水,冰冰舌头的愿望也不能得到满足。他撕肝裂胆地大喊:“我在这火焰中极其痛苦!”然而谁也帮不了他的忙。这真是一幅可怕的图景。
        通过这样一个故事,耶稣告诫人们不要像财主那样穷奢极欲、纵情声色,这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故事规劝穷人现世要含辛茹苦、忍辱负重,把幸福寄托在来世,这显然是必须扬弃的。前面说过,在基督教的早期阶段,它作为一种穷人的宗教,在贫寒人家具有很大的影响,它的部分教义也体现了穷人的愿望。在《新约·马太福音》中,耶稣对财主说:“你若愿意做完全的人,可以去变卖你所有的财产,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财主听见这话,就很忧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耶稣又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眼比财主进上帝的国还容易呢!”这种“变卖财产,分给穷人”的民主思想和对富有阶级为富不仁的谴责“财主难进天国”与本文所表现的财主生前穷奢极欲,死后灵魂永堕苦海是一脉相承的。它们共同反映出早期基督教对富有阶级的不信任心理,并且直截了当地要求“共产”,否则就不能进入“上帝的国”。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基督教是一种穷人的宗教。但鼓吹虚幻的“上帝的国”,让劳动人民将今世得不到的幸福在来世中得到,这固然给劳动人民以精神上的安慰,但后世的统治阶级和封建教会正是利用这一点来欺骗、麻痹劳动人民,要他们放弃斗争,甘心情愿受统治阶级的奴役和宰割。从这一意义上,基督教不是宣扬斗争的宗教,而是让人忍耐的宗教,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
        故事中财主由于在地狱中受烈火煎熬,呼喊痛苦,亚伯拉罕对他说,你应该受到痛苦,不仅如此,“在你我之间,有深渊界限,以致人要从这边过到你们那边,是不能的;要从那边过到我们这边,也是不能的。”就这样,耶稣通过亚伯拉罕之口,明确宣布在穷苦人和有钱人之间,有一条“深渊界限”,如果不能在世间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在冥间是不能逾越天堂和地狱那道鸿沟的。他们将万劫不复。故事中的财主对自己在世间的所作所为痛悔不及,要求亚伯拉罕派拉撒路回到世间劝谕他的五个兄弟,以免他们也堕入这万劫不复的阿鼻地狱。亚伯拉罕回答,他们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听从,财主说,假如有一个死而复生的人到他的兄弟那里去,他们就一定会听从拉撒路的话,一定悔改。亚伯拉罕的回答十分精彩: “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的。” 亚伯拉罕的话实际上是说,财主们贪婪和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的本性,就是改也难。既然连伟大的摩西和先知的话都可以不听,从死里复活的人的话财主们也未必肯听。这样一来,等待财主们的就只有一个结局: 他们必然下地狱。
        拉撒路的故事在 《新约·约翰福音》 中也有记叙,《约翰福音》说他是马大和马利亚姊妹俩的弟弟,住在伯大尼。马利亚曾经用香膏涂抹耶稣,又用头发擦他的脚,对耶稣十分虔敬。耶稣也素来爱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拉撒路死了四天以后,耶稣来到伯大尼,看到拉撒路已死,耶稣哭了,然后叫人将堵住墓门的石头挪开。耶稣说:“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已经听我。我也知道你常听我,但我说这话,是为周围站着的众人,叫他们相信是你差了我来。”耶稣说完,就大声呼叫:“拉撒路出来!”拉撒路果然应声而出,手和脚还包着布,脸上包着手巾。耶稣对他们说: “解开,叫他走。”
        由于《圣经》在西方家喻户晓,《路加福音》 中拉撒路的名字就成为贫儿乞丐的代名词。西班牙著名的流浪汉小说 《托美思河的小拉撒路》 (中译本名为 《小癞子》) 即据此取名。美国现代著名剧作家奥尼尔的剧本《拉撒路笑了》也借用了这个形象,但他采用的题材是 《约翰福音》 中耶稣使拉撒路复活的故事。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