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2019-05-12 可可诗词网-名诗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首诗是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时所作,据载写于开元七年(719),时年十九岁。

戴天山位于今四川省江油县境内。据《江油县志》 记载:“戴天山在匡山之顶,形势陡峻,山后稍宽敞。”这里的匡山指大匡山,此山因 “山石方隅,皆如匡形”而得名。宋时,为避太祖赵匡胤之讳,改匡为康,后几经扩建,成为闻名于世的匡山书院。

匡山读书几年是李白一生中较为重要的时期,是其思想、性格和诗风形成的重要阶段,任侠好剑和求仙访道正是这一时期少年李白重要的生活内容。“十五好游仙,游仙未曾歇”,《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所反映的正是这种游仙生活。

全诗以时间为线索,以造访不遇为内容,然而重点却在写景造境上。

首联,“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是以浓墨重彩的手法描摹出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桃花正妍的初春,诗人踏着浓重的晨露,沿着涓涓小溪,迈上了访友的山路。艳丽的景色,宜人的花香,汩汩流水伴随着时而传来的声声犬吠,这一切构成了近似仙境的氛围。这种氛围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暗示,即身居此间的道士一定是位超凡脱俗的得道高士。当然,这位高士也不是与世隔绝不染世尘的,诗中“犬吠”二字若隐若现地点出了 “白云生处有人家”。

颔联二句写造访途中所见。“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天戴山的深处越走越幽静,树木繁茂,人迹罕见,不时地遇见胆子很小的麋鹿;诗人缘溪而上,直到中午也听不到道院的钟声。这里,诗人采用对仗的手法,写出了戴天山的深幽,“见”与“闻”两个动词的以动写静相得益彰。“时见鹿”是以鹿喜静的特性表现大自然的和谐与静谧,达到一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效果。“不闻钟”是写已到打钟的时辰却听不到钟声,如此之静的环境是不可能听不到的,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无人打钟。这就为后来的不遇埋下了伏笔。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颈联这两句又是对仗,一 “分”一“挂”把道士居所的环境给写活了。如果说诗的前四句是写诗人造访途中所见所闻的话,那么这两句就是写诗人到达目的地时收入眼底的最后一幕。也就是说,前四句是对戴天山沿途风光全景式的描写,而这两句则是对道士居所局部环境近景式的描绘。在山的深处,碧峰耸立,飞瀑直泻,繁茂的翠竹环抱着一个小小的道院。这里,诗人采用浓墨重彩的手法,注重表现自然风光的主要特征,撷取“飞泉”、“碧峰”、“野竹”这些色彩鲜明的景物着力描写,构成了一幅水光山色相映、竹丛隐见方宅的优美画面。

以上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虽无一句写道士,却通过景物描写暗示出道士的情趣与品格,所以,尾联的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于写景中突发抒情,并不给人以突兀之感。诗人从晨至午远道来访高雅超俗的得道高士却不遇,这份失望、惆怅之感用 “愁倚两三松” 来描述一点也不过份。

这首诗格调高雅平和,虽有访友不遇的失望,但更多更主要的则是通过对优美山川的赞美抒发一种悠闲恬淡的情致,表达对超凡拔俗品格的仰慕和追求。诗中的景物描写很实,也很优美,给人以 “天然去雕饰”的感觉。这同诗人后来山水诗寄情山水富于变幻的风格相比迥异其趣。从形式上看,这首诗格律严谨,中规中矩,对仗工稳,用词讲究而不险,且有明显的吸取前人精华的痕迹。如 “犬吠水声中”,很象陶渊明 《归园田居》中的 “狗吠深巷中”。以上这些都表现了诗人早期诗歌的特点,为诗人后来登上我国诗歌艺术的顶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