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独坐敬亭山》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2024-01-22 可可诗词网-名诗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题解】
       李白一生曾七游宣城,这首七绝约作于天宝十二载(753)或十三载秋游宣城时。此时距其天宝三载被迫离开长安已经十年,长期的漂泊生活,使李白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诗以拟人的手法,既写出了敬亭山的美好,更抒发了他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这是一首写山有情而表现人无情、借“静”景以消胸中块垒的诗。此诗写于 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诗人已经离开长安十年。长期的漂泊,使他饱尝人间辛 酸,心身俱疲,看透世态炎凉,更添孤寂之感。首二句写独坐敬亭山所见:众鸟高飞远 去,太空孤云亦逾飘逾远。此以鸟之“高飞”喻他人之发达,而以“片云”的飘流喻己之 孤寂。此二句以“动”衬“静”更显其“静”,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后二句言 自己和世俗相违,然与敬亭山有情。诗人凝望秀美之敬亭,敬亭亦凝视着傲世之诗人, 两看不厌,唯有深情。此写山之有“情”,而衬人之无“情”,乃见遭世态炎凉而愤世之深 也。“尽”“孤”“独”“闲”“只有”等词语用得好,正见出“静”字贯穿全诗,更见诗人之孤 独也。俞陛云曰:“夫青山漠漠无情,焉知爱憎,而言不厌我者,乃太白愤世之深,愿遗 世独立,索知音于无情之物也。”(《诗境浅说》续编一)可见李白之人生态度也。此诗用 拟人化手法,写人与山自然亲爱、灵性相通,又见其超然情趣也。
 
 
【全诗】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作者】
 
李白,唐代诗人,生平见前山西《太原早秋》诗。
 
【注释】
 
①“众鸟”两句以众鸟飞尽、孤云独去来衬托独坐。闲,悠闲。②“相看”两句把山人格化,相看不厌既写出作者对敬亭山的热爱,也说明了作者独坐之久,进而强调了作者的孤寂心情。

【译文】群鸟高飞,绝尽踪影,一片孤云独自悠闲地飘浮而去我伫立在山顶,注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我,彼此久看不厌。
 
【鉴赏导示】
 
       宣城,李白一生去过七次。天宝十二年(753)秋李白又一次来到宣城暂时落脚,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这种孤独失意的心情多表现在这一时期的诗作中,这首诗即是其中的一篇。
 
【鉴赏】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才感到心灵的慰藉,在寂静的山林中才感到胸襟的坦然。
 
       诗的一、二句表面是写眼中景,实则写心中情。诗人寂寞一人来到敬亭山,看到成群的鸟儿一只不留地高高飞去,孤独的云儿也慢慢地越飘越远。此时,空旷的天地间似乎只剩下形只影单的诗人和默默无语的敬亭山,寂寞之情油然而生。“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
 
     诗的三、四句写独坐观赏中的感受。“相看两不厌”是说我看着美丽的敬亭山,敬亭山看着我,人有情,山有意,人与山互相欣赏,成了知音。“只有敬亭山”更突出了对山的喜爱。对山的喜爱,就是对现实的否定。在现实社会中,他横遭冷遇,处境凄凉,也只有在对山川景物的观赏中才会得到一丝慰藉,这样写愈发把作者心灵的孤独、寂寞表达了出来。
 
【赏析】
        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游历宣城之际。山以亭名,为南齐诗人谢朓吟咏处。在这首诗中,李白对世俗的傲岸精神,表现为对孤独感的玩味和自我欣赏。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大致给岭云、归鸟这两个诗歌意象定了性,它们都成了皈依自然的象征。前二句写众鸟飞尽,孤云不留,象征的是诗人鄙弃世俗,而世俗也排斥诗人,所谓“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
 
       后二句之妙在不更从独处落笔,却从不独处写独。“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也就是辛弃疾用词所诠释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此”(《贺新郎》),这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同法,以“相看两不厌”力破孤独感,它表现是一种精神上的要强。
 
        诗人将敬亭山人格化,实是将自己情感外化,人和山两者同出而异名,互相欣赏其实是自我欣赏,所以“只有”云云,最终又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归根结蒂,诗人是在顾影自怜,为自己的孤独大唱赞歌。

【鉴赏要点】
 
[1]名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借景抒情。
 
[3]以动写静。