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题 解】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现甘肃天水市),又辗转经同谷(现甘肃成县)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受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盖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满屋漏雨,孩子大人无法安眠。面对现实,诗人思绪万千,写下这首歌行体诗篇。歌,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韵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现在,杜甫草堂已经成为名胜古迹了。郭沫若先生曾经为杜甫草堂题写对联,联曰:“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对杜甫的人生评价。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这首诗通过茅屋被秋风所破和诗人“长夜沾湿”的窘迫处境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生活,表现了诗人同情人民苦痛生活的思想感情和济世救人、舍己为人的崇高理想与博大胸怀。
诗的结构是:前面叙事,后面抒情,中间夹杂着细小的议论。全诗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句,主要写秋风破屋的情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写出秋风起势迅猛,其中“风怒号”,写秋风咆哮,声响宏大,具有摧枯拉朽之势。一个“怒”字使风势更加形象化,好似怒吼而至,专门与定居不久的人作对,卷走屋顶的茅草。“卷”、“飞”、“渡”、“洒”、“挂罥”、“沉”,这一连串动态犹如一组镜头连续在作者面前闪过,作者也只能成为看客,可望而不可即,眼睁睁看着自己苦心孤诣、惨淡经营的居所被风所破。在这些客观画面构成的客观描写中隐含着对狂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
第二部分是接下来的五句,对前一部分情节进行补充、发展。很显然,屋子上“三重茅”可能除了“高者”挂长林和“低者”沉塘坳,也有平落大地的。所以诗人补叙“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的一段描写。“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说的还是自己“老无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抱茅入竹林,即使呼喊得唇焦口燥也无济于事,只能拄棍回家叹息无能。一个“自”字显露出来的内涵是,诗人无助之极,世态炎凉由是可见。
第三部分八句,写秋风破屋之后又遭连夜雨的痛苦。诗人按时间顺序,由白日写到天黑,由屋外写到室内,叙写秋风过后的事态发展。诗人在这样的夜里,将怎么样渡过难关?眼前的处境,勾起诗人战乱以来的回想,自“安史之乱”以后,诗人就很少坦然安眠。今天的长夜沾湿,又怎么能入睡呢?无论大处着墨,还是小处落笔,都让诗人无比忧虑。
诗的第四部分是最后六句,抒写了自己的感想。针对眼前的现实和动乱年代,作者发出了呼喊:能否安置广厦千万间,容纳天下寒士让他们高兴地生活,风雨都吹打不动呢?这表现了诗人更广阔的意境,是推己及人的想法。结尾写道:“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多么值得钦佩的自我牺牲精神。诗人不仅为自己身遭不幸而哀叹、失眠、大声疾呼,更重要的是为了“天下寒士”而宁愿受苦。诗人饱含高昂激越的感情,哀伤而不消极,困苦而又豁达,至此,全诗意境豁然开朗。后人称其诗风为“沉雄壮阔”。这种忧国忧民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备受崇敬。
这首诗艺术上突出的特点是:选材典型,生活气息浓郁。写景状物和人物心理刻画生动细腻。有些自然客观的描写却隐含着作者的情意,虽未直接抒情议论,却含义深刻。另外,语气通俗朴素,明白如话。诗中大量运用比喻的手法,打破了七言和骈偶的形式束缚,平仄互换,与感情发展相配,抑扬顿挫,这也是一般歌行的格式。
-
塞翁失马
[2019-05-12]
-
惠子相梁》 - 《庄子》故事两则
[2019-05-12]
-
梦溪笔谈》二则
[2019-05-12]
-
《论语》(共十八则)
[2019-05-12]
-
乐府诗集(宋)
[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