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1999年高考上海题
[题目]
阅读下文,完成1—7题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岩削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乐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睛,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呵! 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 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生命又像一颗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 看见了天! 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 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的中年,他伸出他如盖的浓阴,来□□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 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颗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要记住: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1. 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在生命的历程中,不论是逆境(如遇到巉岩前阻,遇到暴风雨),还是顺境(如经过细细的平沙,遇到晚霞和新月),都要□□□□地前进。(用本段词语回答)
2.填入第三自然段的空格中最合适的词语是
A.茂密 荫遮 B. 茂盛 荫庇
C.茂密 荫庇 D. 茂盛 荫遮
答:
3. 第三自然段是以_________作为描写顺序的。
4.在文中分别找出反问句、对偶句、排比句各一例。
5.第五自然段的作用是
A.使文章更严密更全面
B.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
C.使文章更通顺更流畅
D.使文章更概括更精练
答:
6.文章把生命比作江水和小树,展示了生命是一个□□、□□的过程。
7.对本文的写作意图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阐述生命的内涵并指出应该如何对待生命
B.解释生命是什么并说明生命的历程是怎样的
C.阐明生命发展过程中快乐与痛苦相生相成
D.要求人们珍惜并感谢充满了快乐与痛苦的生命
答:
[题解]
阅读测试材料选自冰心的抒情散文《谈生命》。这篇散文阐明生命的内涵及应该怎样对待生命,主题积极,且辞采华美。
第1题。测试抓住段意主旨的能力。
答案: 快乐勇敢
第2题。测试同义词的辨析能力和运用能力。“茂密”一般形容草木,不能形容人的中年。据此可排除A、C项;“荫遮”的“荫”指树阴,旧读“yin”,今当作“阴”。文中作名词,代入句中不通,应用“荫庇”,“荫”读为“yin”,作动词。
答案: B。
第3题。考查叙述的顺序。阅读全段可以发现:……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秋风起了……冬天的朔风……
答案: 时间
第4题。修辞知识的迁移,测试排比、对偶、反问等修辞知识的具体运用能力。
答案:
(被句号、叹号隔开的,只有两个分句的,均不算排比句)
第5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全面把握程度。作者写了第五段,对事物的表述就不绝对化,因而更全面更严密。
答案: A。
第6题。考查对比喻含义的理解,实际上是考查对全文的理解程度。第二段写生命像江水,不断流动,第三段写生命像小树,不断生长。第五段从反面说:“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答案: ①流动(或: 前进;发展)
②生长(或: 成长)
第7题。测试对全文的理解程度。B项不合文意,原文并未解释生命是什么,也没有说明生命的历程。可以排除;C项,D项,以偏概全,只概括了文章一部分内容,不能体现作者的总意图。
答案: A。
阅读下文,完成1—7题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岩削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乐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睛,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呵! 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 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生命又像一颗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 看见了天! 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 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的中年,他伸出他如盖的浓阴,来□□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 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颗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要记住: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1. 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在生命的历程中,不论是逆境(如遇到巉岩前阻,遇到暴风雨),还是顺境(如经过细细的平沙,遇到晚霞和新月),都要□□□□地前进。(用本段词语回答)
2.填入第三自然段的空格中最合适的词语是
A.茂密 荫遮 B. 茂盛 荫庇
C.茂密 荫庇 D. 茂盛 荫遮
答:
3. 第三自然段是以_________作为描写顺序的。
4.在文中分别找出反问句、对偶句、排比句各一例。
(1)反问句 | |
(2)对偶句 | |
(3)排比句 |
A.使文章更严密更全面
B.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
C.使文章更通顺更流畅
D.使文章更概括更精练
答:
6.文章把生命比作江水和小树,展示了生命是一个□□、□□的过程。
7.对本文的写作意图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阐述生命的内涵并指出应该如何对待生命
B.解释生命是什么并说明生命的历程是怎样的
C.阐明生命发展过程中快乐与痛苦相生相成
D.要求人们珍惜并感谢充满了快乐与痛苦的生命
答:
[题解]
阅读测试材料选自冰心的抒情散文《谈生命》。这篇散文阐明生命的内涵及应该怎样对待生命,主题积极,且辞采华美。
第1题。测试抓住段意主旨的能力。
答案: 快乐勇敢
第2题。测试同义词的辨析能力和运用能力。“茂密”一般形容草木,不能形容人的中年。据此可排除A、C项;“荫遮”的“荫”指树阴,旧读“yin”,今当作“阴”。文中作名词,代入句中不通,应用“荫庇”,“荫”读为“yin”,作动词。
答案: B。
第3题。考查叙述的顺序。阅读全段可以发现:……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秋风起了……冬天的朔风……
答案: 时间
第4题。修辞知识的迁移,测试排比、对偶、反问等修辞知识的具体运用能力。
答案:
(1)反问句 | 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
(2)对偶句 | 江流入海、叶落归根 |
(3)排比句 | 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 夹岸桃花 |
(被句号、叹号隔开的,只有两个分句的,均不算排比句)
第5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全面把握程度。作者写了第五段,对事物的表述就不绝对化,因而更全面更严密。
答案: A。
第6题。考查对比喻含义的理解,实际上是考查对全文的理解程度。第二段写生命像江水,不断流动,第三段写生命像小树,不断生长。第五段从反面说:“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答案: ①流动(或: 前进;发展)
②生长(或: 成长)
第7题。测试对全文的理解程度。B项不合文意,原文并未解释生命是什么,也没有说明生命的历程。可以排除;C项,D项,以偏概全,只概括了文章一部分内容,不能体现作者的总意图。
答案: A。
今日更新
-
第二节 如何分析文章
[2019-12-22]
-
第三节 如何鉴赏评价文章
[2019-12-22]
-
第一节 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
[2019-12-22]
-
第二节 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
[2019-12-22]
-
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阅读
[2019-12-2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